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結構化理論框架下的會計研究

2017-02-04 17:51趙越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8期
關鍵詞:行動者結構化學者

趙越

摘要:結構性理論自引入會計研究以來,已經有眾多的學者和文章對于結構化理論框架下的會計研究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論述。但是,對于結構化理論框架下會計的內涵問題現在眾多的學者對此有很大的爭論,還沒有形成比較統一的意見。本文主要就結構化理論的相關問題及結構化理論框架下會計研究的成果問題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結構化理論;會計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1

引言

自從1985年,結構化理論引入到會計學的研究工作后,使會計學的研究視角和框架已經呈現出新的視野,其研究成果也非常豐富。目前基于結構化理論框架下的會計研究已經成為會計研究問題的一個主要流派。但是在我國對于結構化理論框架下會計研究問題起步晚、研究的成果少,所以我們對于這個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總結結構化理論的相關知識,并且對于許多優秀的研究成果進行論述。

一、結構化理論的相關知識

結構化理論是1984年提出的一種試圖融合社會學科中對立方法論的理論。比如:在社會學科中經常出現宏觀與微觀、主體與個體、主觀與客觀等等的對立方法論。而結構化理論的提出希望對于這種對立方法論進行一種超越,可以對于人們的行為進行跨越時空有序的社會實踐。對于這一理論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定義其結構屬性,那就是規范性規則、資源、表意性規則。這三個維度的有機結合分別會產生出法律制度、語言文化、政治制度。因此,我們可以準確的說、這些規則和資源的共同作用會產生社會結構[1]。

二、結構化理論框架下會計研究的成果

(一)會計內涵

首先,在結構化理論框架下近些年來對于會計的內涵主要有三個觀點。第一個觀點認為會計的內涵是社會結構、屬于社會系統的結構屬性。第二個觀點認為會計的內涵是形式系統,其主要包括專業的會計技術、計算機軟件系統及該系統的相關使用說明、報告、規章條例等。第三種觀點認為會計的內涵介乎于以上兩種觀點的中間,具有它們共同的屬性[2]。

(二)會計作用

其次,在結構化理論框架下近些年來眾多的學者經過研究發現會計的作用就體現在結構化理論的三個維度之中,即規范性規則、資源、表意性規則。第一,在表意性規則中一些學者認為會計的作用是用來解釋現實的一種語義結構或者是一種工具和解釋機制,而管理人員憑借著這個工具和解釋機制對人員進行著約束和管理。有的學者通過研究發現,既便是通過外部的壓力依然改變不了會計的實務,會計實務依舊保持原來的狀態。其原因是強有力的政治支持保障了會計的實務,人們無法對其進行變革。同時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會計的作用是通過其具有的特殊性語言結構創造出了一種可以建立組織邊界、結構、層次精神意向的特殊方法。第二,在規范性規則中一些學者認為會計的作用是對特定形式行動的一種約束。比如:會計工作可以顯示出一個組織的經營活動狀況、可以通過分紅等方式滿足相關利益需求者的期待,還可以通過財務報告、財務分析、財務核算等手段評估出企業或者是組織的真實會計狀況。除此之外,會計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約束機制,可以進行正確事件的界定工作。比如:生產效率、經營消費等情況。第三,會計的作用在有些學者看來被認為是以一種非常有利于權力運行的資源。上級的領導通過會計這個資源有效的對下屬的工作與行為進行約束和管理。同時還有些學者認為會計的作用是可以為有關的行動者提供認識與了解世界的專業詞匯和符號化表示方法,它作為一種本身具有特色知識體的意識機制也被廣大的有關行動者所影響[3]。

(三)會計連續性驅動力

再次,自從結構化理論被引入到會計學研究后,一些人憑借著廣闊的視角與思維開始對于會計連續性和會計變革的原因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下面這四點。第一,一些學者通過研究發現會計實務得以發展與延續的原因是“本體安全”意識的影響。比如:一些學者通過運用結構化理論和相關的制度理論進行研究發現,人們滿足于現行會計抵觸變革的原因是“本體安全”的感知和影響。同時,一些個體也因為懼怕脫離現有權利關系而導致了會計模式趨于穩定。第二,在社會中也缺乏具有專業技能知識的改革者。這種現象的出現,保證了會計具有連續性的驅動力。具體的來說,社會中一個人沒有專業的技能知識會阻礙他建立起新的會計管理模式,所以他幾乎不太可能以一個變革者的身份去進行會計現狀管理狀況的改變。第三,會計的變革會遭到現有結構性行動者的抵制。在這種狀態下,會計保持了連續性的驅動力。第四,資源的不對稱也保持了會計的連續性。比如:下屬與領導之間職位的高低、信息的不對稱、所有權的固定化、錯綜復雜的領導結構等,這些都導致了會計的連續性[4]。

(四)會計變革驅動力

最后,還有一些學者熱衷于研究會計變革的驅動力量。其主要從四個角度進行分析。第一,會計系統的外部環境會導致變革。比如:現行社會秩序的改變。第二,行動者的反思也會導致會計的變革。比如:行動者對于現行會計產生問題的認識加深,會導致其進行反思,主動的進行會計變革。第三,社會內部結構矛盾會導致會計的變革。比如:社會內部利益群體之間產生了種種的矛盾、需要通過進行會計變革來進行矛盾的調節和緩和。第四,社會系統的再生產會導致會計變革。比如:社會系統再生產中的不確定性因素的變化導致了會計變革,成為會計變革的一個驅動因素。

總之,結構化理論引入會計研究會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的進行完善,需要我們進行持久的關注[5]。

三、結論

結構化理論框架下的會計研究對于會計學的發展具有許多的啟示作用,需要我們對于這個問題進行持久的關注。

參考文獻:

[1]孫燁,邵方婧.結構化理論框架下的會計研究[J].經濟問題,2014,06:112-116.

[2]胡春暉.人本會計理論體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

[3]馮龍飛. 基于數據挖掘的戰略管理會計若干問題研究[D].集美大學,2015.

[4]汪軍燕.結構化理論框架下的會計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24:259.

[5]朱銀玲.結構化理論框架下的會計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23:287-288.

作者簡介:趙 越(1982-),女,遼寧錦州人,研究方向: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

猜你喜歡
行動者結構化學者
與異質性行動者共生演進:基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政策執行研究新路徑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促進知識結構化的主題式復習初探
結構化面試方法在研究生復試中的應用
學者介紹
敬仰中國大地上的綠色行動者
網絡行動者的新媒體使用特征、影響及媒介民主化
做“互聯網+”的積極行動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