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新畢業黨員培養教育

2017-02-09 19:34張志林王沛軍
魅力中國 2016年39期
關鍵詞:黨員隊伍黨員

張志林++王沛軍

摘要:新畢業黨員是同齡人中的先進分子,用人單位黨組織應主動擔負起管理教育責任,幫助他們盡快融入黨組織,及早適應新崗位,促進黨員隊伍健康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新畢業黨員的特點和當前一些用人單位在黨員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由用人單位和畢業院校兩個支部接力培養黨員的做法。

關鍵詞:黨員;管理教育;黨員隊伍;接力培養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對于用人單位來說,每年都會吸收一定數量的新畢業黨員,引導這些優秀分子走好新的長征路,在工作中爭先進、擔重任,是擺在用人單位黨組織面前的重要課題。需要在日常管理教育的基礎上,與院校黨組織加強聯系,掌握新畢業黨員的特點,并結合重大教育活動,進一步鑄牢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幫助他們樹立“四種意識”,接力做好培養工作。

一、新畢業黨員的特點

(一)黨齡偏短需進一步錘煉黨性

根據黨員發展程序,從遞交入黨申請到培養、考察、發展至少要經過一至兩年,除了個別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加入黨組織,大部分還是在大二之后發展的,還有些是畢業前“突擊”發展的。由于黨齡偏短,一些黨員身體入了黨但思想上還沒有真正入黨,黨性錘煉不夠,對為什么入黨、怎樣當好黨員還有模糊認識[1]。需要支部進一步加強引導,把黨性錘煉當作一生之事,爭做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優秀共產黨員。

(二)對黨的法規制度掌握不夠系統

大部分黨員上學期間忙于學習專業,雖然在思想上行動上堅決與中央保持一致,維護核心、維護黨的權威。但由于學習任務重,系統地學習黨的理論、制度還不夠多,經常會出現一知半解的現象,影響了黨的各項制度和工作的開展。比如,在工作中就有黨員知道要定期開展黨團活動,但卻單一地認為開展的是文娛體育活動,卻不知道還要進行黨的組織生活;還有的黨員在參加完黨的會議后把會議內容隨意傳播,違反了保密原則。

(三)對黨員教育的新方法研究不深

傳統的課堂灌輸、理論講解已不能滿足需求,依靠網絡及新媒體、自媒體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和法規制度正成為黨員學習的重要手段,呈現出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但隨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對黨的創新理論學習不夠深入,對一些需深入理解的重大理論下功夫不夠;對自媒體上的內容缺少判斷,容易對一些未經考證的黨史故事感興趣并作為自身行為的參考。

二、用人單位黨員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支部引領作用弱化

對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日常教育管理上重經濟效益輕思想教育,存在著組織制度落實不好、典型樹得不牢、黨員考評機制不全面等問題。在黨員隊伍建設上,有時候以過去的老方法管理今天的老黨員,有時卻盲目超前認為新技術是萬能的。比如,有的支部認為有各種媒體鋪天蓋地地宣傳黨的創新理論,黨員應該已經掌握了這些內容,忽視了組織黨員進行基礎性學習研究,淡化了學習效果,更談不上應用到實踐中[3]。

(二)組織制度生活落實不好[2]

新畢業黨員剛入職,工作壓力很大,沒有過多時間持續學習黨的法規、理論,對組織生活制度知之不深,需要以正規的組織制度規范黨內生活。但受績效目標制約,有的單位突出業務考核,支部也經常以行政代替組織,沒有深入抓制度落實,黨員匯報思想、民主評議黨員等行之有效的組織生活制度經常流于形式。

(三)持續教育幫帶不夠

一些新畢業黨員由于黨齡短、閱歷淺,缺乏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系統學習研究,理想信念還不夠堅定,政治鑒別力還不夠敏銳,雖然在組織上入了黨,但在思想上還沒有完全入黨。需要用人單位和培養院校兩個支部接力培養,確保黨員教育不掛空檔。

(四)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體現不好

一些黨員對先鋒模范作用認識不夠,存在“多一個也不多、少一個也不少”的思想,遇到急難險重任務,不愿帶頭去干,導致常常是以“新同志上”代替“黨員上”,“我是黨員看我的”也異化為“我是新人看我的”。帶頭作用、骨干作用、橋梁作用發揮得不好,影響了黨與群眾的聯系,也沒有給新黨員做出好樣子。

三、加強新畢業黨員管理的思考

當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加強新畢業黨員教育管理,把這些優秀分子有效集中凝聚起來,幫助他們經受各種社會思潮沖擊和考驗,是用人單位黨組織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落實好組織生活制度[4]

健全黨的組織,形成黨支部、黨小組的框架管理結構,確保每名黨員都在組織當中。利用黨課時間系統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及黨史、黨章等內容,使黨員在學習中強化黨員意識、提升理論素養。嚴格落實制度,依靠組織開展工作,使黨員在參與組織生活的過程中熟悉黨的法規政策。

(二)干部帶頭做好表率

用人單位的干部是新畢業黨員的第一教師,通過干部帶頭落實制度、帶頭參加重大任務,做出黨員的樣子。根據新畢業黨員特點,采取以老帶新結對子等形式,制定幫帶計劃,細化目標任務,也便于在參與過程中及時發現黨員的思想傾向,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

(三)積極拓展教育方式

在開展傳統的設立“黨員先鋒崗”、評選“最美黨員”以有組織志愿服務的基礎上,增加網絡互動,定期向黨員推薦優秀黨建公眾號、時評文章和先進人物事跡,使黨員的教育引導工作有新意、不斷線。結合“兩學一做”教育活動,開展“日考察、周講評、月排名”等機制,促進每名黨員向合格黨員邁進。

(四)持續加強培養幫帶

黨員報到之前注重溝通,與院校支部搞好思想動態、現實表現的交接;報到之后加強跟蹤,及時掌握思想變化和工作狀態,以便在開展組織生活時有針對性地編組,提高黨員培養效果[5]。

參考文獻:

[1]劉冰冰.從先進性教育析創新高校黨員管理[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6,05:101-103.

[2]范麗蓉.關于加強高校畢業生流動黨員管理的思考[J].學理論,2012,05:163-165.

[3]周明.加強黨員管理工作的思考[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3.03:36-37

[4]徐寶余.談在煤礦企業如何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J].中外企業家,2013,07:144-144

[5]李崇琛.以組織功能的強化不斷深化黨員管理[J].改革與開放,2012,14:34-34

猜你喜歡
黨員隊伍黨員
國有企業如何切實提升黨員隊伍建設水平
黨員之家
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9514.8萬 北京市黨員總數:240.8萬
黨組織在正式黨員減少為3人以下時如何開展工作?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之我見
黨員標準是什么?
學做結合提升黨員干部素質
高校黨員隊伍建設制度體系探究
關于加強企業黨員教育問題的思考
淺談基層黨支部如何抓好黨員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