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攝影傳播特征

2017-02-09 13:09王曉蕾
新媒體研究 2016年23期
關鍵詞:移動平臺新媒體語境話語權

王曉蕾

摘 要 從新聞攝影的需求和新媒體傳播特征出發,研究如何有效實現新媒體下的第一時間反饋、第一現場記錄、目擊見證、事件真實豐滿、多元傳播等特征。

關鍵詞 新聞攝影傳播;移動平臺;新媒體語境;核心信息;話語權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3-0023-02

如今,科技的日新月異帶來了嶄新的新聞傳播方式,數字化處理和收集技術與新媒體傳播的有機融合之下,我們將告別傳統的圖片、文字獲取信息形態,轉而有了更直觀、也更豐滿多元的攝影傳遞時代。無論從攝影意識形態還是文化內涵,包括傳遞內容的藝術形式,都發生著深刻性的變革。大眾從路人變為了參與者,攝影走出高不可攀的象牙塔,開啟全民攝影時代。而數字化、信息化傳播媒介與載體之下,新聞傳播將沿著怎樣的道路發展,值得我們深思。

1 互聯網造就傳播新語境

1.1 新媒體特性與新聞傳播

首先,新媒體承載的新聞消息,通過網絡的渠道將在極短時間內得到擴散。而隨之進行的,將是多樣的用戶互動和評價。只需要輕輕點擊,便可以進行多次轉載分享,此外還能留言評論、進行觀點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新聞和用戶之間的勾連性以及黏著力,讓新聞傳播力度更強,但同時,新聞編輯者也無法掌握后續的言論動向。

其次,參照新媒體環境和新媒體交互方式。新媒體下的新聞攝影,將伴隨著便利的信息傳播變得越來越大眾化。任何人、任何地點,只要拿出手機,就可以通過移動端信息渠道進行新聞拍攝,可以承擔新聞事件發現人的角色,將生活中的新聞信息傳播到互聯網上。不過這種能力角色的移交同時也帶來了重大弊病,由于大眾并不具備良好的新聞采集和內容編輯的能力,在某些時刻,大眾作為新聞傳播的主要媒體人,容易產生錯誤的信息和輿論導向。這種顛覆傳統新聞攝影流程的新媒體傳播方式,將略去信息編輯、加工的環節,而更多的是信息直接反饋。這種方式,在特殊情況下,有可能會因為信息片面、信息元素不足,而偏離事實的真相本身,從而違背新聞工作的基本準則。并且這種特性是無法通過簡單的調整去改變的,只要新聞通過新媒體進行傳播,就一定會受到新媒體高度自由的交互特性的影響。而不可控的媒體新聞“采集者”將會給新聞傳播帶來失真、低俗化、扭曲化,甚至商業化的發展趨向。這無疑是對新聞攝影傳播的巨大損害,是殺雞取卵的惡性事件,新媒體下網絡新聞資源篩選問題亟待解決[1]。

1.2 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實例

當前新媒體時代下,網絡新聞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圖片和視頻的PS修改,以此迎合某些受眾的低俗需求,換得更好的曝光度和瀏覽量。在這個網絡高度“三俗”的時代,正規的圖片、視頻信息反而得不到廣泛傳播,反而惡俗、下作的類型更加招人喜歡,這也導致現在新媒體被貼上了惡俗、炒作的標簽。匿名化的言論發布以及消息傳遞方式,讓那些企圖在其中圖謀不軌的人如魚得水。近年來網絡新聞中,關于明星出軌或是吸毒的文章數不勝數,而多數都會伴隨有圖片攝影或是視頻偷拍。這些信息在事后大半都被證實是假的,雖然仍舊存在有真實事件,但是杯水車薪的積極效應,讓當前環境下的新聞消息公信力已經降到了歷史冰點。除此之外,多次被推上熱搜的關于城管與小販的新聞消息更是完全讓新媒體的弊病暴露無遺。多起城管與小販的沖突,新聞只反映了沖突現場,而關于事件的起因和內容描述,極其蒼白。而不明所以的網絡群眾,容易受到錯誤的觀念導向,從而造成社會輿論風氣的敗壞,破壞社會和諧發展。

2 媒體與攝影疆界被打破

基于以上對于當下新媒體語境中新聞傳播實例分析,可以感知到媒體的重大轉變,以及媒體人角色的交替等重要特征變換。

從業余化到專業領域的經常使用,在這個互聯網信息交互時代,移動信息接收端將更好的實現圖片信息的上傳和分享。實現人們用手機拍攝生活,用手機見證新聞事件,并在未來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新媒體攝影行列中?!肮駭z影”的出現,見證了一個顛覆傳統攝影的新攝影人群的誕生。在新媒體攝影群體中,熱情和興趣是第一位,而并沒有技術的篩選界限。實現公民的普遍參與,讓大眾能參與到新聞第一現場中,實現信息的全方位記錄。

新聞本就來源于生活和民眾,因此,大眾的新聞攝影自媒體的產生從某種意義上打破了傳統媒體的渠道限制,成為了民眾記錄新聞,以及維護公民自身權利的重要途徑,也成為了新時代下公民攝影的共同目標。

3 新媒體語境下的話語規則

3.1 信息源多元

當前以電子技術作為核心的新媒體影響傳播技術成為了主力軍。其內容主要包含數字化影像處理和影像的網絡化傳播兩部分,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更新信息傳輸結構,同時提升信息質量和傳輸效率。

截至2014年6月,中國網民達到了6.5億的規模,手機用戶更是占據了七成以上。與此同時,微博、QQ空間、微信等交流軟件成為了互聯網攝影新聞傳播的主體。實現多元的信息和意見交流,不再僅受“統一的聲音”,使得每個人可以獨立獲得資訊,并做出評判。

3.2 圖像傳播裂變式發展

高度自由和傳遞性的網絡信息傳播下,攝影圖像信息將呈現核裂變式的傳播速度。例如,在微博中,互相關注的人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以此循環傳遞下去,將會有指數級的擴散效率。同時在層層轉發過程中結成數量及其龐大的接受群體,形成集體傳播效應,這為攝影新聞的傳播提供了巨大的展示空間。

4 結束語

以上就是基于當前新媒體互聯網背景下,新聞攝影傳播的具體變化和其動態特征。顯而易見,在帶來便捷和生活方式改變的同時,也需要我們針對問題和漏洞進行不斷的彌補,實行科學化的管理方式,讓新媒體真正為每一個人提供其需要的信息,并能夠將信息及時的傳遞及分享。強化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和溝通聯系,為新聞攝影的傳播提供旺盛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謝建華.新傳播環境下新聞攝影形態的分析與研究[EB/OL].[2011-11-22].http://www.cpanet.org.cn/html/2011nianzhuanti/dishijielilunyantaohui/liluny/20111122/56329.html.

猜你喜歡
移動平臺新媒體語境話語權
話語權是一種暴力
新媒體語境下里約奧運會的報道及媒介價值取向
基于移動式培訓評估系統的培訓閉環管理研究與探索
基于移動平臺的電力營銷系統應用探析
陳年凡客創始人
新媒體語境下新聞攝像傳播的特征研究
爭衡·重塑·掌控
數字化校園中統一移動平臺的實踐與探索
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移動平臺設計的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國產電視劇的發展趨勢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