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巧妙進行英語閱讀教學

2017-01-20 21:30劉鐘妍
考試周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閱讀策略閱讀興趣閱讀能力

劉鐘妍

摘 要: 當學生對文章產生興趣,便會自主地理解單詞,也會更好地研究句子結構,這樣既能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那么在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下,如何巧妙地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形成閱讀技巧,是有深遠意義的。

關鍵詞: 閱讀興趣 閱讀能力 閱讀策略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強化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教師必須做的就是指導學生廣泛閱讀。為了達到既能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目的,我們如何以教材為依托,合理地運用教學策略,開展有效地閱讀教學,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探討與深思。

一、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

在常規教學中,學生對于閱讀沒有興趣,經常是為了應付做題而閱讀。經過多年的教學,我總結出一點經驗,興趣是語言學習的最大動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一直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

1.做到尊重和理解學生,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在興趣。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就是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盡量不批評學生,并且多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充分地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情感因素,進而逐步形成學習英語的學習興趣。

2.以背景知識作為導入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多年來,通過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了解文化背景知識是閱讀訓練中的一個重要技巧。但是中職學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他們對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了解得非常少,因此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在英語教學中變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西方的節日或飲食方面的內容,引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向往,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中西方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異,由于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識缺乏了解,在英語閱讀中常常忽視中西方文化間的差異,結果影響閱讀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適當滲透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識,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同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及時向學生滲透與所學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所閱讀的文章大意。

3.借助相關圖片,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所學文章的內容,利用相關圖片,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前的討論,進而激發學生了解文章內容的欲望。

另一種利用圖片的方式是,在閱讀前呈現故事圖片,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根據圖片及問題猜測故事的內容,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實踐證明,學生對預測非常感興趣,他們很喜歡大膽猜測未知的食物,有的學生猜測的結果可能與文章的內容存在一些差異,但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并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文章的欲望。

二、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使學生更快、更好地獲取新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1.利用各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生詞,掃清閱讀中所存在的生詞障礙。

教師盡量用動作表現所說的英語內容,并且加以豐富的面部表情。即使學生聽不懂我們所說的英語的意思,也會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猜測所聽到的內容,進而達到理解的程度,再加上課堂上有針對性的練習,就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徹底了解。另外,在學習英語時,利用肢體語言,會使學生對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更好地掌握英語。例如,給學生講英語故事“Where Is My Mummy?”:One day,a baby dog was sleeping.Suddenly wake up wake up!Where is my mummy?Where is my mummy?...在整個故事的講解過程中,我都用肢體語言對故事加以講解,譬如揉揉眼睛、伸個懶腰表示小狗睡醒了,學生在我的動作語言的解釋中明白了故事意思。

2.通過上下文的內容猜測詞義。

猜測詞義就是在讀一篇文章時,根據文章的信息、邏輯、背景知識及語言結構等綜合的理解,從而對某個生詞的詞義進行猜測,它是一種非常實用的閱讀技巧,學生獲得這種技巧之后,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很快地通過上下文提供的線索或生詞本身的構詞特點推斷出生詞的意義,從而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

3.充分發揮選材優勢,鼓勵學生閱讀。

閱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我們要考慮到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選擇一些形式多樣,并且生詞較少的閱讀材料,學生對周圍的事物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們并不滿足于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對體育明星或影視明星更感興趣,因此從材料的選擇上進行改革,不再選擇以前常用的短文閱讀,而是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廣泛拓展題材范圍,這些閱讀材料可以是名人傳記、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寓言故事、風土文情等,也可以從一些體育雜志或影視雜志上精選閱讀材料。如此學生不但可以體會到英語閱讀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從英語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4.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教給學生閱讀技巧。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養成一些不太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出聲讀、用手指讀、注視每一個單詞閱讀,或使用工具書查單詞等。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主要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某一篇文章,進行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閱讀教學,教給學生閱讀技巧,讓學生學會粗讀文章,以了解文章大意,并快速查找信息;讓學生學會細讀文章,抓住主要內容、關鍵詞句,明確文章的結構,對文章進行深度理解,并且培養學生略讀或者按照意群閱讀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質量。

三、培養學生閱讀后的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練習和拓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學的語言知識,并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能力,在閱讀之后,教師應當設置一些內容來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這是閱讀課上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歸納并總結所學信息,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1.師生角色互換,采取有效閱讀策略。

在閱讀完文章后,教師可以請學生來做“小老師”,讓學生解釋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這種方法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所以教師必須對其加以指導和補充,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這一實踐過程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真正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學生在學習和講解的過程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形成了學習的能力。

2.復述并表演,培養表達能力。

在學生理解了所閱讀文章的內容后,教師可以將文章中的關鍵詞寫在黑板上,根據關鍵詞或利用掛圖復述閱讀的主要內容,學生還可以分角色的表演故事。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讓程度較好的學生改編故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3.仿照所閱讀文章寫短文,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讀完文章之后,老師還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優美的詞句,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例如,我們閱讀了一篇書信文章后,可以讓學生按照書信的格式互相寫信,介紹自己的年齡、愛好、理想等。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加深了同學之間的了解,培養了感情。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們對新的單詞和句子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會巧妙地運用,將讀和寫更好地結合起來,將語言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的快樂感受。

4.拓展閱讀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關注閱讀課后練習的同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和閱讀習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課后閱讀其他材料,將課堂閱讀有效進行延伸。閱讀后可以以英語筆記或英語手抄報的形式進行展覽,這樣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學習風采的平臺,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不是一朝一夕的課程,而是一個長期逐步深入研究的課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有梯度,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使學生盡快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教師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經??偨Y、反思并加以創新,使我們的閱讀教學真正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猜你喜歡
閱讀策略閱讀興趣閱讀能力
以閱讀策略為導向的閱讀教學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