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組織

2017-01-28 08:13
科學中國人 2017年14期
關鍵詞:品德課品德分組

張 瑩

山東省滕州市第四實驗小學

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組織

張 瑩

山東省滕州市第四實驗小學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培養小學生形成優良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在這一課程的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最常用的教學方式,然而在實際的品德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大大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重點探討解決這些問題,提高課堂效率的辦法,讓小組合作真正成為品德課程學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小學;品德課;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指教師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后,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使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舞臺,最終實現學生的共同成長。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

一、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雞肋”

當下,小學品德教師已經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該教學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整體來說,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小組活動只見形式

許多教師只是學會了表面化的分組合作,并沒有全面深入地把握該模式的教學精髓,一些教師認為分組了就是合作,于是在課堂上為了體現合作學習而隨意分組,很多時候就出現了小組學習混亂無序,學生匯報的內容淺顯簡陋,違背了小組活動的初衷,反而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還有一些教師過分依賴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的所有環節都安排了小組活動,導致教學時間的浪費,影響了教學進度,使小組合作學習變得僵化。在進行小組活動時,課堂上常常出現兩級分化的現象,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一直在積極地參與活動,而能力較差或性格較內向的同學則只負責聽,并不主動參與活動,時間長了甚至還出現思想開小差的情況。

2.教師作用嚴重缺失

雖然新課標要求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上,但并不是說教師就要退出課堂,然而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沒有透徹理解新課標的這一要求,完全放棄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在進行小組活動時,布置完活動的內容和任務后便退到一旁,任由學生自由進行討論,沒有積極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在整個過程中缺少必要的督促與點撥,完全忽略了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合作學習過程中課堂秩序混亂,多數學生無所事事,十分隨意。此外,許多教師忽略了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評價,在學生交流匯報學習成果時要么沒有任何評價,要么只是應付了事地簡單說一句“很好”、“不錯”,這種行為嚴重地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小組活動的有效策略

所以,要使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應從轉變教師觀念出發,并且在教學實踐中采取積極措施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1.科學分組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全面而細致地了解班里的每位學生,使自己清楚學生的個性特長及學習水平,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課堂分組多為五人左右,若組內人數較多會影響活動的參與程度。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征、心智水平以及男女比例等多方面因素,力求做到兼顧差異、全面平衡,使各小組的整體水平相當,在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實現更順暢的交流,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有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結組,這樣靈活的結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更好地展示自我。

2.明確目標

為了防止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參與程度參差不齊,一些學生開小差的情況,教師要讓組內每位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做好小組合作學習時的角色分派,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其指定合適的任務,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全體成員更好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如在教學《尋找身邊的科技》這一主題時,課前,我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情況自由選擇家庭、學校、工廠、農田、其他場所中的任意一個方面對身邊的科技產品進行調查并及時整理資料。課上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逐一匯報自己的調查情況,并共同完成資料的整理,推選小組代表,在全班分享調查收獲。這樣學生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合作學習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才能更有實效。

3.把握時間

教師在品德課上安排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注意把握時間,要依據教學的內容科學制定合作的時間,不能拖太久,否則會影響接下來的教學環節。教師還要注意要為學生匯報成果留出充足的時間,努力使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4.注重教學評價

品德課教師的評價較之其他學科更為重要。教師的評價要更加多元化,更加廣泛,才能更好地促進每個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在學生匯報完活動成果后,教師要根據匯報情況科學合理的進行評價,這是小組合作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的評價既要注重結果還要注重學生活動的表現,評價的內容要有針對性,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改進自身的不足,獲得更大的進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1.搜集資料的方法;2.整理資料的能力;3.在組內認真傾聽、主動交流的習慣;4.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5.學生的品德認識;評價的主體可以是某個小組成員,也可以是整個學習小組。在教學《走進健康》這一主題活動時,我設計了“分享呵護生命故事”教學環節,讓孩子將課下收集整理的身邊人呵護生命的小故事先在小組內交流,再進行全班匯報,分享呵護生命的美好體驗。

品德與社會課對小學生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品德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品德教學,合理利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優勢,提高品德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及高尚的品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郝普耀.小學品德課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2).

[2]張海含,萬文濤.小學生合作學習難以持續開展的問題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6(30).

猜你喜歡
品德課品德分組
立德立言,為何重要
武文寶:品德傳承三晉文化 精心釀造善美智愛
分組搭配
分組
讓思想品德課鮮活起來
知識改變命運
品德
增強初中思想品德課實效性的對策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當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流失原因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