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大數據更新維護基本單位名錄庫的設想

2017-02-04 00:19尤啟忠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8期
關鍵詞:維護大數據

尤啟忠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提升,在世界范圍內,大規模生產、分享和應用數據的時代——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迅速發展對傳統統計生產方式的影響,必將帶來統計工作思維的大變革?;締挝幻泿旖ㄔO是國民經濟統計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位列統計“四大工程”之首。如何利用大數據更新維護基本單位名錄庫,讓基本單位名錄庫工作與大數據接軌,是當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大數據;基本單位名錄庫;維護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02

一、基本單位名錄庫的概念及建設歷程

(一)基本單位名錄庫的概念

基本單位是各類法人單位及其所屬產業活動單位的總稱,是構成整個社會經濟活動最基本的單元,也是社會經濟信息的主要來源和載體?;締挝坏目傮w狀況和結構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結構特點?;締挝幻泿欤ㄒ韵潞喎Q“名錄庫”)是包含所有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基本情況的信息庫。名錄庫是專門管理各種單位信息的獨立的數據庫,是政府管理和統計工作的基礎信息庫和管理工具,是交換單位信息的基礎平臺,具有重要作用。

(二)名錄庫的建設歷程

名錄庫是在1996年、2001年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和2004年、2008年、2013年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全面更新維護和歷年來的部分更新維護建立起來的,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備的體系,為我國的各類抽樣調查和各種數據測算提供了基礎數據。

二、名錄庫的工作模式及存在問題

(一)名錄庫的工作模式

名錄庫在普查年份是利用普查數據全面更新,在非普查年份進行部分更新維護。名錄庫的管理模式由原來的國家、省、地(市)、縣“四級建庫、逐級手工上報”現改為國家、省“兩級建庫、程序自動上報”。數據更新頻率由半年更新改為季度更新。名錄庫在非普查年份更新維護的流程是各級名錄庫主管機構按制度要求從同級編制、民政、稅務、工商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獲取新增、變更、注(吊)銷單位行政登記資料,地(市)級以上名錄庫主管機構按照單位活動屬地原則,逐級分解反饋至縣級名錄庫主管機構??h級名錄庫統計工作人員將數據進行整合、排重后進行實地核查,對新增和變更的單位填報法人單位基本情況表和產業活動單位基本情況表,進行整理、審核、錄入、改錯等工作,對注銷單位在庫中進行剔除。

(二)名錄庫存在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單位數量井噴式增長,如2010年下半年西寧市省、市各部門提供的數據為2833條,2015年第四季度隨著工商、稅務等部門進行商事制度改革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省、市各部門提供的數據多達209760條。名錄庫更新維護工作時間短、難度高、工作量大,工作主要集中在區縣統計局,區縣統計局無專職名錄庫維護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很難保質保量完成名錄庫更新、維護工作而只能委托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幫助實地查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西寧市民政局和西寧市市委組織部印發了《關于建立社區準入制度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的指導意見》,《意見》規定了“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事費配套”的原則,凡指導性目錄以外需要委托社區居民委員會辦理的有關服務事項,應當按照“平等協商,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委托服務”的原則,實行購買服務。名錄庫更新維護工作無經費,現在無償委托社區人員幫助實地查找不切實際。

隨著我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圍繞發展“12315”總體目標,全面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社會經濟越來越繁榮,基本單位的新增、變更、注銷將越來越頻繁,再靠原有的工作模式來維護更新名錄庫,統計人員只能越來越疲憊且無法保質保量完成名錄庫更新維護工作。

三、大數據的發展和對名錄庫工作的設想

發達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并逐步在統計工作中應用大數據技術。誰能抓住機遇,取得突破,就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把政府統計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發展水平。所以,積極掌握大數據技術,提高其在政府統計工作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既是統計部門建設服務型統計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也是中國政府統計適應時代潮流、使統計工作走在世界前列的一個戰略機遇和客觀要求。

