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問題研究

2017-02-06 21:10詹林云
價值工程 2017年2期

詹林云

摘要: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外出務工成為農村人口勞動力遷移和流動的主要組成部分,留守兒童是勞動力演進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問題,并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本文通過對安慶市所轄縣區的實地走訪調查,對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通過研究發現,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對其投注社會關注和社會干預是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方式。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migrate workers have been the main component in labor transfer and flow.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have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in the migrating of labor force and it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the article, we made spot investigations and interviews in the counties of Anqing city, and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edge of town is a special group, and the best way to help them grow up smoothly is to give great attention and social intervenes.

關鍵詞: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現狀;原因;對策建議

Key words: marginalized towns;left-behind children;status;reasons;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2-0057-03

0 引言

留守兒童是一個備受社會關注的內容,學者們針對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過程中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心理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李鈺靖(2009)提出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轉型時期一個獨特的社會問題,并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1]辜勝阻等人(2011)提出把農民工就地就近轉移與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相結合起來,創新留守兒童管理模式的觀點。[2]潘璐、葉敬忠(2009)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3]段成榮等(2013)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情況,對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和家庭照料狀況進行了分析與探討。[4]盧曉軍(2016)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提出了有效的對策。[5]

從以上學者們的研究,可以看出農村留守兒童是學者們關注的主要對象,而對處于農村與城市邊緣留守兒童的研究較少。本文以安慶市為例,對安慶所轄縣區城市、農村結合地區即邊緣化城鎮地帶留守兒童現狀、問題進行研究,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1 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現狀分析

1.1 安慶市潛山縣城郊結合區留守兒童現狀

連續三年潛山縣都因為留守女童的相關事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據潛山縣的官方數據顯示,潛山縣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6萬多人,留守兒童近3萬。從留守兒童的管護情況看,父母同時外出務工,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管護的,占總數的52.6%;由親戚朋友托管的占6.5%;留守兒童自我管護的占17.3%。此外,留守兒童與留守在家的父親或母親一起生活的占23.6%。

事實上所有的留守兒童在學習上的焦慮程度明顯高于非留守兒童,對于不同性別的留守兒童,男女之間存在著顯著型差異,[6]潛山縣在留守女童問題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在采訪中,發現該縣留守兒童在生活和學習上面臨著比同齡孩子更大的壓力和責任,跟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孩子有時候需要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特別是當老人出現身體不適時。

1.2 安慶市宜秀區城郊結合區留守兒童現狀

安慶市宜秀區是安慶市郊區,距離市中心最近,該區留守兒童的特征具有很大程度的代表性。在調查中發現該區90%的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只有小部分的留守兒童在親戚朋友家或者與父母一方居住。因為距離市區較近,為了孩子們的安全,看護人往往會選擇讓孩子待在家里,性格孤僻,暴躁、交流障礙與其成長教育環境有很大關系。

通過深度走訪宜秀區發現該區留守兒童普遍存在性格孤僻,沖動、易怒和思想偏激的特質。42.5%的孩子將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況歸咎與父母,認為父母對他們沒有關愛。35.8%的孩子顯示出仇視親情和同學的不良傾向,親情教育的缺失極易讓留守兒童產生認識和價值觀上的偏離。

2 安慶市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問題的剖析

留守兒童正處于受教育的最佳年齡段,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受教育程度都將給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诠P者對安慶市所轄縣區的走訪調查,邊緣城鎮化留守兒童問題的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四個方面:

2.1 社會

①政府部門和教育部門對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關注度不足。國務院在2016年2月14日印發的《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明顯降低留守兒童數量和比例,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政策,但很少涉及到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的解決措施。

②學者和研究機構對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方面關注度和研究還需加強。查閱文獻資料,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研究是學者們關注的重點,但對于城鄉結合部留守兒童問題的研究卻知之甚少。

2.2 家庭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家庭經濟困難是留守兒童數量激增的重要來源。城郊結合區雖然與城市僻壤,但生活、生產方式還是沿用傳統的農村方式,經濟收入與城市居民存在較大差距。城市化進程中邊緣化城鎮一直處于比較尷尬的局面,經濟基礎無法與城市居民對等,生產、孳息方式無法真正轉變。

