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的醫患糾紛

2017-02-04 23:43夏海燕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8期
關鍵詞:醫患醫務人員糾紛

夏海燕

摘要:通俗來講,醫生或醫療機構與患者及患者家屬之間產生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比如醫生在救治患者的時候發生了醫療事故或者醫療過錯產生的糾紛,或者患者拖欠醫療費用、對治療效果不滿意產生的糾紛等等。

關鍵詞:醫患糾紛;法律規制

中圖分類號:C913.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2

一、我國醫患糾紛的現狀

我國的醫患糾紛的數量逐年增長,并且增幅之快超乎想象。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2-2012年,全國醫患糾紛的案件數量增長了10倍,并且醫院級別越高,發生的醫患糾紛的概率就越大。不難想象,未來醫患糾紛的發生數量依舊會增長,而且,在那些經濟比較發達,醫療更加先進的城市,醫患糾紛發生的數量一定也是很多的。當然,法院接收醫患糾紛案件也會越來越頻繁。因為經濟發達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患者對醫療設備和醫療服務的要求肯定是更加高的,這樣的城市醫療資源,甚至包括醫務人員的素質肯定都是更好的。很多外地區的患者,為確保治療的效果,很多都會到北京上海的醫院去就醫,自然也會增加醫患糾紛的概率。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很多醫患糾紛都是患者非理性的想要維護自己的權益,比如說:醫鬧。時常會帶有一些暴力行為或者極端行為。所以,醫務工作潛伏著一定的危險性,隨著醫患糾紛的增多,這種危險性也在不斷加劇。被社會公眾奉為“白衣天使”的醫護人員,更加會在醫患糾紛發生中受到傷害和波及。長此以往,過去醫生和患者及家屬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的關系也會逐漸瓦解,從而加劇社會的不和諧。醫患關系的緊張,對于患者來說,也并不會產生積極影響。在治療時,醫生不愿承擔高風險的治療,患者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不利于治療。最終的受害者還是患者。

二、當前醫患糾紛產生的原因

如今醫患糾紛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這樣的狀況真的僅僅是醫療水平的問題嗎?醫患不和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其中,既有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方面的原因,當然也有患者方面的原因;既有社會因素,又有醫學學科本身的原因。

1.社會因素

政府作為第三方,介入解決醫療糾紛這一棘手難題時,常常是通過相關政策的實施,來實現權威性資源分配,這樣能夠追求和維護相對的社會公平與正義,當然政府也會因為受制于某一特定時期的資源和能力的有限,而作出更有利于政府的選擇,偏離大眾的預期。

政府經濟投入不足,是影響醫患利益關系的重要因素。醫療衛生領域改革20多年來,始終依托于GDP的增長。我國的衛生主體性質是公益性和福利性。這就要求醫院不僅要以治病救人為重要職責,更要在競爭中求發展,將社會利益放在首位。而當前政府對醫療衛生的投入不足,僅占醫院需要的10%,其余的90%需要醫院自行解決。正因如此,醫院為了生存、發展,必須將醫務人員的收入與醫療服務收費掛鉤,希冀依靠增加藥費、檢查費來提高收入,避免虧損。這樣的做法背后是醫院的無奈,但是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大處方和過度醫療行為,患者的醫療負擔加重,醫患的利益沖突日益突出,這是造成我國醫患關系緊張的經濟根源。

近年來,醫患糾紛作為社會熱點問題,引發了各界媒體的高度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絕大多數是負面報道。醫患矛盾中,涉及到醫患雙方,責任往往不在一方,但目前社會部分媒體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一邊倒的成為患者的代言人,試圖扮演鋤強扶弱的角色,以喚起受眾的共鳴,這往往對醫患矛盾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還可能對大眾產生誤導,使公眾對醫務人員產生先入為主的成見,為醫患關系埋下隱患。

2.醫方因素

造成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醫患關系來說,主導方面還是醫務人員。醫方因素導致醫患關系緊張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醫療質量存在問題,一些醫院的規章制度執行力度不夠,造成差錯事故等發生或是醫療技術水平低下,或是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意識、粗心造成誤診誤治等。二是醫風醫德問題,一些醫務人員素質降低、自身修養欠缺,弄虛作假,損害患者權益。三是醫患溝通問題,醫生和患者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和交流,間接造成對病人心理感受的忽視,造成病人的誤解。四,很多醫院存在技術性違規行為,這種技術性違規是醫方為了避免醫療風險和責任而采取的防御性醫療行為,這種行為加重了患者的負擔,導致醫患關系更加緊張。五、“以藥養醫”問題,醫院存在部分藥物的使用量與醫生的收入直接掛鉤,醫務人員收入與病人所交費用多少掛鉤的現象。

