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交城縣灘羊皮鞣質工藝的現狀與繼承

2017-01-21 16:57呂柯黎馬曉虹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呂柯黎+馬曉虹

摘 要:山西省交城縣灘羊皮鞣質工藝作為山西省目前認證的唯一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于明代中期,歷史與文藝價值自不必多說。如今,在經過400 多年的傳承,到了今天,卻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F在這一老工藝后繼乏人,工藝瀕臨失傳。申遺成功并不代表是保護的結束。要想轉變這種境況,應在傳統技藝、生產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使其得到實質性經濟發展,形成產業化。尤其對于這種縣級農村非遺,需要國家、政府、市場和企業行業機構及當地民眾與技藝繼承人等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交城縣灘羊皮鞣制;工藝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創新

1 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及交城縣灘羊皮鞣制工藝現狀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不僅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而且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目前為止,入選國家級名錄的約74項。其中涉及到繡、織、染和服飾四大類別。如今,許多技藝來源都遠至還幾百年前甚至農耕文明時期,時間久遠,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傳承缺失,繼承人寥寥無幾。在如今文化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環境中,保護刻不容緩。同時還需強調,對無比豐富的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挽救、保護和繼承發展,還需進行創新開發和實質性的推廣和改革。

在我的家鄉,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有一項國家級發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山西省唯一一項紡織非遺,就是灘羊皮鞣質工藝。灘羊皮是加工鞣制的名貴裘皮品種,它取材于陜甘寧青區域的戈壁灘的“灘羊”生皮,經過了有洗、泡、曬、鏟、釘、鞣、吊、壓、裁、縫等20道工序,完全依靠手工鞣制而成。 交城灘羊皮鞣制技藝起源于明代中期。交城皮毛業在明、清時期達到最盛。許多歷史資料都記載了當時的發達程度。作為曾經的“中國皮都”,全盛時交城曾有120余家皮店、皮坊,據說那時的交城縣城的街道路面上一直鋪著一層白色的粉末,那是從毛皮上灑落的皮硝、黃糜粉末。

灘羊皮的特點是皮板薄、重量輕、色澤白、毛鋒長并有波形彎曲,經鞣制后仍保持7道至9道彎。鞣制工藝過程復雜。但是制作而成的皮革不僅柔軟,牢固、耐磨還不容易腐蝕變質。用灘羊皮制作的男女冬裝,既輕柔暖和,又美觀大方,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在各道工序中,需要不斷調整水溫、時間、各種制劑的比例,這些完全依靠匠人多年實踐的積累才能掌握?,F在,皮坊大批廠房改作民居,低值易耗件如泡皮缸、釘拔、皮案等工具散失,特別是毛皮硝鞣加工技術基本失傳,在世老技工只剩不足十人,據查證,目前最年輕的技工也已經六十多歲了。而目前,交城有3處皮店、皮坊舊址,分別為德昌皮店、合興皮店、聚源興皮坊。

2 灘羊皮鞣制工藝的繼承

1.對于傳統的紡織技藝,為什么會逐漸失傳,傳人會越來越少,發展停滯不前,更別提產業化了。我們知道,交城縣的灘羊皮鞣制工藝,在2007年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遺成功,就可以一枕無憂了嗎?地方 的縣級非遺,很多申遺保護還停留在搜集、整理、存檔的階段。這樣子恐怕遠遠不夠,而且地方性的縣級非遺,受到公眾的關注不高,政府和國家的資金支持,經費投入也比大型的非遺項目少,許多民間組織機構自籌甚至缺少規劃和沒有規劃。

2.前面也已提到,現在改技藝傳承人最年輕的人也已步入花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學習老工藝,沒有了年輕人的學習與傳承,老工藝如此才會這樣日益衰退,瀕臨失傳。其實,歷史演進,時代發展,如今,經濟如此發達,科技如此發展迅速,我們進入到的是信息時代,年輕人受教育程度也越來越高,相比較先進的技術信息工業,我想大家也能意識到他們會更加吸引年輕人投身其中。

