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驅動因素與模式研究

2017-01-23 13:51朱洪春劉伯超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集聚模式選擇驅動因素

朱洪春 劉伯超

摘要:作為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性服務行業的發展是建立在經濟基礎和消費基礎之上的。生產性服務行業的發展需要有大量的驅動型因素,以此實現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推動,進而實現產業的集聚。本文主要對當前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驅動因素及其發展的模式進行研究,以此梳理生產性服務行業發展的機理,全面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和充分利用各項驅動因素及其模式的選擇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業務;集聚;驅動因素;模式選擇

基金項目:江蘇省“2014年度高?!嗨{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基金”資助;2016年度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2016SJB630146)

1.引言

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對于促進整個經濟發展和實現服務業的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集聚與發展的驅動型因素較多,比如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驅動、消費理念和消費能力的驅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驅動等,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進了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本文在對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主要驅動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其集聚的模式選擇進行分析和研究,以通過有效的模式選擇來進一步提升對各驅動因素的高效利用,以此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與發展。

2.生產性服務業集聚主要的驅動因素分析

2.1 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驅動

經濟發展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結果。當前,我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首要推動因素是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經濟已進入發展的新常態,但是經濟基礎總量較大,對各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不斷強化,使得生產性服務業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通過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提升發展和集聚的速度,使其整體的集聚趨勢不斷加強。同時,隨著經濟基礎的不斷強大,使得越來越多的生產性服務業開始走向轉型,其對資源的利用效率不斷提升,進而使其產業集聚的整體效應明顯加強。

2.2 消費理念和消費能力的驅動

消費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重要驅動力量,隨著我國整體消費理念的不斷發展,加之收入的不斷增加,使得社會消費能力不斷增強。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需要較強的消費能力,其現階段我國社會的整體消費能力在不斷增強,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社會需求不斷強化,使其必須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通過提升創新能力、強化相關服務、整合現有資源等有效滿足社會的需求,以此推動整個產業的不斷集聚。因此,從當前我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驅動因素來看,消費理念和消費能力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2.3 相關產業發展的驅動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是要以其他產業作為基礎和前提,不能獨立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在實現產業集聚的過程中,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因此也成為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重要驅動因素。隨著我國各產業的不斷發展,其相互間的關聯性不斷增強,使得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能夠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作為保障,其在各階段的發展過程中都能夠不斷借助其他產業的推動力量,對自身的各項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利用,以此實現自身的發展,并通過產業集聚等模式實現發展的規模經濟效益。

3.驅動因素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模式選擇

3.1 以整體經濟發展為基礎

在驅動因素下,生產性服務業實現產業集聚的模式選擇,必須要以整體的經濟發展為基礎,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對各項資源的利用程度。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逐步進入新常態,第三產業的發展將大有可為,這在很大程度上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目前我國的生產性服務業必須要把握經濟整體不斷向前發展的機遇,通過對各項驅動因素的綜合利用,對其產業集聚模式進行有效的選擇,使其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實現更為高效的集聚,以此實現整個產業發展的規模效益,同時可以逐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其整體的市場競爭力。

3.2 激發和提升消費理念及能力

消費理念與消費能力是當前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實現產業集聚的重要推動力量。因此生產性服務業在選擇集聚模式的過程中必須要進一步激發和提升消費理念與能力。其一,要對社會的消費理念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能夠建立其強大的消費市場,為其進一步實現產業集聚提供有效的市場保障。其二,要通過品牌創新、服務創新、理念創新等模式,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提升其消費的欲望與能力,通過提升社會消費能力來帶動整個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進而對當前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使其產業集聚模式不斷優化。

3.3 強化相關產業的關聯度

產業關聯度是衡量任何產業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相關產業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重要驅動因素。因此在進行模式選擇方面,生產性服務業必須要全面強化對相關產業的關聯度。一方面要對上下游產業的發展進行分析和研究,充分利用其各項優勢和資源,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步伐,使其能夠順應各產業的發展趨勢不斷強化產業集聚效應,降低集聚成本。另一方面,要以自身的發展優勢來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相互促進與發展的良性循環模式,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在產業集聚過程中與相關產業的關聯度,有效促進自身的發展。

總結

實現對各驅動因素的有效分析和利用是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聚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從本文的研究來看,在驅動因素下,必須要從以整體經濟發展為基礎、激發和提升消費理念與能力、強化相關產業的關聯度等方面出發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模式進行選擇,以更好地促進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的健康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韓鋒,田家林.基于空間演化路徑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與空間重構探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5(09)

[2]韓鋒,田家林.生產性服務業集聚與區域空間結構重構的作用路徑分析[J].科技與管理,2015(07)

作者簡介:

朱洪春(1973.04- ),男,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教學團隊主任,講師,管理學碩士,高級營銷師,技術經紀人,主要從事市場調研與企業管理研究;

劉伯超(1980.06- ),男,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師,副教授,管理學碩士,IEEE協會會員,主要從事產業經濟發展研究。

猜你喜歡
集聚模式選擇驅動因素
遼寧省鄉村旅游發展驅動力因素分析
公司EVA現狀及EVA驅動因素分析
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力
新常態下小微企業協同創新機制與模式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