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兩型社會”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及應用

2017-02-04 00:12趙根柱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8期
關鍵詞:兩型社會績效評價

趙根柱

摘要:本文首先對國內外績效評價研究進行了梳理和評述,介紹了“兩型社會”下績效評價的概念,在可持續發展、利益相關者及社會責任理論的指導下,從績效評價目標、主體、客體、指標、標準及方法六個方面提出構建績效評價體系的思路,并從經濟績效、環境績效及社會績效三個維度設計了基于“兩型社會”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層次分析構建了績效評價體系模型,采用趨勢對比分析法對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進行應用研究,發現績效管理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為其他公司進行基于“兩型社會”績效評價提供借鑒。

關鍵詞:“兩型社會”;三重績效;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02

近年來,我國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生產方式對資源環境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逐漸超過其承載能力。2007年國家正式推行“兩型社會”建設計劃,并在武漢城市圈及長株潭城市群試點成功。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兩型社會”建設是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落腳點,將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融入到發展主基調中,實現經濟、環境及社會的和諧發展??冃гu價是企業管理的前提。因此,如何有效評價企業績效成為當務之急,傳統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己不再適用于“兩型社會”大環境需求,在此背景下,構建一套反映企業可持續綜合績效評價體系成了推動“兩型社會”建設的重點。

一、基于“兩型社會”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經濟績效指標

(1)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信譽,衡量償債能力具體指標設置: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經營現金比率=經營現金產生的凈流量/流動負債、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2)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是股東最關心問題。衡量企業盈利能力指標設置:

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 ROA=息稅前利潤/平均資產*100%、ROE=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3)發展能力

衡量企業發展能力的指標包括營業收入增長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兩個指標。具體指標設置:

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額/上年收入*100%、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期初所有者權益*100%

(4)運營能力

運營能力是對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補充,反映了企業資產使用效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良好的運營能力。

總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資產余額、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2.環境績效指標

環境績效指標是衡量企業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能力的重要體現,是“兩型社會”的具體要求,環境績效指標從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兩個方面設置。

(1)資源利用能力

資源利用能力是連接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橋梁,企業節能降耗能力的提高,既能緩解資源緊缺的壓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又能降低營業成本,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衡量資源利用能力的具體指標設置:

單位產值綜合能耗=能源消耗量/企業總產值、單位產值綜合水耗=水資源消耗量/企業總產值、綜合能耗降低率=能源消耗量降低值/上年能源消耗量100%廢棄物回收利用率=廢棄物回收利用量/能源消耗總量100%

(2)環境保護能力

企業的環境保護能力對企業履行環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主要保護減排降污和環保投入兩個方面。企業污染物排放主要包括廢氣、廢水及廢渣污染物的排放,如CO2、SO2及化學需氧量等。在實際計算中,企業可以根據行業特點,計算具體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具體指標設置:

污染物排放降低率=本年污染物排放降低額/上年污染物排放額100%

該指標數值為正,表明企業污染物排放量減少;數值為負,表明企業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單位收入三廢排放量=三廢污染物排放量/營業收入、三廢排放達標率=三廢排放達標量/三廢排放量100%、環保經費投入比=環保經費投入/營業收入100%

環保經費提升率=環保經費增加額/上年環保經費100%

3.社會績效指標

企業與社會實現“雙贏”,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衡量企業的社會績效指標主要從科技創新、社會貢獻和員工福利三個方面設置。

(1)科技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企業“兩型”建設的重要保障。衡量企業創新績效主要從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方面兩個方面設置,指標設置:

科技投入比率=科技支出/營業收入×100%、研發人員占比=研發人員數量/企業員工總數×100%、發明專利占比=發明專利授權量/專利授權量100%

(2)社會貢獻能力

企業社會貢獻能力主要指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發展成果回饋社會,從而推動社會進步,指標設置:

社會捐贈率=社會捐助額/凈利潤100%、納稅增長率=納稅增長額/上年納稅額100%、員工增長率=員工增長數量/上年員工數量100%

(3)員工福利能力

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財富,員工對企業的認可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衡量員工福利能力主要從健康安全、員工發展和員工滿意三個角度設置指標,具體指標:

安全生產支出比率=安全生產費用/營業收入100%、員工流失率=離職員工/員工總數100%

二、基于“兩型社會”企業績效評價模型構建

1.原始指標無綱化處理

在多指標績效評價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由于各個指標之間的單位和量級不同而無法直接進行評價的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消極影響,在綜合評價過程中有必要對評價指標進行無綱化處理。本文借鑒功效系數法對指標進行無綱化處理。

2.確定指標權重

經濟績效占比最大,環境績效第二,社會績效占比其次,這說明在“兩型社會”理念下經濟績效是其他績效的基礎和前提,而環境及社會績效的提高,不僅是“兩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更能帶來潛在的經濟效益。經濟責任的履行不能以損害環境及社會發展為代價,而社會責任的履行也不能影響企業經濟的發展。

3.計算綜合評價值

考慮到績效評價的實用性,本文采用線性加權函數法進行計算評價值,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S為綜合績效評價值,Wi為第i個指標的權重,Yi為第i個指標無綱化分值。

4.績效評價結果分析

基于“兩型社會”理念的企業績效評價有利于企業進行縱向和橫向對比,科學剖析出企業出現的問題及差距,促使企業持續改進和動態調整生產經營狀況,所以績效評價結果分析是績效評價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綜合績效評價結果和單項指標績效評價結果,發現企業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

參考文獻:

[1]Perera, Chamind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duct Evalu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Brand Familiarity [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Enviromental Management,(2012) 1-13.

[2]曾鷗.基于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績效評價研究[J].財會通訊,2012,32:71-72.

[3]張瀚文,劉南槐.價值鏈會計視角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基于BSC和EVA的理論推演[J].財會通訊,2013,22:15-17.

[4]賀艷芳.“兩型社會”視角下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21:89-90.

猜你喜歡
兩型社會績效評價
翻轉課堂下學習績效評價模型的構建
基于BSC的KPI績效評價體系探析
非營利組織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氣象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初探
公立醫院績效評價體系的思考
績效評價及其政策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