?

“小組合作批改作文”的嘗試

2017-01-20 20:52王珍瑜
考試周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習作交流作文

王珍瑜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間互相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結合。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應逐步確立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睂W生不應當只是被動的評價對象,更應該是寫話和習作教學評價的主體。小學生由于受年齡、思維水平的限制,在認識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包括自己的文章,自我評價的能力較弱,但對別人的行為包括別人的文章,比較容易發現毛病。因此,我大膽進行了“小組合作批改作文”的嘗試。

一、示范引領,授之以漁。

學生要“善”批改作文這一“事”,必須有正確的目標指引,掌握方法這一“利器”方可為之。教師要把指導學生修改作文的訓練納入作文教學中,利用學生的習作實例,有目的、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發現習作中的問題,分類指導。對于不同類型的習作,如記敘文、寫景文、說明文、狀物文等,批改的著眼點、著力點不同,教師應有側重地加以指導。在學生初次進行合作批改作文時,教師的示范引領尤顯重要。在示范中,指導學生讀懂教師的批注,包括眉批、總批、修改符號。從眉批中了解老師所指出的字、詞、句、段等方面的優缺點,從總批中領悟老師對習作是否符合本單元習作要求的評判,從老師的修改符號中學習怎樣規范地修改習作。我是這樣做的:事先給每個小組里其中的一篇習作進行較為細致的修改,作為小組合作批改作文時的范本,然后挑選一、兩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與全體學生一起修改,使學生在師生的共同批改實踐中,對批改的方法有感性的認識與體驗,再分頭行動。當學生改的次數逐漸多了,對于批改的方法也較熟悉掌握后,教師的示范可以省略或簡略,只需給予一些必要的提示便可以。

二、巡回指導,合作批改。

在批改評價過程中,學生要感知批語和修改符號,在講評中獲得老師和同伴的信息;再回憶對照本次寫話和習作時的要求,以及自己構思、選材、表達等方面的得失。通過縱向和自己歷次寫話和習作比,橫向和同學的、課本的范文比,學生對寫話和習作的認知水平就會有所提高。批改講評,不僅能強化寫作知識的遷移,而且能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要走好這一步,我努力從以下三方面做:

首先,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合作批改形式。我班運用較普遍的合作批改方式是:(1)每小組四人一起看同一本習作,其中一人執筆,哪兒有問題就及時提出來一起討論,研究解決方法。也有小組采用一人讀,別的同學聽,哪兒有問題就及時擋住、及時糾正。(2)組織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傳閱,互讀互評。(3)有些習作范圍廣,學生的題材不同,此時把寫同一題材或相近題材的學生組織在一起,讓他們根據他人習作,結合自己的寫作情況,講各自不同的感受、思考、寫作方法等,使之對某類題材的寫作進行深入的探討、交流,打開學生的視野,對此類題材的認識有新的飛躍。

其次,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合作批改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充滿各種不確定的因素,產生各種無法預料卻有價值的問題。這些既是阻礙學生順利進行批改的因素,又可以成為誘發學生智慧火花、提高作文能力的契機。教師要以與學生平等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參與各小組的討論,對各組中爭論較多的話題認真傾聽,時刻關注每個小組的批改動向,同時要因文因人而異地適時點撥,滿足學生的即時求援需要。有時學生經常會在一些探討價值不大或沒有價值的問題上做過多的停留,有時對于某一問題爭執不下,則持續地爭吵。如學生在評定作文分數或等第時,時常會產生分歧,各執一詞不肯妥協,這時便需要教師出面予以調解,使批改進程得以順利進行。

最后,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不僅要注意觀察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在批改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把握動態,如出現問題應及時加以引導,運用評價、激勵等手段,讓學生保持熱情,積極投入。

三、組內討論,總結得失。

這一環節主要側重于對本次所批改的作文情況進行總結。當然在實際操作中,這一環節常與上一環節同時進行。我一般引導學生從五方面進行歸總:(1)普遍較好的現象及普遍存在的問題;(2)本次批改中出現的新問題;(3)典型的文章;(4)進步或退步的文章;(5)總結收獲。小組在討論總結情況時,一般由組長負責做好書面記載,既作為下次作文的參照,又為下一環節的班級交流做好準備。

四、全班交流,自我修改。

這一環節主要任務是:其一,各小組匯報批改情況(一般由組長匯報,組員可以補充),進行全班交流,師生一起總結本次班級作文的成敗得失。我常從以下幾方面把握:(1)聽取各小組的情況反饋,對本次習作進行總結;(2)在班級中交流由小組推薦的典型習作;(3)點評各小組合作批改的情況,評選最佳合作批閱“小組獎”、“參與獎”、“組長獎”各兩個。這里將各分散的小組批改的情況進行交流歸納,使各組互相取長補短,讓作文批改由局部回歸整體,我稱之為“收網”。其二,自我修改。心理學認為,小學生對獲得成功并能帶來愉快的事物感興趣,并在內心起激勵作用,于是對這事情就會更關心,想再做一次。因此,在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班級交流獲得一次感性經驗的基礎上,教師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參照老師和同學們的修改意見,結合自己原有的體會進行二次習作,這樣才能扎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從評價的激勵性原則出發,我對學生習作采用“一文兩分、修改加分”的評價方法,對不符合要求的習作暫緩評分,待習作修改后再評定。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作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大部分老師已充分認識到“教師命題學生寫,學生習作教師改,學生習作重改不重評”存在的弊端。語文教學應時時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敢于打開新的思路,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現在的“教”應該立足于各種能力的培養,通過各種不同學習方式的運用,提高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真正體現葉圣陶老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原則。所以,我認為語文課上老師放開手腳,采取讓學生分組合作批改的做法大有益處。

猜你喜歡
習作交流作文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習作展示
“交流”等5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