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比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中西茶文化

2017-02-05 09:02
福建茶葉 2017年8期
關鍵詞:中西英語翻譯英國人

張 婷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四川成都 611731)

對比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中西茶文化

張 婷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四川成都 611731)

世界經濟格局的改變,我們同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國家、人數最多的一門語言,我們若想取得可持續的發展,就需要學習這門語言,這也是為何英語會成為我國第二語言的主要原因。在英語教學中,英語翻譯教學是很重要的,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就如中國的茶文化逐漸被西方所接受,但由于兩方長期以來無論是在風俗習慣、認知角度,還是在文化背景等方面均存在著較大差異,因而文章認為有必要針對中西茶文化這方面內容滲透到英語翻譯教學中進行對比,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議。

英語翻譯教學;中西茶文化;思考和建議

1 引言

茶始于中國,經過千百年各國商貿的往來而流傳世界,茶因其獨特的氣質、迷人的香味以及香醇的口感而被西方世界認同、接受,當具有東方特色的茶在西方的土壤上生根發芽,其逐漸成為了迥異于東方茶文化的一種新的文化形態——西方茶文化,如:德國的檸檬茶(LEMON TEA)、英國的紅茶(BLACK TEA)以及美國的冰茶(ICE TEA)等,當中西茶文化交融在一起,對于飲茶人是極具吸引力的,好似東方茶的溫婉,西方茶的熱烈,對于這樣的新形態的中西茶文化,我們認為在英語翻譯教學中是有必要進行對比的,以便學習者能夠更好地將兩種不同的茶文化匯聚到一起進行理解,也利于茶文化的可持續傳播和發展。

2 中西茶文化

2.1 關于中國茶文化概述

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人就有了飲茶的習慣,只不過當時的“茶”并非稱為“茶”,而是“荼”,這是具有苦澀味道的飲品的代稱。隨著歷史的發展,慢慢來到了魏晉時期,人們對茶的記載越來越多,如:在華佗著作的《食經》中就有關于茶的記載:其將茶視作是能夠清心明思的一種植物,隨后便有人挖掘出了茶所具有的藥用價值,以此古人“以茶養生”的歷史淵源便奠定了基礎。

提到中國茶,就不得不提到陸羽這位著名的“茶圣”了,其對于茶喜愛如癡如狂,在他的傳世名作《茶經》中就詳細的對中國茶葉的烹制、品種、味道、采摘以及色澤等進行了記載。自《茶經》在民間流傳以來,其被人帶向了日本,這也是日本著名的“茶道”的文化起源。

中國茶文化迅速而燦爛的發展著,也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在茶中流連忘返,到了宋元明清使然,與茶相關的詩詞、書法以及繪畫等作品數不勝數。從最開始茶只能是達官貴人們才能夠享用的飲品,后來慢慢變成了各階層人民都能夠享用的飲品,當今天茶在國民心中的重要性只增不減,其同居家生活中的柴油油鹽一樣,是必備的生活必須品,并且隨著國家政府的鼓勵和政策性扶持,國內的茶葉種植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無論是種植的規模,還是種植的質量相比于從前,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茶逐漸成為了我國人民走親訪友的見面禮,是新時代背景下新活力的象征。

2.2 關于西方茶文化概述

文章主要闡述的是英國的茶文化。茶始于中國,卻在英國欣欣向榮的發展著,“下午茶”仿佛是英國人生活習慣的代名詞,每一個英國人從小都會接觸到“下午茶”,對于他們來說這并非是一種飲食習慣,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其是,追溯英國茶文化的發展史,英國人對于茶的了解始于十七世紀,在這之前他們對茶在他們腦中沒有任何概念,不知為何物,對于茶文化在英語的興起還要從查理二世的妻子——凱瑟琳王后說起,凱瑟琳是葡萄牙公主,從小就接觸到了茶并喜歡上了喝茶,成年后,其將茶作為自己的嫁妝帶去了英國,最開始凱瑟琳的飲茶習慣影響著王室成員,后來就流行到了民間,隨后英國的茶文化便形成了。

英國人為何會將茶叫做“TEA”呢,這是因為最開始的時候英語中并沒有同茶相對應的詞,于是英國人就根據中國閩南語的發音“特”,音譯成了“TEA”,即中國的葉子。但是相對于中國人飲茶的隨性自然不同的是,英國人的飲茶極為苛刻,嚴格的限制了飲茶時間,如:一到上午十點半或者是下午四五點,英國人就停下手中的一切工作,安心飲茶,在英國人的眼中,茶休時間一到就必須停下來飲茶,并且飲茶不是隨便飲的,還需要搭配一些三明治、布朗尼或松餅等甜品,并且古板的英國人認為只有上述甜品才能夠完美的契合于茶,因而是不會隨意變更的。

2.3 關于美國茶文化概述

美國的發展史很短,兩百多年,在歷經千百年的中國和英語面前,還很年輕,正是因為它的年輕,所以它始終散發著青春的朝氣,同中國茶文化的溫婉,英國茶文化的優雅不同,美國茶文化更多的是當下感受。為何這樣說,正如我們所了解的那樣,做事講求便捷、效率的美國人,本身就沒有多么深厚的文化背景,他們對于茶以及茶文化的理解都是很淺的,大多美國人僅是將茶作為可樂、咖啡等替換的一種飲品,不談感悟、品味,最重要的是好喝不好喝。美國人的創新是眾所周知的,他們將茶葉改造成了同咖啡一樣的沖泡方式,在美國超市中隨處可見“速溶茶”,而完整的茶葉卻是很少見的,這可能就是茶葉在美國的一種新的“入鄉隨俗”的方式,而這也成為了新的一種茶文化分支。

