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人三部曲》的茶人形象

2017-02-03 23:21余醴
福建茶葉 2017年6期
關鍵詞:茶人士人品格

余醴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湖南株洲 412001)

《茶人三部曲》的茶人形象

余醴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湖南株洲 412001)

雖然茶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在現當代小說中,描繪茶文化與茶人的作品卻十分鮮見。我國女作家王旭烽因為在茶博物館工作中與茶長期相伴,所以對茶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并創作出了優秀的茶文學作品《茶人三部曲》,這部作品本身成為了我國茶文學歷史上唯一一部對茶文化做出描寫和反映的鴻篇巨作。本文以茶文學中的茶人形象為切入點,對《茶人三部曲》這一茶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做出了研究與探討。

《茶人三部曲》;王旭烽;茶人形象;茶人品格

《茶人三部曲》為《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與《筑草為城》共同構成的文學合集,作為呈現家族文化、地域文化并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它雖然并沒有像《白鹿原》、《塵埃落定》等小說獲得同樣廣泛的關注與研究,但是它所獲得的文學成就及其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卻是毋庸置疑的。在茶文化這一文學創作領域中,王旭烽通過《茶人三部曲》將自身所觀察到的、體驗到的內容做出了展現,同時也對自身所具有的生命情感和審美傾向做出了表達,以這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作品作為切入點對我國茶文化、茶人形象等做出研究與探討,對挖掘《茶人三部曲》的文化價值、深化對我國茶文化的了解都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茶人三部曲》中的茶人形象

1.1 現代士人

雖然我國的科舉制度在1905年被正式廢除,傳統士人階層的身份不得不逐漸向現代知識分子轉變,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士人文化對這些現代知識分子仍舊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在“五四運動”時期,雖然士人這一角色在新的社會環境下被解構與重塑,但是以現代知識分子為主體的“五四運動”所宣揚的科學與民主,都是以“士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為基礎的,這些精神反映出了傳統士人文化賦予現代知識分子的社會良心、歷史使命感以及政治關懷。在《茶人三部曲》中,杭嘉和就是這樣一個現代士人,這一茶人形象在新思潮的影響下,與父輩等傳統士人表現出了一定的相同點和鮮明的不同點,一方面,杭嘉和具有心懷天下的傳統士人精神;另一方面,杭嘉和在西方思想的影響下,使自身的人格呈現出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因此,杭嘉和聯合趙寄客等人,對孔廟中的祭祀樂器進行著不遺余力的保護,同時在日本侵略時將自家的宅院燒毀,并寧愿切斷自己的手指也不以茶人身份與小掘一郎下棋。由此可見,杭嘉和這種現代士人,不僅對“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做出了繼承,而且在西方思潮影響下成為了社會道義的肩負者與大眾的啟蒙者。

1.2 江湖俠士

在《茶人三部曲》中,作者王旭烽通過杭嘉平之口,對作品中主要的茶人形象進行了概括,即一類為具有藝術氣息的,憂傷且細膩的,另一類則為具有狂熱理想的,勇敢堅強的。第二類茶人形象有著明顯的俠士色彩,而趙寄客正是這種“江湖俠士”中的重要一員。年輕時期的趙寄客不僅喜歡舞槍弄棒,而且經常打抱不平,同時,趙寄客希望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滿腔熱血也讓他積極參與到救國濟民的行動當中,從參加同盟會到參加辛亥革命,從開展教育救國到開展事業救國,趙寄客將自身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而當趙寄客被日本人軟禁之后,寧死不屈的他最終選擇了自殺。從趙寄客身上所展現出的俠義精神,傳承自老一輩茶人杭嘉平等人的精神內蘊,并將其發展為救世安邦、興國濟民的政治理想。正是趙寄客這種茶人在特殊年代所做出的努力,歷史的車輪才得以不斷地前行。而在《茶人三部曲》中,作者王旭烽也毫不掩蓋對茶人“俠義”精神的偏愛,如趙寄客在投身革命之后,成為了杭天醉的引導者,并促使杭天醉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成為了興國安邦的俠士,由此可見,王旭烽筆下的趙寄客雖然是一個個體,但是在這個人物形象身上卻濃縮了茶人所具有的崇高信念和奉獻精神。

