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感現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體現及其翻譯研究

2017-02-05 09:02陳曉麗
福建茶葉 2017年8期
關鍵詞:通感典籍茶文化

陳曉麗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鞏義 451200)

通感現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體現及其翻譯研究

陳曉麗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鞏義 451200)

我國有著豐富完善、極其悠久的茶葉種植及飲用歷史,在長期的飲茶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內涵豐富,體系多樣,資料詳細的茶文化典籍著作。我國有著豐富完善的茶文化內容,無論是具體的茶要素,還是其中所具備的價值理念,都是目前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重要資源內容。本文擬從我國傳統茶文化的發展內涵分析入手,結合通感現象的具體內涵認知,通過結合相關茶文化典籍,從而探究通感現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具體體現及其具體實施的翻譯策略和思路。

通感現象;茶文化典籍;體現思路;翻譯活動;翻譯價值

引言

隨著當前整個茶文化交流不斷成熟,如今茶文化典籍交流不斷成熟,而想實現理想的茶文化交流效果,就必須充分注重對整個茶文化體系內所具備的內涵價值進行分析,通過系統化創新,從而實現整個茶文化典籍的最佳應用效果。傳統茶文化是以茶為基礎的物質載體,融入豐富文化資源的體系化內容,通感現象是將各種感官進行系統化融入,所形成的具體理解和認知,而在整個茶文化典籍中,《茶經》、《續茶經》就是整個典籍體系中的重要著作。因此,認知通感現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具體體現思路,并將這一理念與整個茶文化典籍的翻譯思路相結合,從而能夠實現對該典籍的有效應用。

1 我國傳統茶文化的發展內涵分析

我國有著豐富完善的茶元素,尤其是對整個茶元素體系進行整體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國的茶元素不僅僅是完善的物質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中有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尤其是在整個茶文化體系中所倡導的價值理念和規范,更是培養人們形成全面、正確價值理念的基礎和前提。而在進行傳統茶文化的傳播過程中,要認識到整個茶文化資源體系內所具備的多樣元素,其實際上是綜合性的展現。無論是整個茶文化體系內所具有的物質元素,還是其中所具備的修養和內涵,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當然,在整個傳統茶文化傳播過程中,想要實現良好的效果,就必須充分結合整個時代的發展特點,通過融入時代特點,進而滿足整個茶文化的利用空間,因此,全面認知整個茶元素體系內所具備的理念內容,正是目前在傳承和發展茶元素過程中的主要內容。

我國有著豐富完善的茶文化體系和內涵,在整個茶文化體系中我們能看到,其中全面完善融入了豐富的儒家思想,同時還有一系列優秀的精神文化內涵。因此,在當前如果能夠將傳統茶文化的內涵進行有效分析,并對其形成有效的傳承和融入,那么其便能夠解決當前整個計算機專業職業技能培訓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的同時,實現人才培養的理想效果。我國的茶文化內涵主要表現為:首先,傳統茶文化體系中,其實際上倡導的是一種良好的心態,雖然傳統茶文化是以物質元素為基礎的,但是在整個飲茶過程中,人們逐漸融入了相應的自身的思考和深刻理解認知。

因此,在整個茶文化體系內,形成了一系列極其值得傳承的精神內涵,比如在整個茶文化體系中,我們能夠看到其中所具備的靜心心態和等待的價值理念,而這正是解決當前人們浮躁心態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想要實現良好的就業和成長,就必須逐漸形成完善全面的價值理念,因此如何能夠將正確的心態培養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體系中,就值得我們有效學習。

最后。對于整個傳統茶文化體系來說,其中具備了相應的價值理念和正確的行為規范、處事理念等等,通過對這些內容進行綜合融入,從而實現對該文化體系的全面有效傳承。這些內容,實際上對學生的成長進步,也形成了實質性的推動和影響力。如果能夠將整個傳統茶文化體系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系統化傳承,其就能直接有效融入當前整個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內容。所以,探究傳統茶文化的傳承價值和重要思路,能夠為我們有效開展整個茶文化經典著作及文化內涵的傳播活動,奠定相應基礎。

2 通感現象的具體內涵認知

通感其指的是通過將視覺、聽覺和嗅覺等一系列要素,在充分融入藝術聯想力和想象力的基礎上,互相融入,相互貫通,從而形成完善的價值理念。而在整個茶文化典籍中,其不僅是專業的茶文化內容記載,同時也讓人們對具體的飲茶過程和茶文化理念形成全面完善的理解及認知,因此想要了解其中的通感現象,就需要選擇合適的茶文化典籍內容,通過引導人們對整個品茶過程,形成全面準確認知,在引導人們形成必要的精神體驗和感知的同時,品味飲茶的樂趣和內涵??陀^的講,對于人們來說,人的五感之間,實際上是相互融合的,因此想要品味茶的內涵和樂趣,就需要結合相應著作內容,通過分析其中所描述的通感現象,從而實現對茶文化典籍的準確了解和認知,不僅如此,隨著當前整個茶文化體系交流不斷成熟,如今結合合適的翻譯策略和方法對整個茶文化典籍的內容進行分析,就極其必要。當然,在對其進行翻譯時,想要實現理想的翻譯效果,就必須對其中所涉及到的語言現象或者文化現象進行全面探究,通過應用其中所具備的通感理念,從而實現理想的翻譯效果。

