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笛子藝術演奏和發展教育探究

2017-01-30 01:06
黃河之聲 2017年12期
關鍵詞:笛子藝術教育

高 松

(徐州工程學院藝術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8)

笛子藝術演奏和發展教育探究

高 松

(徐州工程學院藝術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8)

笛子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它是我國民族樂器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最能代表我國文化特色的一種民族樂器,其秀美、明亮的音色讓人沉醉,以豐富的音色技巧演奏出許多深受大家喜愛的作品,更是以其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見證了華夏幾千年的歷史沉浮。本文淺析笛子的藝術演奏特點,并展望未來笛子藝術發展教育行進方向。

笛子藝術;演奏特點;發展教育

一、笛子的演奏特點

笛子演奏的歷史年代久遠,考古中新石器時代先輩們圍繞獵物吹奏最古老的“骨笛”,黃帝時期就已經運用竹子來制造笛子了,而到了漢晉時代更是在宮廷音樂和軍隊中占有一席之地,那時笛子還被稱作“篴”,在唐宋時期有了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并增加了膜孔,笛子在唐宋更是為了宋詞元曲伴奏增色,成為當時不可或缺的樂器。笛子從古至今制作材料多以竹子為主,雖然也有石笛、玉笛、紅木笛或者古代骨笛等等多種材料,但是最為優秀的的材料還是竹子,不僅價格便宜,并且聲音效果最好。

到了近現代,笛子演奏因為南北之間地域、社會文化生活而產生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慢慢劃分成兩大類別,溫婉細膩的南方笛樂和粗獷奔放的北方笛樂。南方是指在秦嶺淮河以南,南方人大多數都是在青山綠水中棲息,聽其笛聲細膩悠揚傳出,并夾雜著那清脆且委婉的節奏,猶如天籟之音讓人難以釋懷。而北方則在廣闊的平原或者干旱的黃土高坡這種干燥土地之上,這種地區人民用其粗獷豪放,但又以高亢明亮的笛聲給人一種激昂的振奮之情。

笛子藝術從古流傳曲目寥寥無幾,很多古曲都已失傳,這是因為古代吹笛人地位低下,當時文化氛圍所致。并且對于笛子的訓練來說我國不如西方系統化,不過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很多演奏家已經編寫了很多笛子演奏相關的教材,例如有“江南笛王”之稱的趙松庭先生著作的笛子十講,這些笛子演奏教材讓我國笛子藝術演奏更加專業科學化,慢慢復蘇起來。

笛子發聲是靠演奏者呼出氣流與吹孔邊棱碰撞而發出聲音,演奏者通過合理控制自己呼吸節奏和對自身情感變化對演奏尤為重要。笛子在進行藝術演奏之中要注意演奏姿勢,這并不僅僅是形象問題,而是更好適應生理特點,以更完美的演繹來詮釋音樂內容。

二、笛子發展教育探究

隨著新時代進步,傳統民族樂器受到來自西方樂器的沖擊,面對西洋樂器的挑戰,我們發展笛子藝術教育應該發現笛子演奏藝術自身優勢與特色,并且學習西方樂器科學化的教學方式,并創作出更加優異的作品,才能打破困境,面對擠壓屹立不倒,使笛子演奏藝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據一席之地。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先輩通過各地風俗文化,加上個人理解,并運用高超演奏技藝,創造出一部部經典作品。如今我們發展笛子演奏教育要想跟上時代步伐就要同現代元素相結合,創作出民族特色和國際元素相融合,歷史氛圍與時代氣息相碰撞的優秀作品,要能夠雅俗共賞,讓普羅大眾能接受,并受到國際認可。受西化的影響,現代社會的人們往往難有閑情逸致去聆聽笛子藝術演奏中那秀麗典雅、小橋流水、即使偶有棱角但卻凸顯地域特點的悠揚作品,難以體會那山水風情韻味,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演奏,這樣造成了笛子藝術發展的困難。我們不能只被歐美西方新事物吸引,忽略我國豐厚的歷史底蘊,要把我國民族特色與現代時尚元素結合才能夠既弘揚民族精神又受人們歡迎。例如我國傳統文化推廣者璇璣姑娘在國外進行笛子藝術表演之時,讓外國友人目瞪口呆,他們不敢相信居然還有如此清脆、委婉猶如仙音的樂器。當笛聲在維也納音樂大廳飛聲之時,也正是我們融合現代文化的象征。

笛子藝術演奏在面對多元化沖擊之下,要摸索出多種傳播路徑與方法。在這百花齊鳴的環境下獲得生存最重要的是跟上時代步伐,注重推廣,讓更多人認識笛子藝術演奏的魅力,體會笛子藝術演奏的文化內涵。尤其是現如今網絡大爆炸時代,擁有無窮無盡的傳播方式,公眾號推廣、直播演奏等新興傳播笛子演奏的方法都是要被重視的。如今網上課堂的流行也是一個契機,如果在網上開設課堂,就能讓更多人認識和學習到笛子藝術演奏的魅力。有關笛子藝術演奏教育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必須要緊跟社會節奏,重視多媒體價值和應用,把笛子藝術演奏與時代發展相契合。

笛子演奏門檻低,一支笛子價格不高,在幼兒教育中讓孩子們更多接觸笛子,了解笛子藝術演奏的知識,讓孩子們在參與中體會笛子藝術演奏的魅力。注重孩子們的初級教育,更利于笛子藝術演奏的傳播,為以后培養出笛子藝術演奏的生力軍。笛子藝術演奏就是要建立新的教學體系,增強后備力量,以此吸引更多熱愛這門演奏藝術的人才,為激發笛子藝術演奏的新生,創作更多美妙的作品。以基礎教育為主為我國民族樂器傳播添磚加瓦。

三、結語

笛子藝術表演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臨著諸多挑戰,笛子藝術演奏與教育之路我們應該全力以赴,與廣大笛子愛好者與學習者在不斷提高自身演奏實力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望所有笛子藝術演奏者共勉,讓悠悠笛聲為我們傳播華夏民族精神。在教育中既結合實際理論又接受網絡時代新思維,共同讓笛子藝術演奏發揚光大?!?/p>

[1] 林榕.淺談笛子演奏技巧[J].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2016,08.

[2] 王彩虹.笛子教學引領學生進入音樂殿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7.

[3] 劉伽.論中國民間音樂對笛子藝術發展的影響[J].音樂時空, 2015,21.

高松(1969-),男,江蘇邳州人,徐州工程學院藝術學院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吹管樂及薩克斯演奏、教學。

猜你喜歡
笛子藝術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紙的藝術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笛子演奏家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笛子演奏家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