(一)大數據發展對統計的影響

大數據的迅猛發展對統計學與政府統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統計學而言,大數據將突破通過樣本推算總體的傳統方法,直接對總體進行相關分析,并更加注重結論的相關性和實時性。對政府統計工作而言,大數據是采用多種數據收集方式、整合結構和非結構的數據,是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架構高速處理和挖掘、具有高度應用價值和決策支持功能的數據、方法及其技術集成。在大數據時代,無論是統計學還是政府統計都需要做出全面、適時地調整,這既包括重塑統計學方法論及其理論基礎,也包括變革性地調整政府統計的管理體系和運作方式。無論哪種變革都需要我們具備創新性的思維、突破傳統的勇氣,以最積極的姿態融入到已經到來的大數據時代。

(二)名錄庫利用大數據的可行性

名錄庫是統計“四大工程”之首,是統計工作的基礎,名錄庫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統計工作的成敗。名錄庫建設的最終目標是建成一個全國統一完整、不重不漏、真實準確、及時更新的名錄庫。要實現這一目標,按照傳統的維護更新方式,已不適應。利用大數據更新維護名錄庫,數據來源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各行政部門的行政記錄數據,這部分數據的特征:第一數據類型基本上是結構化數據。第二數據質量相對有保證。第三遵循一定的標準。二是商業記錄和網絡數據(如淘寶數據等),這部分數據的特征:第一數據即時產生。第二涉及領域廣闊、信息龐雜、數據量大。第三數據具有不穩定性和非標準化。第四數據易獲取。

現階段,用大數據維護更新名錄庫應主要利用第一部分數據,即各行政部門登記的行政記錄數據,這部分數據的利用需要由國務院解決各部門之間指標的標準。在大數據時代各行政部門之間必須打破信息壁壘,進行信息共建共享,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在交換時可直接應用,這樣才能搶占大數據時代的制高點,贏得這場信息化革命的發展先機。直接利用各部門的數據導入名錄庫,第一能解決各部門之間數據的一致性,不再出現因時間結點、統計口徑等因素造成各部門之間出現數據不一致的問題。第二能解決因單位數量井噴式增長,單位變動頻繁,使得統計人員無法保質保量完成名錄庫更新維護工作,減輕基層統計人員的工作量。第三能提高名錄庫更新維護的效率和數據質量,避免因基層統計人員水平問題,對各指標理解不一致的現象。

我國從2016年10月1日起實行“五證合一、一證一碼”新營業執照登記制度,全國將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企業數據庫,由各部門共享使用。統計部門完全可以利用此契機建立統一的數據庫。

(三)大數據在統計工作應用中的探索

現階段部分專業統計工作中已經利用大數據來補充和完善統計數據。名錄庫中的數據還是以結構化的數據為主,但在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時,利用數據采集設備收集了企業的證照、地址等有關數據,這部分數據是非結構化數據,對單位的識別信息、屬性信息等真實性的鑒定提供了補充。隨著生產力和信息化技術水平的提高,今后的調查將會更多利用高科技的設備,除了采集結構化數據的同時,也將會采集更多非結構化的數據(如證照、企業外貌等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料)。非結構化的數據所占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多,政府統計部門應及時總結經驗,推動大數據在統計工作中的應用。

(四)大數據時代對名錄庫的展望

大數據時代撲面而來,數據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戰略資源,具有巨大的開發利用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面對洶涌的信息化潮流,只有積極搶占制高點,才能贏得發展先機。數據是統計部門安身立命之本,統計工作者要以開放的姿態擁抱大數據,積極推動大數據與現代統計的深度融合,爭當大數據開發利用的“排頭兵”。大數據應用既能讓我們獲得更加客觀真實的外部數據,也能得到更加豐富完整的調查總體,提高數據采集效率,是統計調查實現“真實、準確、全面、及時”的重要保障。要加快名錄庫建設,對數據資源進行深度整合,達到共建共享,真正打破部門間信息壁壘,實現“全國一庫”。統計部門要以大數據在統計工作中的應用為突破口,傾力打造數據生產新興之軌,展開統計工作的嶄新時代畫卷。

猜你喜歡
維護大數據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軍積極“維護”中國主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