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型檔案袋評估方法在兒童鋼琴綜合教學中的研究*

2017-01-30 10:22胡含笑
黃河之聲 2017年24期
關鍵詞:檔案袋鋼琴評價

胡含笑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21)

一、關于檔案袋

檔案袋(portfolio)不是一個新概念。它是隨著西方“教育評價改革運動”而出現的一種評價工具,也是藝術家們將自己的作品匯集在一起并進行展示的工具。目前,國內外的學者對于檔案袋的概念有一些不同的描述:珀特等人認為,檔案袋是學習者學習成果的匯集,包括學生的作品以及對作品的反思過程;佛哥特和西蒙認為,檔案袋是由學生本人、教師、同學選擇并作出評論的相關材料的匯集,以此來評價學生在能力發展過程中的進步情況。由這些觀點可以看出他們都認為檔案袋是對于學生作品的匯集。而檔案袋的種類分為很多種,在筆者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是在一對一鋼琴個別課教學過程中使用的學習型檔案袋,這種檔案袋評價方式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持續型、學習型的形成性評估方式,注重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經歷。這就要求實施者要注重收集材料,并且不斷的整理和對比,通過這種形式使得學生向他人展示自己學習過程的進步和變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薄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而我們以往考試的標準化方法只關注學生最終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的經歷,就顯得有些單一,而教學質量對于本節課的教學來說更是重要,有效的展開教學評價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

而檔案袋評估方式的使用,正好是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使用檔案袋的過程中會將學生的學習心得、紀錄、小制作、學生獎狀、初學以及不同階段的作品、學生反思、教師反思等放進去,即:學生可以通過檔案袋展示自己的成長經歷,也有優勢和不足之處,都將通過檔案袋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樣的評估方式有以下特點:評價目的的全面性:綜合性,不僅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還評價了非智力因素,學習態度等;指標多樣化:是一種持續的、動態的評價;主體多元:可以是教師、學生、家長、同伴等,同時也體現了合作性,是相互作用的。在使用檔案袋評估的過程中,并不是將一對資料堆積在一起,主要目的是通過收集這些資料,使學生對于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與反思,教師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通過在這方面的引導,使學生學會自我思考、自我反思,從而的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與教師的成長與進步。

而檔案袋評價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反思。反思也是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又稱為反思性實踐或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意識對象,對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教學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自我審視、評價、反饋、控制、調節的過程。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都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是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他的發展將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師通過反思,對自己應該使用哪些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安排教學環境會有更加清楚的認知,自信心也將得以提高,滿足感也得到增強,能更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這就是他提出的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币粋€教師,如果在他的教學過程中做到思之有“目”、思之有“物”、思之有“據”,那么他一定會是一名合格優秀的教師。

二、關于綜合鋼琴

作為一名藝術教育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一般會將自己所學的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鋼琴教學是一門嚴密又獨特的藝術,而藝術課程本身又是有著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愉悅性、經典性的性質。在課程中,能夠讓學生適應當今社會和終身發展所需要的藝術能力:感知與體驗能力、創造與表現能力、反思與評價能力。長期以來鋼琴教學基本沿用著“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而這種個別課學制是一種特殊模式的教學,一名教師和一名學生組成了一種課堂。而個別教學是適應學生個別差異,發展學生個性的教學。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個別差異出發,對教學所涉及的各種因素、各個環節進行重新組織和調整。那在這種課堂模式中,評價方式就不能沿用傳統集體課教學評價這種終結性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應盡量全面,對教學過程、學習方法、過程和學生能力素質的發展進行形成性評價、定性與定量、自評互評他評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再加上教師根據學生自學習以來的情況結合后進行反饋評價。將檔案袋與評估相結合,以時間為單位,將學生每次上課練習的情況記錄在內,也將學生自我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反饋記錄在內,記錄學習的過程變化,而不是留下數字、文字等級這樣的評述。

在一堂短短的鋼琴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有限,那么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能完成教學任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方法上不要太刻意、死板。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不會以教鋼琴為主,會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綜合性教學法、一些小游戲、創編等方式來使學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例如筆者在教由上海音樂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的《約翰·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3》為例:

第一步:教學內容:復習布吉烏吉、《布吉烏吉舞曲》。教學步驟:“布吉烏吉”是一種快速的布魯斯鋼琴風格,經常以左手持續彈奏固定低音來襯托右手復雜的旋律。

第二步:學習半音、全音、《曳步舞》。教學重難點:半音,全音,音數,三音連線的彈奏方法。教學步驟:講解三音連線(相鄰的、同向進行的、連續彈奏的三個音)彈法:手腕以中間的音為基準、由下向上畫一個小小的圓圈;力度隨著畫圓的結束逐漸增強。

第三步:創編。學生自己創編。教學步驟:1.引導學生在《曳步舞》基礎上,學生做ostinato,教師做旋律改編,學生理解、感受;2.引導學生在模仿上一步的基礎上做旋律改編;3.引導學生在演奏方式上進行改編,如:左右手交換、加入聲勢等。

