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加強大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2017-01-21 11:06李晚晴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培養模式創新創業大學生

李晚晴

摘 要: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模式的構建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它以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和師資力量建設為抓手,以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為突破口,以引導鼓勵更多的大學生走創新創業發展道路為目的,形成大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投身創新創業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模式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指出: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當代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也是創造社會財富的生力軍。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高校系統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

1 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體系的構建

由于受我國基礎教育中過度重視考試成績的不良影響,進入高等學校的大學生其創新思維、創新發展尚處于啟蒙階段。大學生動手能力差、創新意識弱仍然是目前中國大學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果大學階段的教育不跳出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那么培養適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需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現實要求就無法真正落到實處?!霸诟叩葘W校中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要讓大學生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產生一定的創新成果(比如:各種專利成果、各種著作權成果、各種商業成果),高校必須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創新基礎建設。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強還是弱與大學生所接受的創新教育以及所參加的創新實踐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1.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和師資建設

學校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學生是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客體,主體要為客體提供內容豐富、針對性較強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要在專業教育基礎上,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把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納入專業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目前高校創業導師十分缺乏,許多教專業課的教師在科研方面能夠指導學生開展創新研究,但在如何把創新成果轉化為創業成果方面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大多數教師本身既沒有接受過創業教育,更沒有從事過創業實踐,因而對大學生在如何創業方面的指導缺乏說服力。要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要以校內師資為主,引導各專業教師、就業指導教師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理論和案例研究,不斷提高在專業教育、就業指導課中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支持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鼓勵教師參與社會行業的創新創業實踐。

2.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

要讓大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光有創新創業教育環節是不夠的,創新創業必須落實到具體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之中,學生才能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獲得創新創業成果。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已經初具體系,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校內校外各方共同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新格局。二、立足創新,引導和鼓勵大學生走創新創業發展道路

1.大學生從學會創新到學會創業需要政府、社會、家庭、學校的正確引導和積極鼓勵支持

由于創業本身是一項紛繁復雜的經營活動,它包括了創業團隊的組建、經營項目的選擇、創業資金的籌措、經營場地的落實、營銷渠道的拓展、生產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公司注冊等一系列實踐性、針對性、關聯性都很強的活動,而這些活動對于大學生來說平時很少涉獵甚至從未接觸過。大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創新教育和創新實踐的機會往往比創業實踐的機會要多一些,有些學生的創新能力很強,但他們往往缺乏把創新成果轉化為創業成果的能力,不知道該如何去創業。有些學生雖然有了好的創業項目,但由于受資金、場地等因素的制約,創業項目的開發最終無疾而終。全社會都要重視和支持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有利的條件,搭建更廣闊的舞臺,讓廣大青年在創新創業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青春光彩。

2.構建大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投身創新創業的培養模式

目前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創業率很低。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其創業的機會應該是很多的,為什么我們的大學生卻沒能把握住其中的機會呢?要改變大學生這一富有知識、技術、激情與活力的群體不敢創業、不愿創業、不會創業的狀況,就必須構建大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投身創新創業的培養模式。

首先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在校大學生普遍接受的必修課納入學校整體的教學計劃。創新教育主要是融入到專業教學之中,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前景,創新突破點在哪些方面可能產生,如何開展創新研究或創新實踐。創業教育可以與大學生就業指導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確就業與創業的不同之處,創業的必備要素有哪些,創業者自身必備的創業素質是什么,大學生該如何結合自身實際選擇好創業項目,了解國家和地方政府鼓勵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最新政策,創業者需要掌握的營銷知識和法律知識有哪些。無論是創新教育還是創業教育都是大學生開展創新實踐和創業實踐的前提,這個基礎必須打牢。

第二步是積極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選拔和培養一批創新創業苗子,讓他們在國家級、省級、校級創新實踐和創業實踐項目中得到鍛煉,產生一批創新成果和創業成果。尤其要對把創新成果轉化為創業成果的實踐項目給予特別關注與支持,這些創新成果如果順利地轉化為創業成果,將對其他同學產生積極的示范效應,對在學生中形成“創新知識就是創業財富”的氛圍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步是以支持大學生創辦小微企業為著力點,擴大大學生的創業率和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使更多的大學生在自主創業的天地里茁壯成長。大學生剛剛創辦的企業往往都是小微企業,企業的類別可以是高新技術企業,也可以是傳統企業。政府、學校、家庭要尊重和支持大學生的創業類型選擇,要讓創業的大學生充分享受各項創業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學生創業的門檻,從根本上改變大學生創業率過低的現實狀況,使高校和大學生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創業帶動就業”戰略的重要陣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

[2]李存金 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實踐途徑與機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3年,01期,1―5。

[3]王曉政 試析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三課堂,三模塊教學法”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1,(12)。

猜你喜歡
培養模式創新創業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