3 對比中西茶文化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不同

3.1 關于英漢茶文化的翻譯

歷經千百年的生活與生產發展,人們逐漸形成了固定的一種文化思維方式,我們稱之為語言習慣,地區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在語言習慣上也存在著差異,而這便會對人們在英語理解以及翻譯中西茶文化中造成影響。為了縮小在英語翻譯教學中所存在的中西茶文化差異,對于英語教師而言,應當以英語以及漢語文化作為切入口,對比兩者在風俗習慣、生活環境、宗教信仰以及歷史典故等地方存在的差異,以便學生能夠有效地對兩種不同的文化進行理解,并在翻譯中滲透文化精髓。

3.1.1 對比生活環境

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究其根本源自生活環境的不同,如: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人民長期處在封建社會環境中,千百年來社會的主導一直是農耕文明,未曾改變過,而茶有被國人視作是生活必需品,是重要的一項農作物,因而關于茶的歇后語、成語等多的數不勝數,這是古人生活的總結,也是智慧的結晶,諸如“人走茶涼”、“三茶六禮”以及“不茶不飯”等。英國由于地處偏僻,幾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形成較高的商業文明水平,直到東方的茶葉傳入英國兵而形成文化以后,英國人才從茶的飲用當中總結出了很多與茶相關的習語,諸如“A tea hound”是對那些混跡于各種社交場合,類似于舞會、茶話會等場合無事獻殷情的花花公子。

3.1.2 對比歷史典故

我國人民不僅喜歡飲茶,并且還創造了很多與茶相關聯的經典故事,我們不得不說這是賦予茶新的一種寓意。了解中國茶文化的人都知道,每一種所謂的名茶的背后都有著精彩絕倫的故事,或賦予神話,或賦予人文情感,諸如西湖的龍井名揚天下,其的故事起源于乾隆年間,說是當年太后生病了,宮里的太醫束手無策,這時有人上貢了西湖龍井茶,太監煎給太后喝,一天后,太后的病奇跡般的好了,于是龍井便成為了貢茶;福建的鐵觀音,源自種茶人夜寐時夢到觀音大士而出名的,并取名“鐵觀音”。由于我國名茶的故事由來,西方人是不清楚不了解的,因而我們在對這些名茶進行翻譯的時候是存在很大阻礙的,單一的直譯不僅達不到翻譯的效果,還難以將茶名中所蘊含的意義揭示出來。而在英國,最有名的與茶相關的詞匯莫過于“Afternoon tea”了,其也有著屬于自己國家為人熟知的歷史典故,該故事源于十七世紀的英國王室,是由當時的王后在宮廷內掀起的飲茶風,隨后就流傳到了民間,也是便由“Tea break”衍生了出來?;诖?,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從中西方茶文化形成以及發展歷史了解的基礎上,學習英語翻譯。

3.2 思考和建議

在英語翻譯中我們較常使用的是意譯、音譯以及直譯,不同方法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因而各自所發揮的優勢也不盡相同。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字詞句的具體意思進行翻譯,以此使最終翻譯結果的正確率較高。一般而言,多使用直譯或音譯的辦法對茶名進行翻譯,如:黃山毛峰、碧螺春以及龍井會直接被翻譯成“Huang shan mao feng tea”、“Bi luo chun tea”以及“Long jing tea”。另外,對于國外的 iced black tea 我們可以直接翻譯成冰紅茶。

通常使用意譯結合直譯的辦法翻譯短語,如:紫砂壺被譯成zi sha tea pot,那么西方的tea spoon我們可以直接翻譯成茶匙。我們認為意譯的辦法用于成語的翻譯中是最佳的,如:“storm in a teacup”若是直接翻譯則是“茶杯子里的風暴”,明顯這樣的翻譯并不科學,不合理,我們應當從其字面意思進行理解,應當音譯成“小題大做或大驚小怪”。

4 總結

綜上所述,中西茶文化的形成以及發展是與當地的人文風情、風俗習慣等有關系的,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在日常英語翻譯教學中若是涉及到中西方茶文化,首先應當做的是從各地區歷史典故、生活環境等的不同進行對比,在學生了解到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歷史后,再根據翻譯的類型,是句子還是短語來選擇翻譯的方法,從而確保翻譯結果的形象以及生動。

[1]張思永.劉宓慶翻譯思想研究—學術考察與理論述評[D].南開大學,2014.

[2]陳敏.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中西茶文化比較 [J].福建茶葉,2016,(8):368-369.

[3]穆文超,李權芳.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福建茶葉,2016,(10):268-269.

[4]莫再樹.晚清商務英語教學源流考鏡[D].湖南大學,2012.

[5]熊欣.跨文化交際理論下的中國菜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6]張靜波.中西文化差異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作品翻譯[J].校園英語,2014,(35):238-239.

[7]張文杰.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1):220.

[8]盧華.中西文化差異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作品翻譯[J].校園英語,2016,(15):31.

張 婷 (1981-),四川成都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美國文化。

猜你喜歡
中西英語翻譯英國人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翻譯轉換理論指導下的石油英語翻譯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英語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換及翻譯技巧探討
中國諺語VS英語翻譯
評《科技英語翻譯》(書評)
“雙棲”畫家孫志純 行走風景 融會中西
英國人的度假歷史
這個英國人在長城撿垃圾22年
談天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