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景式教學法在高校琵琶教學中探析

2017-01-30 10:22
黃河之聲 2017年24期
關鍵詞:琵琶情景教學法

李 曼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藝術學院,重慶 401524)

目前琵琶古樂器教學多采用教師安排授課,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方式,循環往復的強制性灌輸給學生一些枯燥的理論,以沉悶的課堂氣氛制約著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琵琶本身需要極強的藝術創造力,來發揮音樂價值,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化開展,教師也開始意識到,陳舊的琵琶教學方案是時候革新了,由此,情景式教學法就應運而生,以其趣味的教學過程,啟發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音樂感悟力。

一、情景式教學法在高校琵琶教學中的應用背景

學生在學習階段,社會經驗匱乏,學習的自制力也較差,如若課堂教學過于乏味,很容易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真正集中注意力關注知識點的時間少之又少,情境式教學法從根源上鏟除了這一弊端,以其極大的趣味性與活躍的互動氛圍,在促進師生關系的融洽上,以切身想象,感染音樂魅力,最早應用在小學生文學課堂的教學上,旨在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完成基礎課業要求,高校生雖然相較于小學啟蒙階段,不再容易被新鮮事物打斷學習思路,但是面對琵琶這類民族樂器,由于見識淺薄,在沒有情境的引導下,也難以敲響音樂的大門,切實在音樂熏陶中找尋到自身獨特的音樂個性表達方向,情境式教學法徹底打破了原本單一的授課方式,從沉默的聽取教師講授,到根據自身問題提出學習琵琶的見解,是傳統教學一次質的飛躍,充分的調動出了學生的積極性,以飽滿的熱情快速融入音樂意境中來,極大的啟迪了學生的情感認知,現階段我國高校的琵琶教學,鮮少采用“一對一”的教學方式授課,由于學生的日益增多,學院規模逐步拓展,教師很難跟上學生的增加速度,通常都是以集體模式集中化授課,而每個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能力不同,直白了說就是“音樂細胞”不一樣,這種統一化的授課在時間的推進里,逐漸顯現出了許多弊端,例如:有的學生跟不上課程進展,再加上琵琶教學本身具有一定連貫性,一節課缺席就有可能導致后續的琵琶學習都難以開展,或者有一些學生早已掌握了基礎的手法,對于教師滔滔不絕的重復性闡述提不起興趣,極其浪費學習時間,還有的時候,學生在基礎學習時,有大量的時間不知所謂,找不到學習的重心,后續實操中,也處于僵硬的模擬狀態,離開教師的輔助就不知如何操作,根據以上種種原因,高校琵琶教學應用情景式教學法勢在必行,急需以創新性的教學方案改善現存缺陷。

二、情景式教學法在高校琵琶教學中的原則

(一)情景式教學與傳統教學合理融匯

琵琶是一門表演性、操作性極強的藝術學科,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較高,而學生的實際演示又要結合基礎知識進行,在情景式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師應注重情境式新型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法的合理融合,既不可固步自封的沿用陳舊的教學經驗授課,制約學生的音樂個性化發展,也不宜過多滲透情境,大部分課堂時間浪費在情境感悟中,多與學生溝通,結合不同的學生要求與課堂進度,適當把控琵琶教學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說,在高校的琵琶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早已跟不上時代需求,應多方融入新鮮血液,與原本存在的學生早已接受的教學流程有機的結合起來,雙向化促進學生的快速進步,對于情景式教學的引進也不要太過拘束,應轉變教師“獨裁者”的定位,不單單教師一人陶醉在情景中,時刻關注學生動態,抓住引導學生進入情景的契機,感召學生對琵琶學習的熱切求知欲。

