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趕緊去印度

2017-02-06 15:45于德清
支點 2017年1期
關鍵詞:報業小米印度

于德清

核心提示:在印度重現“中國互聯網奇跡”的可能性極大,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現在不去占領,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呢?

印度總是一個讓人驚奇的國度。

在我看來,現在值得關注的不應該是印度何時超越中國,而是在印度如何復制中國。有人認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模式難以復制。其實,中國經濟的某一方面具有可復制性,尤其是在印度。如今,印度的移動互聯網產業相當于五年前的中國,處于市場爆發的前夜。

一年前,王思聰曾經調侃雷軍在印度的小米發布會上秀蹩腳的英語。但小米手機在印度開疆辟壤,很快就做到了市場第二,然后就是中國手機制造商們的攻城略地。

去年9月21日,金立宣布投資近5億人民幣,在印度北部的哈里亞納邦建立生產工廠,計劃年產能為3000萬部,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華為也不甘落后,兩天后便宣布與電子制造商Flex India合作在印度生產智能手機;小米則與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安得拉邦新建了一座手機裝配廠。

印度互聯網移動協會(IAMAI)發布的《2015年印度互聯網報告》顯示,2015年印度網民數量達4億。其中,87%為移動手機用戶,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率達55%。印度未來擁有大規模的移動互聯網人口,并不令人意外。

毫無疑問,印度已經成為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互聯網大國”。擁有了如此多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就意味著擁有了市場以及各種互聯網應用場景,也就意味著一切皆有可能。

前兩年,印度很流行一句話:Copy from China。如今,那里已經有了印度的支付寶、印度的滴滴打車、印度的大眾點評……凡是在中國流行的產品應用,在印度基本都有了對標產品。而且,這些印度的互聯網企業,也都有中國對標企業的投資。

互聯網產業最重要的就是市場和人口。日本、德國、俄羅斯為什么沒有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這與人口少、小語種有很大關系。新加坡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很重視信息技術,領導人李顯龍還親自學會了編程,但新加坡還是錯過了這一輪互聯網革命。

南非有家百年大報,這家報紙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不務正業”,玩起了付費電視,后來“走火入魔”,玩起了互聯網接入。1997年,這家聰明的報業集團居然在中國市場做起了互聯網接入服務。不過,這項投資最終失敗了,虧了8000萬美元。

一般人花錢買教訓之后,就再也不去某地。但是,這家報紙賠了之后,反而更有信心。幾年之后,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兒子和另一家投資機構覺得有項投資已經賺了10倍,可以退出了,這家南非的報業集團毫不猶豫地成了“接盤俠”。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接盤俠”——10年賺了1000倍,3000萬美元的投資,現在市值高達三四百億美元。這家報業集團,就是騰訊的大股東MIH的母公司Naspers報業集團。

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必然誕生于龐大的市場。很多人不看好印度,往往因為種姓制度、低效民主、腐敗橫行等。但是,對互聯網來說,這些似乎都不太重要,只要大家需要手機、需要消費、需要社交,只要有足夠多的人和足夠大的市場,奇跡就能夠發生。

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奇跡,在印度再玩一把,不是沒有可能,而是可能性非常高。短期之內,印度互聯網企業或許難以成長到中國企業這樣的規模,但肯定會出現巨頭級的企業。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現在不去占領,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呢?(支點雜志2017年1月刊)

猜你喜歡
報業小米印度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 印度
杜小米的夏天
印度簽訂長單合同 需求或將減弱
讀《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發脾氣》有感
可愛的小米
印度式拆遷
大數據時代的報業出版
印度運載火箭的現在與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