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傳染研究

2017-02-04 23:57陳麗敏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8期
關鍵詞:進出口貿易傳染性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的影響下,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和傳染性不斷提升,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前所未有,我國在開展國際貿易的過程中,金融危機會通過金融、貿易等渠道對我國經濟產生沖擊,所以在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下,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我國進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展開研究具有必要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針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傳染問題展開研究,為提升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抗風險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際金融危機;進出口貿易;傳染性

中圖分類號:F752.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2

前言

金融危機傳染主要包括基于國內金融泡沫化,貨幣危機向資本市場、銀行業危機轉變,進而發展成的全面化金融危機和通過具體渠道、機制使一國金融危機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傳播形成的更大范圍金融危機兩種形式,本文研究的國際金融危機傳染,主要指后者,這種傳染性主要通過貿易溢出、金融溢出效應實現,凈傳染、季風等效應也可能會有所體現。

一、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傳染的體現

金融危機的傳染性是其產生、爆發、擴散和恢復等現象實現的前提,所以世界各國建立的金融危機預警系統也基于金融危機的傳染性開展,為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傳染問題產生系統的認識,筆者選擇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國際金融危機展開研究。

(一)亞洲金融危機

在上個世紀末期,我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出口貿易主要集中于勞動力密集的初級產品,導致我國與東南亞國家在貿易出口方面競爭性較大,在亞洲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后,東南亞國家和我國均受到嚴重的影響,但我國并未向東南亞國家那樣采取貨幣貶值政策,使我國的出口產品相比東南亞國家在價格方面存在較大的劣勢,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傳染以價格效應形式體現[1]。另外,在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下,日本、美國、歐盟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嚴重下滑,而這些國家軍事我國出口貿易的主要合作國家,這直接導致我國出口收入大幅縮減,國際市場對我國出口產品的需求量嚴重縮減,收入效應被嚴重的削弱,可見在亞洲金融危機傳染性影響下,我國出口貿易中價格效應明顯而收入效應嚴重下滑,這是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傳染的具體體現。

(二)美國次貸危機

雖然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前,我國的人民幣也是處于匯率逐漸上升的狀態,但由于此時世界范圍內各國,特別是與我國長期保持貿易合作的國家經濟水平也表現出上升的趨勢,所以在進出口貿易需求不斷提升的推動下,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貿易所產生的影響并不明顯。但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后,世界整體經濟發展的狀態發生巨大變化,國際貿易需求嚴重下滑,此時我國人民幣的匯率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進一步提升,這直接導致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開展面臨巨大的阻力,價格優勢幾乎消失,使我國進出口貿易在收入和價格效應方面均嚴重下滑[2]。另外,由于我國在開展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一般貿易方式和加工貿易方式分別表現出收入和價格效應,換言之兩者分別對對外需求和貨幣匯率的浮動會做出針對性的改變,所以在美國次貸金融危機爆發后,對金融危機傳染的抵抗能力并不突出,特別是我國加工貿易方式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并不存在明顯優勢的情況下,要想繼續占有貿易優勢只能通過縮減價格途徑實現,而人民幣匯率的增值,使此途徑的實現并不存在可行性,可見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開展難度之大。

結合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在國際金融危機傳染下,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價格效應被影響的最為突出,收入效應也被嚴重影響,使我國在國際市場中貿易競爭優勢被嚴重打擊,進出口貿易的環境整體不理想[3]。

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傳染的策略

(一)注重改善我國進出口貿易方式

在美國次貸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產生的債務和失業人口數量均大幅提升,導致國際市場對我國出口產品的需求量嚴重縮減,我國雖然未明顯表現出債務和失業人口方面的問題,但整體上的經濟增長狀態也并不理想,整體處于低迷的狀態。在此背景下,我國要推動貿易進出口的發展,需要在原有的以出口貿易為主導的方式基礎上,積極推動進口貿易的發展,用國內人民的產品需求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4]。另外,考慮到我國過去以勞動密集型初始產品為主要出口產品,產生的附加值極低,所以在國際金融危機環境下,要有意識的通過對外貿易企業引入先進的技術,提升附加值的手段,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提升我國進出口貿易對國際金融危機傳染的抵抗能力[5]。結合以上兩方面,可以看出,我國在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傳染性時,應有意識的通過進出口雙向貿易方式和技術密集型增加附加值的方式提升抵抗能力。

(二)注重調整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

我國在進出口貿易開展過程中,對美國、日本和歐盟國家的嚴重依賴,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進出口貿易受到嚴重影響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提升我國對國際金融危機傳染性的抵抗能力,需要有意識的削弱我國進出口貿易對這些發達國家的依賴程度。在此思路下,筆者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環境下,有意識的強化對國內市場需求的依賴,在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和強化金融危機傳染抵抗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換言之在國際金融危機環境中,我國應對國內市場需求狀態進行合理的刺激,是國內消費規模適當擴大[6]。例如,在產品生產方面有意識的擴大國內市場需求的產品生產規模,對生產的產品分配渠道進行優化等,這一方面可以拉動國內市場需求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帶動國內勞動力市場的發展,推動國民收入的提升,這在縮減國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促使居民收支平衡,推動國內群眾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均會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可見,在國際金融危機環境下,調整進出口貿易結構的有效性。

(三)注重健全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相關政策

國家政策的引導直接關系到我國進出口貿易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抵抗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政策的調整和優化:首先,我國在政策上應有意識的限制高能耗產業進入我國,而更傾向與技術附加產業的進入,使外商投資結構得到優化,在此過程中,我國政策也要有意識的將我國部分加工貿易產業向其他國家轉移,進而使我國的產業鏈和技術生產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進而使我國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產品附加值不斷的提升。其次,從稅收政策角度為我國貿易產業調整提供支持,例如,通過稅收政策強化和西部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將東、西部之間的資源優勢有機整合,進而提升我國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抵抗能力。

(四)注重優化我國人民幣匯率機制

我國的人民幣匯率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后均表現出上升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現行人民幣匯率機制存在一定的問題,嚴重削弱我國進出口貿易過程中對金融危機傳染的抵抗能力,所以,我國應有意識的對人民幣匯率機制進行調整,使其靈活性和彈性、合理性得到優化。結合國際貿易格局的發展趨勢可以發現,我國人民幣實現國際化是我國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所以我國在對人民幣匯率機制進行優化的過程中,應有意識的對他國國際化貨幣的發展情況和發展經驗等方面參考借鑒,從中挖掘出適合我國人民幣匯率機制優化的有價值信息。

三、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我國在開展進出口貿易的過程中已經認識到國際金融危機會通過某些渠道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干擾,使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面臨較大的風險,并在實踐中有意識的通過深入分析國際金融危機與我國進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針對性的非傳染渠道進行控制,提升我國的抗風險能力,這是我國在參與國際貿易過程中,順應市場環境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熊毅誠.金融危機的國際傳染及其對我國的警示[D].蘇州大學,2010.

[2]孫國華.美國金融危機國際傳染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

[3]謝志超,曾忠東,杜江.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沖擊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2012,03:88-93.

[4]陳守東,劉琳琳.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沖擊——基于貿易方式視角的實證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04:117-127+160.

[5]郝曉雯.歐美危機的傳染機制:純粹傳染還是基本傳染?[D].山西財經大學,2014.

[6]何園園.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傳染機制及其對策[J].財會研究,2015,06:76-80.

作者簡介:陳麗敏(1995-),女,浙江杭州人,漢族,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讀本科,研究方向:國際金融。

猜你喜歡
進出口貿易傳染性
中西醫結合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防治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診治
羊傳染性膿皰病的診斷和治療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診斷與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