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過渡教學研究

2017-02-04 06:33郭妙藝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郭妙藝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聯系越來越大。然而許多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對過渡教學并不重視,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升入初中之后,不能透徹地理解語文教學內容。因此,教師首先要有過渡的意識,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就要有意識地滲透初中教學方式,多和同行交流,相互探討經驗;在教學中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和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過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18

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聯系并不大,這樣也就忽視了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渡教學。然而近年來小初銜接嚴重脫節的現象日益顯著,絕大多數小學生在升入初中后,無法良好地理解初中語文教學內容,逐漸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導致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效果不理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渡教學,為小學生進入初中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一、樹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渡教學意識

在以往的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幾乎沒有對小學生進行過渡教學,而且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與初中語文教學在知識方面也沒有太大聯系,其教學內容也有明顯的區別。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階段性的教學特征,這一特征在學生進入六年級之后表現得尤為明顯,由于小學語文教師對成績非常重視,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一味地趕超教學進度,將大把的時間用在小學語文的復習課程中,對小學語文的全部知識點進行梳理,為全面復習做好準備,然后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反復練習,讓學生牢固掌握所有的知識點,在復習中做到“點水不漏”,這樣一來學生的成績是有了顯著提高,教師也認為是為學生的小學階段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然而這樣的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毫無創新可言,這樣的復習知識對過去所學知識的機械重復,同樣也只是讓學生帶著高分成績進入初中。小學語文的作用主要是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但是還要注意的是在為學生奠定知識基礎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習的延展性,尤其是知識的過渡性與持續性。我們通過初中的語文教材不難發現它與小學語文有著本質的區別,在知識難度和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就這種情況看,小學語文成績較好的學生進入初中后語文成績嚴重下滑的現象就有了解釋。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過渡教學觀念,讓學生能夠在進入初中后快速適應初中的語文教學方式。

二、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融入初中語文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內容量并不大,教學進度也不快,關于重點的知識內容教師都會重點講解,并且會要求學生進行反復練習,教師給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都比較具有針對性,教師也會對學生的家庭作業進行細致的批改,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全面掌握。在中考時,語文考試的內容并不多而且難易程度也適中,學生只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對知識點進行反復練習,對知識掌握的牢固,然后將所學習的知識認真作答,拿到好成績是不太困難的。然而,初中語文教學內容難度加大,知識點增多,不僅要求學生背誦和記憶,還要求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學速度也逐漸加快,由于教學內容多,很多知識點都是一帶而過,教師給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量明顯加大,教師在進行批改時也只是粗略批閱。在初中考試中,語文考試的內容多,難度加大,而且考試時間也非常有限。要想讓小學生在進入初中后能夠快速適應初中語文教學,就必須將小學語文教學與過渡教學相結合。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所學習的修改病句中,教師可以增加“主、謂、賓、定、狀、補”等語法知識,讓學生能夠提前為修改病句做準備。再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所學的《石灰吟》中運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方式,然而在小學語文中沒有涉及這一知識點,教師只能解釋為借物喻人,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教師不能給學生先入為主的印象,錯誤地引導學生,讓學生進入初中再改正。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要注重引導和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要培養學生專心認真的習慣,在課堂上能夠集中注意力,遵守課堂紀律。第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指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將重點詞匯進行標注,將運用的手法批注在旁邊,甚至可以用簡潔的語言對文章進行評析或者寫下自己的讀后感受。第三,培養學生自覺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不需要家長監督就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第四,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溝通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說話的膽量,讓學生能夠大方得體地說話,并對學生提出要求,讓他們說恰當的話、說禮貌的話,讓學生形成自主思考的習慣。第五,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形成寫日記的習慣,摘抄一些美文中的詞句,積累文學素材。第六,指導學生恰當利用參考書和工具書,在平時的學習中遇到一些問題時,要學會自己查閱參考書和工具書解決問題。

四、增加小學語文教師與初中語文教師的交流機會

小學與初中是完全不同的獨立教育場所,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與初中語文教師能夠交流的機會也相對較少,這就嚴重地影響了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渡教學,而且小初語文教學銜接有一定的難度,只有將小學與初中有機聯系起來,建立小初語文教學銜接交流制度,將過渡教學作為一項改革內容讓中小學教師進行討論與交流,還可以組織開展中小學生教師關于過渡教學的交流會、座談會等等,邀請教師到小學和初中聽課,通過相互聽課去了解雙方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這樣就能夠給小學教師學習和借鑒的機會,讓小學教師能夠更好地完成小初語文過渡教學。

參考文獻:

[1] 黃錦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與初中的銜接[J].新課程(小學),2013(3):81.

[2] 劉淑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26(1):99-101.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