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行政強制中相對人權益保護

2017-01-27 14:42王有祥
職工法律天地 2017年24期
關鍵詞:行政權救濟權益

王有祥

(100083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

淺析行政強制中相對人權益保護

王有祥

(100083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

目前我國行政強制執法中的多種問題導致相對人權益受侵害現象依然普遍存在,本文對相對人權益保護的相關問題進行初步探索,旨在尋求行政強制權力與相對人權利之間的平衡。文章首先從基本概念談起,簡要介紹行政強制的相關概念并借鑒《論行政相對人》一書中的觀點著重強調了相對人的地位。緊接著文章總結了行政相對人的基本權利,又結合行政強制執法現狀分析總結了相對人權益受侵害的原因。然后文章從憲法學的角度論述了相對人權益保護的理論基礎,經過分析又提出具體保護措施。最后文章從保護相對人權益的必要性和意義上進行總結得出行政強制相對人權利與行政強制權應處于天平兩端保持平衡的結論。

行政強制;相對人;權利受損;權益保護

行政強制是指行政主體為實現行政目的,確保行政的實效性,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由行政主體或者行政主體申請人民法院,對行政過程中出現違反義務或者義務不履行的相對人的財產、身體及自由等予以強制而采取的措施。關于行政強制的分類,法學界有很多的觀點?!缎姓娭品ā返?條第1款采用了將行政強制分為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兩分法。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公民人身自由進行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產實施暫時性控制的措施,如: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扣押財物、強行進入住宅等。而行政強制執行是指在行政相對人不履行其應履行的義務時,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決定的相對人,依法強制其履行義務的行為。

一、基本概念與特征

行政強制是剝奪相對人的人身自由和財產權利的,我們都知道行政強制其實是行政主體管理社會的一種手段,其目的是督促或強制相對人履行義務,大多數行政強制是以相對人不履行義務為前提的。而強制性正是行政強制的特征之一,是與相對人的意志相違背的。并且,行政強制一般不能和解,對于行政相對人來說,只有一個選擇,即履行其應履行的義務,這一特征也體現出行政強制中主體雙方地位的不平等。

作為行政管理的對象,行政相對人這一概念我們是不陌生的。行政相對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靶姓鄬θ恕迸c“行政主體”一樣,是行政法學上的概念。在制定法上“行政相對人”一般稱“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行政相對人是行政主體行政管理的對象,必須服從于行政主體的管理,同時行政相對人也是行政管理的參與人。方世榮博士在其《論行政相對人》一書中指出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主體依法行政的兩大作用:一是行政相對人是對行政主體依法行政的一種重要約束力量;另一是行政相對人是行政主體依法行政的合作力量。該書指出了行政相對人的重要地位與積極作用,以及保障行政相對人權益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行政相對人不僅是被動地管理對象,同時也要通過各種途徑、各種形式,積極地參與行政管理,如通過批評、建議、信訪、聽證會、意見征求會等形式參與到行政管理與行政立法中。同時,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個人、組織,絕大多數在國家政治關系中具有國家主人的地位,在憲法關系中是國家權力的歸屬者,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而行政強制相對人就是特指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強制這一具體行政行為時所針對的行政相對人了。

二、行政強制相對人權利受侵害現狀及其原因

行政主體實施行政強制的行為是行使行政權的具體表現之一,其實質上就是行政權在行政管理中的具體運作。行政權是國家公權力的一部分,國家公權力包括國家行政權、國家立法權、國家司法權等。其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如果說立法權是公權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司法權是公民權利、自由的保障,那么行政權則是最主要的一部分,最貼近公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作為行政權具體表現之一的行政強制,表面上看似對公民權益予以剝奪,但其最終還是不能偏離保護公民權益維護社會秩序這一目的的。也正因為如此,在行政強制的各個環節中如果稍有不當,便會侵害到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下面,我們對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的權利進行總結:第一,申請權,行政相對人有權依法向行政主體提出實現其法定權利的各種申請。第二,參與權,行政相對人有權依法參與行政管理。第三,知情權,行政相對人有權依法了解和獲取行政主體的各種行政信息。第四,正當程序權,即行政相對人有權要求行政主體依法定程序做出行政行為。第五,批評、建議權。第六,申訴、控告、檢舉權。第七,申請復議權。第八,提起行政訴論權。第九,請求國家賠償、補償權。第十,抵制違法行政行為權,行政相對人對于行政主體實施的明顯違法或重大違法的行政行為有權依法予以抵制。

通過以上的理論分析和調查總結,我認為在行政強制中,相對人權益受侵害的具體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封建傳統長期的對行政權的壟斷,官本位思想嚴重。加上行政相對人是個較為新穎的概念,造成對行政強制相對人內涵和作用缺乏正確認識,或認識不到位。中國古代長期以來,行政權力是無所不包,行政強制權也具有此特征,造成行政強制權力極易濫用的后果。

(2)行政主體做出行政強制的決定不正確侵害行政強制相對人權益,此類侵害現象在現實中可能較少。行政相對人對于錯誤的具體行政行為可在法定期限內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來保護自已的權益。

(3)行政機關中處于一線的工作人員即行政強制執法者素質不高,權力在他們手中容易被濫用,違法、越權和濫用職權的行政執法相當普遍,行政強制相對人權益受到非法侵害屢見不鮮,比如我們談到較多的城管執法和強拆的問題就比較突出。