1.3 末世為人

杭天醉是《茶人三部曲》中末世文人的代表,杭天醉出生時仍舊屬于封建社會,此時的文人士大夫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但是隨著社會發生巨變,杭天醉這一茶人形象在堅持自身文人精神的同時,也變得萎靡不振。封建時期的文人具有風雅的特質,但是西方國家的侵略卻讓杭天醉身處在一個鴉片與茶混雜的社會當中。雖然此時許多文人的風骨都已經被鴉片腐蝕,但是杭天醉依舊保持著如同茶一樣的品行,即溫和且優雅,這也讓天賦異稟且多情多思的杭天醉在一段時期內能夠遠離世俗所帶來的煩擾,并生活在自身所營造的詩性境界當中。然而,時代的巨變終究讓杭天醉的生活產生了狂風暴雨,特別是新興階級的崛起,讓杭天醉這一末世文人所希望沉浸的文化環境逐漸崩塌。作為一個普通的社會個體,杭天醉無力與歷史的車輪對抗,并在激情的驅使下投身革命,而隨后家庭巨變卻摧毀了這個堅持高潔人格與理想的茶人,導致杭天醉染上鴉片毒癮、變賣家產。由此可見,杭天醉雖然希望堅持自身的詩性境界,但是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卻無能為力。直到杭天醉臨終前,他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夠找到真愛,這種胸懷和善良之心也是杭天醉作為一個文人與茶人所具有的特質,并體現出了他與世俗成見的最后抗爭。終歸而言,杭天醉這一茶人形象所具有的品質與所堅持的理想與當時的社會產生了一定的脫節,他對社會的抗爭以及積極適應,都沒有讓他能夠融入到此時的社會當中,而他以及他的文人精神的毀滅,正是為茶人群體中末世文人所奏起的挽歌。

2 《茶人三部曲》中的茶人品格

2.1 淡雅

在《茶人三部曲》中,王旭烽對茶人群體所具有的淡雅氣質做出了較多的描述,如在對杭家進行描寫的過程中,王旭烽做出了這樣的評價:“一個溫文爾雅的江南儒商之家?!倍鴮技叶贍敽技纹竭@一人物進行描寫的過程中,則稱之為“儒商之家的叛子逆孫”,由于杭嘉平飲酒,所以王旭烽認為杭嘉平“身上散發的不再是茶的典雅和淡淡的茶香”。從這些內容中可以看出,王旭烽筆下的茶具有著典雅的特征,而茶人也具有對應的氣質,即淡雅。在《茶人三部曲》中,王旭烽對這種品格持十分明顯的肯定態度,而作品中所出現的茶人形象,也都具有一定的淡雅風格,如在對吳清茶這一俠士進行刻畫時,白描手法的使用展現出了吳清茶淡然處世的形象。而在對杭天醉進行刻畫時,王高烽則重點呈現出了杭天醉的才氣以及對世俗規范的蔑視,即便是投身于革命這種選擇,也并非是為了實現某種政治目的,而是出于自身對世俗的不滿,直到晚年的杭天醉,依舊癡迷于參禪悟道和文學書畫,這種文人氣質從未在杭天醉的身上消失。另外,為了對茶人的淡雅風格做出更多的呈現,王旭烽對茶人身邊的事物也做出了較多的介紹,這些事物包括茶詩、茶歌、茶俗、茶典故等等,而這些同樣具有淡雅風格的事物,不僅讓茶人群體中的淡雅特質得到了強化,而且也讓《茶人三部曲》具有了更加濃郁的典雅風格,同時也體現出了王旭烽對茶文化的透徹理解與偏愛。