②看護人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心理關注度有限。在調查中筆者發現,留守兒童看護人由于其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無法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培養和習慣養成,長輩的溺愛也使得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加重。長期以來,吃好就行了的傳統教育觀念對孩子心理、成長需求的忽視都對留守兒童心理產生了不良影響。

③新“讀書無用論”的負面影響?!靶伦x書無用論”的興起和發展,使部分家長對孩子上學缺乏信心,對子女教育問題不關注。城郊結合區的部分家長在思想上還受農村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讀書就是浪費時間,如果鄰近親戚的孩子大學畢業后就業不理想,便成為家長們競相相告的案例。

④家庭教育的缺失加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調查中筆者發現83.3%的留守兒童父母一年中回家時間很短,每年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不足20天,且陪伴質量不高,家長很少過問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更關注的是分數,缺乏與孩子心靈的溝通。遇到問題或者孩子不聽話時往往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非打即罵,造成孩子與家長的巨大鴻溝。

2.3 學校

①學?;A教育資源與學生規模不成比例增加教育壓力。城市學校就讀困難,農村學校規模不斷縮小,城郊學校是吸納農村外出務工子女讀書的主要場所,學校的師資規模和教育質量面臨較大挑戰。師資力量與就讀學生間不成比例的增加,造成教師教學壓力大,無法高效教學的現象。

②留守兒童規模與教師監管間存在矛盾,教師監管力不從心。城郊留守兒童數量巨大、構成復雜,加之性格、心理特質個體差異較大,任課教師沒辦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和關愛,特別是性格內向,不善于與老師溝通的學生,被忽略的可能性更高。據筆者的調研數據顯示,有82.3%的留守兒童表示老師很少找他們說話,45%的學生表示自己懼怕與老師講話,很少和老師進行溝通。

③課程設置單一化,學生缺乏合作、溝通的機會與渠道。邊緣化城鎮學校教育質量雖然優于農村,但是受教育基礎設施、師資力量的局限,課程開設仍以語文、數學等基礎課程為主,自然、手工、美術、音樂課的開課比例和開課時間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課程還是傳統的老師教學生聽的授課模式,缺少學生溝通協作、合作完成任務的機會和渠道,有限的溝通極其容易催生學生性格孤僻、心理扭曲等不良心理現象的出現。

2.4 身心健康

在調研中,筆者發現38.3%的留守兒童處于青春成長發育期,這時期的留守兒童開始追求自我,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和思維方式,樂于嘗試新事物,但面對誘惑的抵御能力較差。邊緣化城鎮因為鄰近城市,各種新鮮事務對孩子的誘惑力更大,如果看護人缺乏足夠的關愛和耐心,簡單粗暴的干預,極易使留守兒童在青春期成長期產生個性和價值觀方面偏離。另外,由于安全教育和親情教育的缺乏使留守兒童在人身安全方面主要表現為:由于得不到親情照顧而產生的安全問題,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和自己行為失控導致的安全問題。留守兒童心里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在性格上就會表現出自卑、任性、悲觀、暴躁、行為怪僻、內心封閉、不愿與外界接觸等特點,這種特點經過日積月累,對自身心理健康極為不利。[7]

3 對策建議

留守兒童并不是問題兒童,留守兒童的教育并不是“幫教”性質上的“扶差”教育,它的基點是預防性的。[8]在對安慶市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問題原因分析的基礎上,針對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問題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措施,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3.1 建立社會幫扶機構,為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提供實際需求幫助

①建立咨詢輔導機構。針對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回家無人監管和輔導的問題,為留守兒童及兒童家長或看護人提供咨詢輔導幫助,進行心理教育知識方面的指導,并為留守兒童創造溫馨的課外學習環境,進一步密切社會和家庭的聯系。

②建立留守兒童興趣活動室和關愛室。在留守兒童聚集的地方建立活動室,提供免費指導,讓留守兒童在離開學校后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并在這些活動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培養自身的興趣愛好。例如:用繪畫表達自己的心情,提供兒童藝術指導,畫出自己的心情。同時繪畫作品的內容也可以從側面反應孩子的心理問題,為老師提供輔導和矯治的依據。

