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活動課”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017-02-06 21:46劉大益
考試周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活動課政治課解決問題

劉大益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已成為一個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全面展開,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擺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課教師眼前的頭等大事。下面就在思想政治“活動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創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新課改基于對課堂與教學一體化的認識,提出新課程需要相應的新的教學觀,強調師生的互動關系,倡導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塑造師生之間多種多樣、多層面、多維度的溝通情景和溝通關系。學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為方式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給予學生足夠的展示自己才華、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機會。在教學中學生不再是消極、被動的學習者和服從者,而是積極、主動的求知者,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培養。教師應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樹立師生平等觀念,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融,創造平等、尊重、和諧、發展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活潑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發散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思想進入自由馳騁的愉快的心理空間,把課堂變成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情境教學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思維為核心,因而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有著獨特的作用。思想政治活動課,是根據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層次。它以活動代替過去的運用,說明對學生的要求有進一步的提高,要求學生把學到的有關知識通過自己的有關實踐加深理解,并運用到新情況、新問題、新事物之中,達到使學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目的。因此,為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首先要刻意求新,不因循舊習,勇于拋棄說教和陳規,努力形成有利于培養具有創造性人才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其次,教師要對政治教材內容進行創造性的發現和創造性的發揮,營造創新教育氛圍,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再次,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要把看書權、思考權、討論權還給學生,提倡在看、思、說中質疑和提高。要呵護學生每一個具有新意的沖動和念頭,珍惜他們每一個帶有創意的言行。

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實踐,開拓學生的創新能力

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運用掌握的知識,采用嚴謹的學習態度解決問題,分析問題。教材是教師與學生聯系的橋梁,教材中的活動課設計是時代精神與創新精神的集中體現,新《課程標準》較大幅度地增加了實踐活動的內容,從七年級至九年級設置的活動有讓學生動手查找報刊、圖書等方面資料的,有讓學生對有關問題進行討論的,有讓學生進行調查、訪談活動的,有讓學生對典型事例進行歸納和分析的,有讓學生發表意見和感想的,有讓學生對某些問題進行綜合探討或提出合理化建議的,等等?;顒诱n為教師的創新教育、學生的創造性學習,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提供了依據。例如:“對中學生上網熱的冷思考”一課,讓全班學生通過自愿組合的方式分成正反方兩組,圍繞“隊中學生上網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的辯題,在課堂上進行辯論,讓學生把課堂當成自我磨煉、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臺”。學生在活動課上可以不受學科知識體系的限制,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不斷地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敢于質疑、批判的精神,通過學習與活動,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識,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為認識社會、走向社會奠定基礎。

四、充分利用好社會大課堂,拓寬學生的創新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課,由其學科本身的特點、性質決定,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科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知與行相統一。理論聯系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初中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的活動課,讓學生從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在社會教育的大環境中使學生理解體會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課,學生接觸社會,增強交際能力;通過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鍛煉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要根據課題的需要,例如:“從身邊的變化談改革開放”時,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訪問,到農村調查采訪,通過到社會訪問調查,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請進來,是據課題需要,請在社會主義實踐中作出貢獻有代表性的人員到學校講課,做專題報告。同時結合實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進行時事演講。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使思想政治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追求欲望和創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達到良好的素質教育效果。

五、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投影、電視、錄像、電子網絡等引入課堂,制作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教學課件。例如:在上“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時,列舉二戰以來危害世界生存與發展的主要的世界局部戰爭與沖突,還有世界經濟發展的兩極分化狀況的資料、圖片等,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直觀、生動、情境性強等特點,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創設讓學生思維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分析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現代網絡高速發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和啟發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運用知識;教會學生使用網絡遠程技術收集資料、整理數據、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體驗中培養創新能力。例如:在教法律常識部分,我建議學生多看“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節日,有時我會把一些精彩節目錄制下來,拿到課堂上與他們一同分析、探討,鼓勵學生在網上與網友談論有關法律問題,從而挖掘學生創造的潛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尤其是活動課的教學中,將學生從被動學習的地位轉變成主動學習的地位,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開放的教學模式中放飛思想,學以致用,從而使他們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得到提高,不斷迸射出創新的火花。

猜你喜歡
活動課政治課解決問題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實踐探索
活動課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課的“四維一體”法初探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淺談高考政治課改革的幾點思考
思想政治課與素質教育
讓語文活動課“動”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