第四步:總結、評價。課堂例行總結:本節課音、指法和節奏等基本內容的準確性。

本節課樂句和音樂的表達;本節課耳朵和心里是否同時在彈奏;課下練習時我的自我評價、家長評價;對于本節課我的自我評價、教師反饋等。

三、關于此次研究的調查分析部分①

關于此次課題,筆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研究。調查方式為:觀察法、實證研究法、訪談法。訪談調查對象均為鋼琴個別課老師,設置問題方向為“你的教學方式以及怎樣對你的學生進行評估”,是一種對于評估方式和教學法的調查問卷。(除了發放調查問卷的調查方法,筆者也有進行實地調查)調查中發現,在一般的鋼琴課上,有的老師會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學生的手型、動作、指法等問題,彈琴時候對你的手型手架指法要求很高;有的老師則特別注意細節上的處理,樂曲的處理,讓學生反復練習體會;有的老師會把難度提前,這個普遍比較多見于需要考級的學生,一級考完考二級,以此類推,只是通過學生一遍遍的練習特定的曲目,猛追進度,認為他們多練習才能有所進步,另一方面隨著級數的增加就覺得程度有所提高;還有一類老師只是在于關注興趣引導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允許在其它方面有瑕疵(所有的都只是本人在研究過程中了解到的情況,沒有要比對和否認的意思,每種教學方法獲得的成績和效果都不一樣)。而在反饋方面,有些老師會給予學生一定的指標和反饋,比如:學生曲子彈得有沒有錯音、是否需要復習等,這樣的反饋學生未必能夠明白并且主動改正,這樣的反饋是是屬于教師自身的語言,沒有用到學生身上;一般課程后,老師會對學生彈奏的過程和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總結,這些往往來自于教師對于學生的要求,曲目是否完整連貫、手型是否正確、速度和節奏型等等是否準確;一般的鋼琴課也是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溝通,沒有和家長之間三方共同關注學生成長;也有一類多以培養興趣的老師里面有發現自身水平不足的老師,從學習的角度也有無法給到學生及時、正確的反饋。我們可以以考試的模式用成績、分數看出排名,但是像學習方法、過程一些隱性因素是分不出一二的,也無法去評判好與不好。

教學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從備課上課布置作業到回課、檢查、點評,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組成的共同活動。對于教師而言,更多的注意力應當放在尋找如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和方法上。為了更好的踐行這個觀點,在使用檔案袋的過程中,筆者會比較強調其中的反思這一項,就像自己制作一本屬于自己藝術學習的相冊一樣,紀錄當時是一種什么狀態。在學習當中更要教會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課前備課時教師對于學生學琴的計劃、狀態進展、總結、反思等等都集中在學生自己的檔案中,使學生和教師對于信息一目了然。每次上完課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手段、方法、效果進行回顧反思并紀錄,更有利于將理念和實踐結合起來,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課后將這些都記錄下教學筆記,不僅有利教師自己改進自己的教學技能,也對鋼琴教學進行研究有所幫助。在這期間也可記錄下學生對于學的態度、興趣、掌握情況、反饋、感受等等,加以綜合鋼琴教法的輔助,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能夠堅定學好鋼琴的決心,從而達到并提升教師自己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目的。

四、關于不足之處和改進

從操作方式以及步驟來看,這樣的評估方式實施起來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筆者認為教師要對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盡力做到最好,特別學生處于一個初級學習的階段,是對學習一門樂器的黃金時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很重要。所以,在記錄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通過電子設備結合網絡的方式制作電子檔案袋:筆者的一些具體做法比如在學習初期、不同階段進行拍攝記錄的方式,在不同階段對于學生有不同的計劃規劃并紀錄保存,并在網絡上建立一個學生的文件夾,這樣就可以制作一個屬于學生自己的專屬檔案袋。②

注釋:

① 在調查中要注意資料收集中的倫理問題:比如數據收集中的每個步驟獲得個體的認可,比如研究者和參與者之間的互動方式,比如準則應該是保護參與者的隱私,但要預計在數據收集過程中信息被公開的可能性,會告知參與者并征得同意。在采訪訪談和后期數據分析、解釋中也要注意倫理問題:對個體、角色、事件予以保護,在調查問卷中,使用不實名制的方法進行,采訪中出現過于激烈偏激的語言進行刪除,避免歧視、極端等語言;數據分析過后應銷毀避免信息泄露被盜用;數據的擁有權,沒有參與該過程的人無權分享數據資源;用不同數據源去檢查數據的正確性,要對數據、數據的準確性解釋清楚。

② 對學生建立自己的電子檔案袋是征得學生以及家長同意并經過他們審查后覺得無問題的舉動,此舉一些家長也表示自己對孩子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狀態更加了解,進步也能清晰的看到,并且也可用于網絡展示。

[1]徐芬,趙德成.檔案袋評價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研究與試驗,2001,04.

[2]劉沛.傳統教學評價與素質教育的俘論及評價的換代方案—音樂教師教育的“相冊”式評價和動力學習范式[J].中國音樂,2004.

[3]任愷.“基于相冊”的動力學習范式與藝術學習中元認知的形成[J].中國音樂,2007,02.

[4]盂娟娟,夏惠賢.檔案袋評價:關注學生學習與成長的評價[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1,02.

[5]周丹丹.檔案袋評價及其在我國的應用現狀分析[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1,02.

猜你喜歡
檔案袋鋼琴評價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反思學生成長檔案袋評價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國內檔案袋評價方式的相關研究概述
教學檔案袋在美國教師教育計劃中的應用探究
紙鋼琴
鋼琴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