3.患方因素

患者對醫學的期望過高。人類能夠解決的醫學問題只占一小部分。并非所有疾病,都能通過藥物或手術等治療方式解決。然而,由于患者大多治病心切,又缺乏專業的醫學知識,加之社會傳統“治病救人”文化的渲染,媒體的不當宣傳,使公眾認為“只要花錢到醫院看病,醫生就能治好”。因此,患者及其家屬對醫學的期望值過高。一旦醫生的醫治效果沒有達到患者的理想狀態時,患者就會對醫務人員的醫術、醫德產生質疑和不滿。醫生面對這種質疑和不滿,往往采取不解釋、不理睬的態度,患者更加不會信任醫生?;颊吣玫教幏?,首先想到的是醫生從中拿了多少回扣。很多患者在得到醫生提出的一個治療方案后,甚至會跑幾家醫院,自己去比較這個方案是不是最好的,來判斷醫生是否可信?;颊邔︶t生已經產生了戒備的心理,不能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健康托付給醫生,在這樣不信任的基礎上,醫患之間難以和諧相處。

4.現行法律規制在處理醫患糾紛上的不足

醫患糾紛累發不止,甚至發生惡性傷醫事件,這種行為事實上已經侵害了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但是,醫患雙方對法律規章制度認識的不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依然是醫患糾紛處理不當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醫患法律意識淡薄,尤其是患者可能會做觸及到法律的不當行為,卻不自知。部分患者在醫患矛盾糾紛難以解決時,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走法律途徑,他們認為走法律途徑周期長,也并不一定對自己有利,再加上行為沖動,做出傷害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事時有發生。另一方面,在處理醫患糾紛時,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醫患雙方都不信賴法律制度能夠滿足自身的利益。

三、醫患糾紛的處理和應對

健全和完善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領導機構。醫患糾紛的發生時常伴有突發性,并且沖突和矛盾往往自行難以調和。再加上法律程序較為復雜,周期過長,醫生或患者不會將此作為第一選擇。因此,醫患糾紛的處理變成了棘手的問題。

試想,如若政府健全和完善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機構,進一步明確某一個部門來做化解醫療糾紛、維護醫療機構秩序、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等方面的工作,履行解決醫患糾紛的職責,這樣,醫患糾紛中的違法犯罪行為,影響醫療機構正常秩序,破壞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權益的行為才會徹底遭到抵制。

四、加強醫院自身建設,完善醫院管理制度

醫患糾紛的加劇,醫院也要從自身挖掘可改進的因素。如果醫院建立起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質量評價體系,讓患者可以直接參與到對醫務人員工作和服務的評價,這對患者來說也是一種欣慰。同時,醫院自身改進醫療設備,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優化治療的流程,也能夠提升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同時,加強醫院的醫德醫風建設,嚴懲醫生向病人索要紅包等行為,幫助醫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同時,向患者普及醫學常識,幫助患者樹立科學的就醫觀念,也是醫院可以做的。

五、醫患之間積極溝通交流

醫學學科是一門極其復雜而微妙的學科,醫療工作始終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醫生在長期的工作中尋求進步和突破。在醫護過程中,部分醫務人員沒有做到與患者的積極溝通。醫療過程需要患者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的過程,因此,醫生與患者的有效溝通與交流是幫助患者戰勝疾病的關鍵。如果在醫療過程中,醫務人員沒有及時、有效地與患者溝通,就會出現患者及其家屬對整個治療過程中采取的檢查、治療、用藥、手術等情況不清楚的狀況,一旦患者出現家屬預期之外的狀況,醫生很難得到患方的理解。所以,醫患主動尋求溝通,極為重要。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患者,都要積極主動與對方溝通,達成治療過程的一致。

如果以上處理和應對方法能夠真正落實,醫患糾紛將越來越少,醫生與患者的關系也會更加和諧友好。

猜你喜歡
醫患醫務人員糾紛
鄰居裝修侵權引糾紛
淺議醫療糾紛中對醫務人員的法律保護
署名先后引糾紛
抗疫中殉職的醫務人員
用“情”化解離婚糾紛
糾紛
一句“咱媽的病”讓醫患成為一家
解開醫患千千結
分級診療 醫患各自怎么看?
醫患矛盾再會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