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行業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2017-02-06 22:31王輝
價值工程 2017年2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經濟

王輝

摘要: 以中國煤炭行業為研究對象,使用2000-2014年間煤炭開采及洗選業能源消耗量及GDP等面板數據,利用Tapio彈性方法研究了中國煤炭行業碳排放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脫鉤關系,從而為我國煤炭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總體煤炭開采及洗選業能源消耗量碳排放與GDP之間的彈性在2000-2014年間內整體處于弱脫鉤狀態,表明我國煤炭采選業碳排放量很大,并非處于最佳可持續發展狀態。

Abstract: By taking the coal industry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of coal mining and washing industry from 2000 to 2014 and Tapio elastic method,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s coal industry is studied to provide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n China.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ity between the carbon emissions and GDP of the overall energy consumption of coal mining and washing industry in China in 2000-2014 is in a weak decoupling state. It shows that the carbon emission of coal mining industry in China is very large, and it is not in the be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關鍵詞: Tapio脫鉤模型;煤炭行業碳排放;經濟;可持續發展

Key words: Tapio decoupling model;carbon emission of coal industry;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2-0185-02

0 引言

煤炭是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主要能源,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決定了煤炭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同時,煤炭也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我國煤炭企業粗放式的生產方式帶來了一系列負面的影響,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枯竭,人民的健康等問題日漸突出。隨著煤炭行業“黃金十年”的過去,現在的煤炭形勢十分嚴峻。尤其對于煤炭企業中的采選業,在煤炭洗選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其他能源的消耗來支撐洗選工作,對電力、水資源等的使用產生大量的消耗;同時在原煤開采過程中,由機械設備、照明設施等的使用以及多種副產物的排放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破壞也不容小覷。

因此,對煤炭采選業的能源利用情況和節能潛力進行研究,實現由粗放式的生產向科技化的綠色生產轉變,不僅對于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目標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對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長遠的積極效應。

1 研究方法

1.1 脫鉤概念及Tapio脫鉤模型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將“脫鉤”引入農業政策領域,并逐步擴展到環境經濟學領域,用來研究經濟增長與環境壓力或能源消費之間的關系。根據OECD的相關定義,“阻斷經濟增長與環境沖擊之間的聯系或者說使兩者之間的變化速度不同步”的脫鉤概念最具說服性,被廣泛采納。簡單來說,當經濟增長率高于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的增長率時,則稱為脫鉤關系[1]。

Tapio脫鉤模型[2]以“彈性”的概念來動態反映變量間的脫鉤關系。Tapio脫鉤模型對總量變化和相對量變化兩類指標進行了綜合,采用以時期為時間尺度的彈性分析方法反映變量間的脫鉤關系。在脫鉤狀態劃分形式上,本文根據以往文獻[3-5]以及Tapio脫鉤理論的劃分標準,將脫鉤狀態分為八種狀態,分別為:強脫鉤、弱脫鉤、衰退性脫鉤、強負脫鉤、弱負脫鉤、擴張性負脫鉤、衰退性(連接)耦合、擴張性(連接)耦合。

本文旨在研究煤炭行業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選取指標為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煤炭消費總量及GDP。

1.2 煤炭行業碳排放測度方法 對于煤炭行業碳排放和能源消費的測算,首先對各種能源的消耗量、轉標準煤和碳排放系數要進行計算分析。本文以萬噸標準煤和萬噸作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單位[6]。C=E×σ(4)

E為煤炭開采和洗選業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準煤),煤炭開采過程中的消耗由不同的能源構成,如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由于E已經轉化為標準煤,不需要再將其進行轉換。其中,C為煤炭碳排放總量,σ為標準煤的碳排放系數。由于各國政策、法律法規不同,各研究所和機構的煤炭排放系數各不相同,因此數據選擇國際常用碳排放系數的平均值0.7266。

2 實證研究

2.1 數據說明 在研究中國煤炭行業的碳排放變動時,為了使碳排放的計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經濟指標選擇GDP,為使GDP更具有可比性,對其做平滑指數處理,以當年GDP和可比價格GDP指數,得到1980年不變價GDP。能源指標選擇煤炭開采和洗選業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準煤)。本文數據來源于2000-2014年間的《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能源統計年鑒》。