(4)行政強制自身程序要求與效率的沖突。我國行政強制執行的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行政機關執行,另一是申請法院執行。行政機關執行的特征是行政強制執行行為的決定者與執行者是同一的,是同一機關,這一執行模式雖然保證了執行的效率,但得不到監督機關的有效監督,行政權力的擴張性便能很容易的體現出來,易侵害行政強制執行相對人權益。申請人民法院執行模式,法院在做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會對行政機關的申請進行審查,對行政強制起到監督的作用,有利于避免行政強制主體侵害相對人權益。但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模式并不具備行政行為應有的效率性,而且在實踐中,法院對行政機關申請的審查多流于形式,并沒起到很好的監督功能并且行政機關直接執行的模式也較為普遍。

(5)行政救濟本身也存在很多缺陷。行政救濟是指有關國家機關依法審查行政行為是否合理、合法,并對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予以消滅和變更的一種法律補救機制。行政救濟機構設置不合理,工作機制不順暢,且缺乏獨立性。這對相對人權益保護是極為不利的。

(6)我國現行《國家賠償法》雖認可精神損害賠償,但有關精神損害賠償的具體標準,以及哪些情形算是造成嚴重后果,國家賠償法并沒有作出具體規定。行政強制侵害的財產權為種類物時,可通過金錢或其他等價物予以補償或賠償。當行政強制侵害的財產權為特定物時,只通過金錢或等價物無法彌補行政強制相對人所遭受的損失,還應給予一定精神方面的賠償才能安慰受侵害人。

三、行政相對人的權益保護

前面我們已談到行政強制是極容易侵犯相對人權益的。行政救濟就是對行政相對人權益的一種事后保護,也是對行政強制的一種對抗。日本學者曾這樣闡明日本行政法上的法律救濟:“行政法上的法律救濟主要是在行政作用給國民權益侵害或負擔的情況下,根據該國民的請求,通過一定機關防止和排除其侵害或負擔,救濟國民的權益?!毙姓娭剖切姓黧w進行社會管理的一種方式,其運行的目的是督促或強制行政相對人履行其應履行的義務。行政強制應當目的正當、行為合法,但也不能排除其目的正當、行為非法或者目的、行為均非法的情況。行政強制是通過行政權來實施的,當公民權利和行政權(公權力的一部分)相遇時,所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護公民權利以尋求二者之間的平衡了。因此,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不僅是神圣的憲法的要求也是在與極欲膨脹的行政權抗衡斗爭的結果。

行政強制的方式有多種,但總的可歸為以下兩類:第一對人身、自由的限制,如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強行進入住宅等。第二對財物的各種處置,如查封、扣押財產,凍結存款、匯款等。所以,在行政強制中要著重保護的相對人權益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人身、自由權益。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起碼的權利,是公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參加國家政治生活和享受其他權利自由的先決條件。公民失去了人身自由,其他權利自由也就無從談起。行政強制一旦侵犯相對人人身、自由權具有不可恢復性,行政強制相對人又處于絕對弱勢的一方。行政主體的行政自由裁量權不斷擴大,社會在不斷發展,行政強制主體不法侵害相對人人身、自由權益的情況屢有發生。

(2)財產權益。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財產是公民生存發展的物質條件,行政強制對財產權的侵害,直接關系到公民的生存和發展。行政強制主體錯誤的決定、錯誤的執行,都可能侵犯公民的財產權益。

我們對相對人權益和相對人權益受侵害的原因分析總結以后,并不難找出保護相對人權益的方法。我認為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1)貫徹落實行政法制監督,充分發揮法制監督對相對人權益保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不能讓行政主體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那么也只有監督才能才能展現出透明的行政過程從而來約束行政強制權。

(2)注重發揮程序對相對人權益的保障作用,完善行政執法過程中相關程序的建設與規范。程序正義在我國一直沒能得到有效的實現,其實程序正義對公民權利的保障是最為正當和有效的,我們要注重程序正義的價值。

(3)加大對行政強制相對人權益救濟手段的廣泛應用。改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對行政強制相對人權益保障存有瑕疵的條款,使行政救濟制度盡可能的趨于完善。并積極引導相對人用行政救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對國家賠償方面條款進行符合時代需求的改變,即對《國家賠償法》進行適時修改以保證對受侵害的相對人的賠償問題作出最具體明確的規定。

(5)提高行政主體執法素質,強調行政強制主體真正做到權責一致。加大對違法越權和濫用職權行政行為的處罰,并從各個角度加強對行政強制執法的監督。

(6)還應大力提高全民法制素質,加強法制,提高法制觀念,培育國民尤其是相對人在遭遇行政強制行為時,知道如何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從而維護自己權益。另外,還要從各個方面同時進行建設,才能有力的加強保障行政強制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我們務必要加大對相對人權益的保護,以使行政權與公民權處于一個平衡和諧的狀態。相信通過這些保障措施的實施必能有效保障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大大減少行政強制相對人受侵害的情況。

[1]行政強制的概念摘自姜明安主編的《行政法與行政強制法》第五版

[2]行政相對人概念摘自姜明安主編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五版

[3]方世榮《論行政相對人》

[4]相對人權利種類摘自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五版

[5]行政救濟概念摘自日本學者室井力主編,吳微譯《日本現代行政法》

[6]《國家賠償法》第3條、第17條、第35條

[7]《行政強制法》第2條第1款

王有祥(1991.5.5~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法律碩士。

猜你喜歡
行政權救濟權益
區塊鏈在數字圖書侵權中的司法救濟作用分析
通報: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84款App
漫話權益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經濟法的司法程序機制研究
經濟法的司法程序機制研究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廣場舞“健身權益”與“休息權益”保障研究
你的權益被什么保證?
關系救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