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T法院污染環境犯罪案件情況的調研分析

2017-01-27 14:42秦艷林
職工法律天地 2017年24期
關鍵詞:污染環境犯罪案件廢液

秦艷林

(317200 浙江省天臺縣人民法院 浙江 天臺)

關于T法院污染環境犯罪案件情況的調研分析

秦艷林

(317200 浙江省天臺縣人民法院 浙江 天臺)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近年來,T法院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堅持從重、從嚴、從快原則,依法嚴厲打擊污染環境犯罪,為建設“美麗天臺”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污染環境犯罪案件審理情況及特點

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T法院共受理并審結污染環境案件9件,對1家單位判處罰金,判處被告人21名,單處或并處罰金人民幣196萬元。其中2014年審結1件3人,2015年審結5件11人,2016年審結3件7人,1家企業作為被告單位被單處罰金。判處非監禁刑2人,判處拘役3人,判處八個月以上一年以下有期徒刑6人,判處一年以上二年以下有期徒刑10人。案件數量在2015年時增長明顯,2016年時開始回落,2017年尚未受理此類案件。從審理情況來看,污染環境犯罪案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涉污行業比較集中,污染物多樣

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T法院受理的9件污染環境犯罪案件中,6件14人涉及鐵件電鍍加工,2件4人涉及金屬銀提煉加工,1件3人涉及汽車配件生產加工,其中鐵件電鍍加工為主要涉污行業,占全部污染環境犯罪案件的66.7%。從污染源來看,主要是加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鋅、鉻、銅、鉛、鎳等。

2.污染物超標檢測值較高,嚴重污染環境

T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9件案件中有8件是被告人私設加工廠,未經許可擅自進行加工生產。為節約生產成本,均未配置或未按規定配置廢水、廢液處理設施,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液未經處理就通過地下暗道等方式直接排放到廠外環境。從環保部門提供的檢測數據來看,這些工廠排放的污水、廢液中,鋅、鉻等重金屬濃度嚴重超過國家污染物規定的排放標準,最高超標達380多倍,嚴重污染周邊環境,極大增加了治理難度。

3.涉案人員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環保意識和法制觀念淡薄

涉案的21名被告人中,文盲2人,小學文化程度5人,初中文化程度7人,職高或高中文化程度4人,大專文化程度2人,僅1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因多數被告人文化程度較低,環保意識淡薄,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法制觀念不強,認為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法不責眾,如果被環保部門查獲,應該就是罰款了事。還有部分被告人主觀惡性較大,屢教不改,被處罰后,仍偷偷開工生產,繼續偷排廢水、廢液。

二、對策和建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明確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為依法打擊污染環境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13年6月聯合發布了《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15號,以下簡稱《2013年解釋》),對污染環境犯罪的定罪標準等問題進行了規定。針對近年來污染環境犯罪案件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2016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又聯合發布了《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2013年解釋》進行了全面的修改和完善,進一步加大了對污染環境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T法院作為審判部門,依法運用刑罰手段懲治污染環境犯罪,保護綠水青山責無旁貸。

1.堅持嚴厲打擊,嚴控適用緩刑

T法院將繼續充分發揮刑罰的懲治和教育功能,同時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于主要獲利者、管理者、屢教不改者或者是在醫院、學校、居民區等人口集中地區及其附近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造成周邊環境嚴重污染者,要堅持從重、從嚴、從快原則,嚴厲打擊,嚴格限制適用緩刑。而對于犯罪情節較輕的受雇傭者或在污染環境后能及時采取措施減少和彌補損害,積極修復生態環境等被告人,可以適當從寬處理。

2.加強專業化水平,提升司法應對能力

審判人員要認真鉆研學習刑法、兩高的司法解釋及上級法院發布的有關污染環境犯罪的文件,準確理解和把握定罪量刑的具體標準,加強專業化水平。同時,要細致分析案情,嚴把證據關,準確適用法律,有效應對污染環境犯罪案件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使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為維護生態環境提供法律保障。

3.強化部門聯動,合力打擊污染環境犯罪

打擊污染環境犯罪,保護生態環境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需要法院、公安、檢察、環保等多部門聯動,形成打擊合力。各職能部門之間建立執法聯席會議制度,及時通報污染環境犯罪案件的辦理動態,實現司法信息共享。及時協商案件辦理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共同分析案件特點和難點,統一執法尺度和證據證明標準,建立共同打擊污染環境犯罪的長效機制。

4.加大宣傳力度,防范污染環境犯罪

堅持“預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與公安、檢察、環保等部門一起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方式,公布當前污染環境案件的辦理情況,加強對污染環境社會危害性的報道,切實增強民眾的環保意識。同時,通過新聞發布會、公眾開放日、庭審直播、送法進社區、進企業、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對污染環境犯罪的行為構成、法律規定等進行宣傳,增強民眾的法制意識,發動全民抵制污染環境犯罪。

猜你喜歡
污染環境犯罪案件廢液
《山西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正式施行
Minor Offense
MINORBY OFFENSE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于9月1日起實行
含堿廢液焚燒爐耐火材料研究進展
實驗室廢液的綠色化管理
MVR技術在化機漿廢液處理中的應用
自制金寶血濾機廢液傾倒架的應用效果
2013年12月企業界犯罪案件追蹤
嘉善兩男子因私排金屬廢液污染環境被判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