2.2 結果及分析 根據公式(4),從《中國統計年鑒》中獲得2000-2014年間煤炭行業碳排放數據,將全國GDP與煤炭碳排放進行比較,為研究中國煤炭行業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提供依據。

依據圖1可以看出,整體上,GDP和煤炭行業碳排放量均呈增長狀態,碳排放量在2000-2001年間增長比較緩慢,2001-2002年間碳排放量有所下降,2002-2012年間碳排放量近似線性關系,2013-2014年間增長率急劇下降。GDP在2000-2014年間一直保持增長狀態,2000-2006年間增速較為緩慢,2006年之后增速明顯變快。

對我國煤炭采選業碳排放及經濟增長進行脫鉤分析,其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00-2014年間煤炭行業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整體呈現弱脫鉤狀態,但是,2002-2003、2004-2005、2012-2013年間呈現出擴張性負脫鉤狀態,2003-2004、2008-2009年間呈現出擴張性耦合狀態,2001-2002、2013-2014年間則呈現出強脫鉤狀態,即經濟在迅速增長的同時,煤炭行業的碳排放量反而減少,此時可視為最優發展狀態。

以2002-2003年間為例分析,呈現擴張性負脫鉤的原因在于:2003年中國經濟依然表現為投資拉動型,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了26.7%,由此帶動了社會對基本能源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在此階段,我國煤炭生產能力進入穩步增長階段。由此導致全國煤炭市場變化加快,煤炭需求急劇攀升,主要煤炭消費行業能源消耗大量增加。

以2008-2009年間為例分析,呈現擴張性耦合狀態的原因在于:2008-2009年間,中國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同步,都表現為發展緩慢,此時的煤炭行業也表現出了明顯的變化,由于世界經濟的不景氣,煤炭出口量明顯降低,國內需求量急劇下滑,但是庫存量卻在持續增長;2009年,加上節能減排和出口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響,煤炭供需增幅將明顯回落。這段期間雖然我國經濟和碳排放量都呈現增長狀態,但是增長速率比值趨于1,此時表現出擴張性耦合狀態。

以2001-2002年間為例分析,呈現出強脫鉤的原因在于:從國內來講,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煤礦安全專項整治調控政策,對煤炭行業關井壓產,在宏觀調控之下,煤炭行業的運行狀態出現好轉,整體經濟態勢也平穩發展;從國際來看,我國煤炭產品國際競爭力增強,出口大幅增加。

3 結論

2000-2014年,我國煤炭行業尤其是煤炭開采及洗選業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2001-2002,2013-2014年間,煤炭行業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呈現強脫鉤,表明經濟增長的同時,煤炭行業碳排放量反而減少,可視為可持續發展狀態。但是其他年間,并非處于最優發展狀態。

通過分析近十年的碳排放量,可以看出,即便是煤炭行業告別了“黃金十年”,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下降,當前面臨的形勢嚴峻,但其主體能源的地位在短期內很難改變,未來碳減排并非十分樂觀。綜合考慮我國煤炭行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節能減排的時代背景下,堅持科學調控煤炭總量,更加注重煤炭科技創新,著重發展潔凈煤技術,通過改造形成一批先進的選煤廠,改進采煤工藝,做好煤炭產品的深加工已是大勢所趨,同時要立足我國能源供應的戰略需要,加快煤炭行業的技術改造步伐,促進煤炭企業結構優化和調整,增強發展后勁,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

[1]OECD. 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from economic growth[R].Paris: OECD, 2002.

[2]Petri Tapio.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between 1970 and 2001[J].Transport Policy 2005, 12(2):137-151.

[3]Diakoulaki D, Mandaraka M.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assessing the progress in decoupling industrial growth from CO2 emissions in the EU manufacturing sector[J]. Energy Economics, 2007, 29(4) :636-664.

[4]趙興國等.區域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時空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2011,30(6):706-714.

[5]VehmasJ,Kaivo-oja J, Luukkanen J. Global trends of linking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economic growth[R].Turku: Tutu Publications, 2003: 1-25.

[6]高潔.交通運輸碳排放時空特征及演變機理研究[D].長安大學,2013.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分享經濟是個啥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擁抱新經濟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