2.2 堅韌

在《茶人三部曲》中,茶人的生活與茶之間具有緊密的關系,而野茶這種植物所具有的堅韌精神也一直為茶人提供者支撐,野茶的生長環境惡劣,并需要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種種災難帶來的磨練,但是在此過程中,野茶卻能夠更加努力地扎根土壤并得以生存。與野茶相對應的是,《茶人三部曲》中的茶人們經歷著家庭以及國家的變故,但是在這些磨難與摧殘中,茶人們依舊保持著強烈的生命意識,這正是對野茶精神的升華與實踐。具體而言,《茶人三部曲》中茶人的堅韌品格首先體現在對家的堅守方面。以杭嘉和為例,作為杭家的長子,杭嘉和必須肩負起守護家族特別是家族產業的重任,面對日本人的威逼利誘,杭嘉和必須在舍身取義與茍且存生之間做出決策,而他毅然地選擇了前者,并對自身孤傲的品格以及人格尊嚴做出了維護與詮釋;其次,茶人的堅韌品格還體現在對生命的尊重與堅守方面。以羅力為例,杭嘉和在羅力離開家之前向羅力闡述了野茶精神,而這種精神在羅力所經歷的艱難歲月中發揮出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特別是在抗戰勝利之后,羅力卻需要接受勞動改造教育,心懷野茶精神的羅力則憑借自身的堅韌品質以及茶樹栽培技術,在困苦的磨難中終得生存。

2.3 和合

“和合”思想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能夠包容萬物的情懷,這種思想具有極高的普世意義。在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中,“和合”思想也被融入到了茶人形象的創作當中,包括杭家和、杭天醉在內的許多茶人形象,不僅本身是將儒家思想奉為經典的文人,而且在自身的行動中也體現著“和合”的人生哲學。事實上,在王旭烽筆下的幾代人,都對“和合”思想做出踐行,其中,杭天醉對趙寄客與自己妻子之間的情感,他選擇了隱忍的原諒,而對待吳升、吳坤乃至小掘一郎等破壞自身家庭和國家的人,整個杭家人都持有與世人不同的理解。背叛與侵略自然會給杭家人帶來痛苦,但更有意義的是這些遭遇讓杭家人對生命、生活產生了更大的熱情。由此可見,杭家人“愛茶”也“愛人”,而這種“愛”是“和合”思想的展現,更是我國茶文化所具有的核心內涵與重要價值。當然,從另一方面看,“和合”思想也是一種辨證的思想,正如孔子所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焙技胰硕加兄屏嫉谋?,但是當日本人破壞了自身所希望獲得的和平之后,他們也都表現出了捍衛和平以及民族尊嚴的覺醒與行動,相對于原諒、理解與同情而言,這種“和合”更具陽剛之氣。而從杭家人踐行的“和合”中可以看出,茶人所具有的“和合”品格,顯然不是委屈求全,更不是懦弱平庸。而是兼具倔強與不屈、溫柔與陽剛,這是茶人所具有的平常心,更是茶人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所做出的繼承。

3 結語

在《茶人三部曲》中,作者王旭烽塑造了諸多的茶人形象,這些形象包括以杭嘉和為代表的現代士人形象、以趙寄客為代表的江湖俠士形象,也包括以杭天醉為代表的末世文人形象等。雖然這些人物形象具有不同的出身與經歷,但是他們都具有“茶人”這個共同的身份,同時也有著淡雅、堅韌與和合的品格。在對這些茶人形象做出塑造的過程中,王旭烽所具有的文化責任感以及人文關懷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而這同時也是茶人精神的重要體現,更是《茶人三部曲》文學價值的核心內容。

[1]李光耀,房萍.茶與鄉土敘事: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主旨解讀[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15(6):78-81.

[2]任文波.以茶為主題創作《茶人三部曲》的主要內涵分析[J].福建茶葉,2015(6):214-215.

[3]房萍.自然·家園·生命——“茶人三部曲”的生態審美敘事[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1):114-117.

[4]房萍.自然和諧生命——“茶人三部曲”的生態審美敘事[J].農業考古,2013(2):155-159.

[5]張艷.茶人茶品——論《茶人三部曲》中的茶文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2):98-101.

余 醴(1979-),女,湖南株洲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茶人士人品格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一個金陵女子與世紀茶人的邂逅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一位福建茶人的普洱情懷
論陶淵明對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隱之間的矛盾與彷徨
“百變茶人”劉仲華:立志要讓“中國茶”重耀世界
明朝的區域來源、政權性格與“江浙士人”
茶的箴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