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傳統美德優化學習環境

2017-02-04 06:45沈毅萍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學習環境美德優化

沈毅萍

摘 要:環境的優劣對人的道德理想、個性氣質、行為習慣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學校環境的優劣對學生的影響同樣重要,因此,要想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除了要保持校園潔、齊、美;教師與學生要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要和睦相處,共同進步。如此,才能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美德;優化; 學習環境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59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以儒家經典為主體的傳統美德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學校教育問題上,傳統文化強調環境的作用。環境與人的關系怎樣?如何優化學習環境?也是我們今天應該繼續探討的課題。

中學生學習的環境,主要指所在班級和學校。學校環境的好壞優劣,對人的成才與否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十分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他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

孔子認為,應該與具備仁德的人住在一起,以便隨時向他學習。假如跟不具備仁德的人住在一起,就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最先實踐了孔子這一觀點的是與孔子相距一百多年的孟軻。孟子年幼時并不嗜學上進,孟母為了讓孟子改掉頑劣的壞習慣,曾三次搬家,最后住到一個學宮的附近。從此,孟子天天能聽到朗朗讀書聲,天天能看到莘莘學子刻苦讀書的情景,從而幡然醒悟發憤讀書,終于成為一代儒家大師。

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保ā盾髯印駥W》)環境的優劣對人的道德理想、個性氣質、行為習慣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個道理同樣適應于今天的學校教育。如果一個班級和學校,紀律嚴明,秩序井然,學習空氣濃厚,師生關系融洽,如此良好的環境定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反之,如果課堂上亂糟糟、鬧哄哄的,學生之間不團結,師生關系很緊張,教師不愿教書,學生無心向學,這樣的環境里想要出人才,無疑就困難多了。

既然環境與人成長關系如此密切,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像孟母一樣頻頻選擇自己中意的學校和班級,動輒逃離不合意的學校和班級呢?顯然這是不現實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行動起來,優化我們的學習環境。

1.優化學習環境,首先,要保持校園的潔、齊、美。學校是社會的細胞,它擔負著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環境的潔、齊、美,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對陶冶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社會精神文明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校園應該像花園一樣,綠樹成蔭,空氣潔凈,教舍儼然,宣傳刊物精致美觀,教室里窗明幾凈,為學生創設一個刻苦學習,為國成才的良好校園文化的物質氛圍。

2.優化學習環境,師生之間要互敬互愛,共同學習進步,形成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學校教育就其形式而言,是靠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完成的。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情感因素又占有一定的比重,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融洽,互相信任,教師輸出的信息不但能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攝入,而且還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諸如興趣、情感、意志等,幫助學習知識,形成健康人格。反之,如果師生關系冷淡僵化,那么即使教師業務水平再高,學生接受能力再強,在知識傳遞過程中也會因為心理上對教師的抵觸情緒而影響教學效果。

3.優化學習環境,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學生相互關系和睦融洽,團結向上,才能心情歡暢地學習進步。

與同學和睦相處,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真誠待人。常言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贝艘哉\,是取得信任,擁有朋友最重要的條件。友誼之樹要靠誠實的甘露來澆灌,對朋友虛情假意,心口不一,只能使自己失去朋友。

第二,寬厚容人?!墩撜Z》有云:“寬則得眾?!睘槿藢捄?,多理解和尊重別人,少計較些個人的得失,自然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和喜愛。為人寬厚的人,往往心胸開闊,能容忍別人的過失,這是我們今天維護集體團結必須具備的品質,學生之間有時難免產生誤會和矛盾,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一般都應該多體諒別人,各自多做自我批評,使矛盾化解,切不可因一點小事耿耿于懷,惡語傷人或拳腳相加,致使矛盾激化。

第三,熱心助人,我國古代仁人君子十分崇尚樂善好施的義舉,以此作為一種修身養德的途徑來約束自己和教育家人。我國清代文人、大畫家鄭板橋在濰縣做官時,曾寫信教育剛入學讀書的兒子以仁愛之心幫助生活困難的同學;唐代詩人杜甫也曾勸告自家親戚吳郎,讓他善待撲食門前棗子充饑的貧苦老婦人。

傳統美德中的“仁者愛人”“樂善好施”,在社會主義的今天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最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青少年提出了三大口號,其中有一條就是“學會關心”。關心人、幫助人,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認識。我們應繼承祖先的美好品德,將關心幫助他人的傳統發揚光大。

同學之間的幫助,包括從物質上幫助生活有困難的同學,從思想上幫助有缺點錯誤的同學以及幫助學習落后的同學。而以后一種情況更為普遍。成績好的同學應當熱心地而不是敷衍地幫助成績差的同學掃清學習障礙,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盡快趕上隊伍。

最后,我們也應看到,目前還存在同學之間不能和睦相處,不利于優化學習環境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在一些非原則性的小事上過分計較,不能寬容別人的過失,愛給同學取侮辱性綽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避免和糾正的。

綜上所述,環境與人的成長密不可分。優化學習環境,對培養“四有”新人,提高國民素質關系重大,不可等閑視之。中共中央最近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道德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強調指出:“在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中,學校應當成為最好的小環境之一,并對大環境的優化作出積極貢獻。讓我們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弘揚美德傳統,優化學習環境,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 王滿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營造優質的育人環境[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校長),2008(5):121.

[2] 陳霞芳.開展班級文化建設 營造良好育人環境[J].甘肅教育,2015(13):45.endprint

猜你喜歡
學習環境美德優化
誠實是美德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她是自立自強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助人為樂是美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