(二)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內容

情景式教學對于學生的精力投入、時間分配都具有一定要求,與以往教學方式不同的是,琵琶教學的目標不在于學會,對于琵琶的演奏操練也不再過多的拘泥于某種標準,而是通過情景想象,引人入勝的打消學生懶散懈怠的情緒,將原本偏離了琵琶學習軌道的學生,以情景為引,抓回學生的心神,鼓勵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體地位,以積極的心態樂于學習,而不是一味的被“推著”學,例如:教師可以走下三尺講堂,讓學生從受教者變為傳教著,挑選學習進步較快的學生代替教師,引導大家進入音樂情景中,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在集體樹立榜樣精神,以自己的想法改編曲目,演出自己不一樣的激情,然后互相點評,學習他人的優勢并結合自身不足加以改正,集思廣益的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拓展相關內容輔助情境代入

教師在學生融入情境的過程中,應起到“領路人”的作用,一點一點引導學生探索琵琶演奏的技巧與精髓,例如: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先不急于告知解決辦法,讓學生探討、分析問題,再根據學生的思路,延伸問題的多樣性,不斷在實際操作中記錄難點。累積“錯誤”經驗,以團結互助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藝術本質出發,搜集相關文獻與視頻等,以宏觀的知識面接觸,靈活演奏經典曲目,而不是只會照搬照套,毫無特點可言。

三、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琵琶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拋出情境問題

情景與現實兩相對立,又相輔相成,我們活在現實當中,面對花花世界,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曾有過幻想,都曾創設過情景,試想在自發形成情景的時候,是什么啟動了情景的進展,是問題,一個問題的引入,可以使學生在置身于任何地點方位時,都能由問題的引線開始,摸索著走到情景意境中來,教師應拋出學生感興趣并廣為大眾所知的情景疑問,方便學生在情景思考中,發揮主觀效能,例如:在彈奏琵琶曲《赴花會》時,讓學生在課前穿著整齊,一本正經的引導學生想象,今天要在課堂赴一場花會,在開始演奏前,讓學生思考,我們為什么要赴花會呢?因為春天來了,那么大家就一起在春意盎然中快活起來吧,繼而在演奏中,讓學生想象,赴花會要做什么?要唱歌跳舞,在演奏中就要表現出花會的熱鬧等場面,表達出人們的喜悅心情,以問題的不斷牽引,針對性的啟發學生“入門”。

(二)開展合作探究

情境教學是從實入虛,又從虛入實,在不斷轉換情況下,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以虛擬情境掌握切實技巧,而個人對知識的理解畢竟有限,可在集體學習中開展合作,讓不同的思維互相碰撞出藝術的火花,例如:在演奏《陽春白雪》時,小組之間先每人演奏一小節,各自闡述自己的情境理念,以不同之間的情境融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整合出演奏的關鍵要點,再由此出發,以個人演奏優勢,及不同的藝術處理手法,抒發出不同的情感。

(三)感受情境藝術氣息

作為情景式教學的引導者,教師應緊跟時代潮流,將現代化元素與琵琶的古典元素連接起來,找到一個切入點,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感知琵琶的藝術底蘊,例如:利用現有條件,帶領學生到多媒體教室觀看琵琶演奏的視頻,創造機會在琵琶演奏現場感受藝術氣息,鼓勵學生私下多聽、多看、多想,結合優秀人才的演奏情境展示,找到適用于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結語

情景式教學法在高校琵琶教學中的合理應用,能夠以多重角色的親身體驗,極大的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原本機械化的琵琶教學融入了活力,對于學生的樂感培養、整體演奏水平均有良好的功效,教師應結合學生情況與實際現狀,優化教學手段,以不同情景的創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奧爾特加·加塞特 著,徐小洲,陳軍 譯.大學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詹靜漪.淺談琵琶教學的幾個重要環節[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7,03.

[3]鄧珠玲.淺析如何實現琵琶教學中的音樂表現力[J].音樂時空,2013,17.

[4]王燦.新時期下高校琵琶教學的要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2,23.

[5]張蕓.淺談琵琶教學的思路與方法[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09.

猜你喜歡
琵琶情景教學法
情景交際
琵琶老店琵琶聲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石化企業情景構建的應用
一兩江湖之 琵琶誤[連載七]
高中數學實踐教學法的創新策略探討
樓梯間 要小心
琵琶仙·寒窗
把美留在心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