3.2 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①加強留守兒童與家長的交流。父母在孩子的心里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使孩子能夠充分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家長外出打工時要經常保持與孩子的聯系,及時了解孩子的變化,參與孩子的生活話題,在孩子遇到問題時應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而不是一味的責罵。

②提升父母家庭角色的教育。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不僅僅需要社會的幫助,更需要家長的參與。加強對留守兒童家長的宣傳和指導力度,讓他們處理好經濟與子女教育的關系,轉變他們的“重生輕教”、“重物質輕精神”等觀念,讓留守兒童家長回歸家庭教育。

③改善對留守兒童家長的教育服務和培訓。通過與留守兒童家長電話聯系、召開家長座談會和家訪、微信等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聯系溝通,發現家長遇到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優化家庭教育方面的環境。通過對看護人的教育指導,宣傳溺愛孩子造成的嚴重后果,讓看護人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的管教愛而有方,嚴而有度,為留守兒童的成長和教育提供適合的環境。

3.3 發揮學校的作用,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學習環境

①加強對學校教師的心理咨詢教育培訓。學校作為未成年人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更應該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9]學?;A課的授課老師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時要將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深刻滲透在課堂上,及時發現班級留守兒童出現的心理問題,并對這一群體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心。

②健全留守兒童檔案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留守兒童問題檔案真實管理制度,對在校留守兒童進行全面的問卷調查登記,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實時情況和變化情況。高度重視留守兒童的管理,不讓他們輕易掉隊,只有全面掌握留守兒童信息才能根據每一人的情況做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③開展有教育意義的心理健康活動課。通過心理健康活動課的開設,將輔導融入課堂,讓學生們在活動課上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和自我意識。例如學??梢岳眯睦斫】祷顒诱n開展“親情電話”,為孩子和家長提供溝通的機會;或者通過開展心理訪談節目拉近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在這種融洽的氛圍中解決留守兒童遇到的問題,增強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3.4 政府、教育部門要完善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的幫扶制度

①政府部門要加大就業指導力度,改善邊緣化城鎮居民就業情況。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源,還是由于經濟困難引起的,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邊緣化城鎮居民的就業指導,為留守兒童家長提供就業培訓指導,提供本城市的就業崗位,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制造機會讓留守兒童親近家長。

②政府和教育部門要加大對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的重視。當前社會的關注度主要集中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上,對城市化進程中的邊緣化城鎮關注度極低,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問題也一直被邊緣化。政府和教育部門應加大對這些兒童的專注和支持力度,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這些留守兒童順利、健康成長。

3.5 加強對邊緣化城鎮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

①開展留守兒童安全知識講座,培育他們基本的安全素養,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各種危險情形。留守兒童是社會弱勢群體,由于缺乏家長的教育,許多留守兒童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種安全問題,對他們的身心造成極大傷害。學??梢酝ㄟ^漫畫與文字相結合,讓學生了解安全知識教育,并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學會自我控制與管理,并積極與老師溝通。

②讓刑事犯罪案的審理走進校園。三分之一的留守兒童在青春期叛逆期極易因為自身心理和行為的沖動對他人和自己造成人身傷害,讓學生旁聽刑事犯罪案的審理可以讓他們直觀感受沖動的后果與代價。2016年6月13日上午,有一百多名中學生旁聽了安慶市太湖縣法院公開審理的一起一群年輕人尋釁滋事犯罪案件,旁聽這次審理過程對同學們的觸動很深。教師普遍反應這樣的形式可以多次開展,讓學生引以為鑒,要學會知法、懂法、守法。

參考文獻:

[1]李鈺靖.關注留守兒童,走出教育困境[J].文教資料,2009(6).

[2]辜勝阻,易善策,李華.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及對策[J].教育研究,2011(9).

[3]潘璐,葉敬忠.農村留守兒童綜述[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4]段成榮,呂麗丹,郭靜,王宗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狀況[J].人口學刊,2013(3).

[5]盧曉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有效對策[J].學周刊,2016(5).

[6]李小芳,吳簫言.留守兒童學習焦慮調查研究[J].科技視界,2015(7).

[7]費招娣.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及其矯治[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4(1).

[8]馮建,羅海燕.“留守兒童”教育的再思考[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

[9]楊世新.淺談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思考和認識[J].學周刊,2016(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