通感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同類的性質問題、通感的現象解釋等一系列問題研究。而通過對當前通感現象的研究認知進行整合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通感是一種認知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心理活動,而在描述的心理活動變化時,所使用的語言手段就是一種具體的修辭方法。通過對通感的具體分類狀況,進行了解和描述,我們可以看到,具體的感知是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一個變化過程。而人類的感官,相對感覺最高的是,最復雜的是視覺,而且簡單的是觸覺,因此在通感現象描述中,其描述基本上表現為從觸覺到視覺的這樣的變化過程。通過對通感現象進行詳細了解和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生理學和心理學等一系列價值內涵,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結合語言學的應用環境研究,能夠實現對很多描述過程的有效認知。

3 通感現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具體體現

傳統茶文化是經過我國幾千年不斷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體系,在傳統茶文化體系形成過程中,逐漸融入了各種內容、社會理解和價值思維,以及具體行為規范和舉止禮儀等等內容。因此,可以說茶文化是中國幾千年文明的實質反映,從傳統茶文化體系中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和價值理念看,傳統茶文化理念,不僅是與茶有關的文化內容,更是整個傳統茶文化體系與中華文明的融合,經過長期系統化發展,如今傳統茶文化已經從簡單的飲茶習慣發展為一種傳統文明,因此,傳統茶文化體系中,所具備的精神引領和習慣與價值,是值得我們傳承和發展的主要內容。

我國有著豐富完善的茶文化歷史,在整個茶文化體系中形成了內涵豐富的茶文化典籍,而《茶經》和《續茶經》,就是整個茶文化典籍中的突出代表,通過對茶文化經典著作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以茶為核心符號的題材描述,而飲茶活動作為整個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融合,其中不僅有豐富的內涵,更有完善的美學價值及內涵,因此,以這些經典著作為研究的內涵,通過其中所涉及的通感現象進行分析,能夠幫助我們有效認知和了解整個茶文化典籍的內涵。

在整個茶文化典籍的具體描述中,可以看到有很多關于“重”、“輕”、“冷”等詞語描述,這些詞語通常會給人直接生動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在結合相關翻譯方法對這些內容進行傳播時,不僅要讓人們認識到整個茶文化體系的內涵,同時也要讓人們感受到其中所具備的價值理念和自然環境。

4 通感現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具體翻譯策略

當然,傳統茶文化不僅僅是普通的文化體系,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物質元素和藝術理念,以及文化內涵等等,都是目前在對該資源進行傳承和發展過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內容,傳統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體系的核心,其中的影響力和價值內涵都值得我們深入探究,而想要實現這一理想的傳播目的,就需要在尋找到合適的傳播途徑和空間的基礎上,探究傳統茶文化的發展渠道。當然在這一應用過程中,需要將整個茶元素中所具備的內涵理念全面融入其中,進而為整個茶文化典籍翻譯活動的創新開展奠定相應基礎。

實際上,在茶文化典籍翻譯過程中,必須選擇合適的方法對其中所蘊含的通感現象進行描述,雖然英語與漢語之間存在語言習慣上的差別,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實際上各種心理感應的內涵是一致的,其通感現象是共存的,因此在多數翻譯過程中,我們應該選擇使用直接翻譯的方法,來提升和保留其中所蘊含的美感內涵,通過盡可能忠誠于原文認知,從而使得讀者能夠更好的了解和感知茶文化內容。當然,我們必須看到由于不同文化體系下,其語言習慣和文化思維理念,及個人感受之間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英漢通感現象也存在相應差距,所以在進行茶文化典籍翻譯活動時,要針對中西方語言感覺中通感現象的差異性,結合合理的意譯方法,從而合理選擇合適的通感理念予以融入。當然,在對茶文化典籍進行翻譯過程中,其使用通感現象的價值和目的在于準確表達和詮釋其中的文化理念,因此合適的翻譯策略,對整個典籍翻譯有著重要作用和價值。

5 結語

而通過對整個傳統茶文化的經營發展狀況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其核心在于其中具有豐富完善的精神理念和價值規范,以人為本的傳統茶文化理念,就是整個茶文化資源體系的核心和價值內涵?;谌吮窘逃睦砟顏硖骄總鹘y茶文化的內涵,從客觀上來說,就是通過對茶文化的形成過程和形成內涵,進行準確認知和全面了解的過程。隨著當前整個茶文化交流活動不斷成熟,如今想要實現整個茶文化體系的有效交流,就必須探究通感現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體現及其翻譯策略。

[1]姜含春.茶文化典籍中的通感現象及其翻譯探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192-195.

[2]王麗芬.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計算的典籍翻譯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1):156-161.

[3]馬國良.生態翻譯學對中國典籍英譯的指導意義[J].中文信息學報,2014(3):251-255.

[4]何自然.通過比較《京華煙云》三譯本看意識形態及詩學對翻譯的操控[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5):103-106.

[5]王均利.古茶詩的跨語際符號轉換與機輔翻譯研究[J].中國翻譯,2015(16):118-121.

2016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資助(項目編號:16A880039)成果之一。

陳曉麗(1981-),女,山東濰坊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翻譯。

猜你喜歡
通感典籍茶文化
晚清來華德國人的中醫典籍譯介及其學術影響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典籍里的中國》為什么火?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瓟斝”與“點犀”新解*——兼論中國典籍中名物詞的英譯
通感:一扇讓詩人不老實的門(外一則)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風過洞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