3.那如果說,最后后繼有人了,年輕人們愿意學習,并且把工藝也傳承了下去。這固然是值得慶賀的事情,但是,在如今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形式轉瞬即變,大機器時代與信息時代的繁榮之勢,這樣的傳統的手工技藝會有競爭力嗎?大家也確實保護意識更加強烈了,但如果鞣制效率還是停留在幾百年前,生產工具生產設備落后陳舊,即使我們再加以保護,恐怕也只會像是溺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只能是溫室里的花朵,停滯不前,而不能實現它的應有價值吧。最后也會被時代淘汰吧。傳統工藝和建筑遺產是不一樣的,建筑遺產,是沒有流動性的,是固有的。而,工藝是流動的,需要人的傳承,并且還要有物做載體。一代一代的人是變化的,物也在變化。所以想要傳承,就需要創新。

3 怎樣使工藝真正傳承下去的建議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交城縣灘羊皮鞣制工藝是祖輩世代積累與創造的無價之財富。歷經400多年,它承載者不僅僅是一門技藝而已,更是我們民族,或者說我們當地人的一種文化與情結和歷史自豪感了。我作為一個年輕人,到最近才了解到關于家鄉的這個非遺遺產,非常慚愧。我想,應該很多的年輕人跟我之前是一樣的,并不知道。第一步,首先要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知道、了解我們的老工藝。這個時候我們的國家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相關的政策,從政策上鼓勵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我們這些地方的傳統工藝的發展,給予重視與宣傳等方面的支持。在關注度高的大眾媒體上,多加宣傳。對于地方的非遺,可能相對于世界級的非遺,并沒有他們名聲大。這個時候,地方政府,和地方媒體就需發揮重要作用了。要結合本地特色來進行普及,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喚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歷史認同感。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學習。

第二步,提供經費的投入與整體的規劃實質性落實。得到國家政府和地方民眾支持和重視,相應的資金支持是最后成效的關鍵因素,不管是在宣傳還是落實實施方面,都需要有計劃,有打算的進行規劃和經費的支持,不能讓非遺保護只停留在存檔階段。要貫穿政府的統籌規劃到社會的落實實施各個方面。

第三步,進行合理的設備更新。申遺成功并不代表就結束了,在獲得了更多的政府和公眾的支持后,我們首先要進行的就是硬件設施的更新,我們知道,灘羊皮鞣制,需要20道工序,每個順序一個接一個,而且很多皮坊都被改作了民居。低值易耗件如泡皮缸、釘拔、皮案等工具散失。所以,硬件的缺失與落后,使得鞣制工藝傳承受阻。我們運用我們的現代科技,還有老技工的專業知識,可以對這些工具進行合理的創新,可以將工藝的制作專業化和流水線化,在保持原本技藝鞣制下,更符合現代的生產與加工,也更有益于擴大生產與技藝的學習。

第四步,管理的創新。我們知道傳統的灘羊皮鞣制是皮坊制作,如今還留有德昌皮店、合興皮店、聚源興皮坊三處舊址。那么可以借鑒,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下屬生產、銷售、財務、公關等等部門,使灘羊皮鞣制工藝生產專業化與管理系統化。借鑒了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可以使運作更加有效率,提高生產,擴大規模。

第五步,打造品牌效應。我們一想到可樂,會馬上想到可口可樂??煽诳蓸芬呀洸粌H僅是一個跨公公司了。交城縣灘羊皮鞣制工藝也可以借鑒品牌化,強調地方特產,打造具有當地文化色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在天津,有狗不理包子,桂花祥麻花。而最近的一個成功商業例子就是王老吉涼茶(雖然現在也有爭議)。既然是具有400多年的老工藝,我們為什么不充分挖掘它的價值,使它服務于老工藝的傳承呢,更何況這樣一來經濟效應也是不可估量的。無論對當地政府還是對行企業以及當地的民眾。

經過了歷史的變遷,如何將像我的家鄉的紡織非遺-交城縣灘羊皮鞣制工藝一的非遺,由祖先世代辛勤智慧的結晶傳遞下去,并得到傳承和發展,我們每個人責無旁貸。繼承的同時要創新,使其符合新的時代發展,也需要我們每個獨立個體意識的參與。大到國家政府,小到每一個人。

參考文獻

[1]吳鏡晶《農村地區非遺項目如何更好地發展-淺談(縣)區級非遺名錄中農村非遺項目的傳承保護》大眾文藝2015年02期

猜你喜歡
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今社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探索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