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長豐縣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2017-02-13 16:57朱春霞?オ?
山東青年 2016年10期
關鍵詞:長豐產業發展鄉村旅游

朱春霞++?オ?

摘要:在合肥市旅游產業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長豐縣鄉村旅游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但長豐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也存在諸多“瓶頸”,筆者力求通過調研尋找到解決之策。

關鍵詞:長豐;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調查

一、長豐縣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合肥市旅游業通過整合旅游資源,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實現特色互補,資源共享,創造特色品牌,打造黃金線路,有力推動了合肥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長豐縣人文和自然旅游資源雖然較少,但是鄉村旅游資源眾多,區位優勢明顯,經過政府的大力引導,群眾廣泛參與,與合肥市景區串接成線,增強了長豐旅游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十一五”以來,長豐縣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迅速。長豐縣旅游局自2008年分設成立以來,在全縣各級各部門的支持下,旅游業呈現了嶄新的局面,旅游對外形象有了很大提高,旅游景區景點建設和質量等級創建均取得了顯著成效,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日臻完善。旅游機構和隊伍建設逐步健全。旅游業的發展在全縣各級各部門領導的意識逐步增強。2008年,縣委縣政府出臺了第一個《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編制了第一個《長豐縣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和部分專題旅游規劃,堅持以“黨委總攬、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產業支撐、示范帶動、旅游富民”的發展思路,圍繞全市爭先進、全省爭一流、全國爭百強的目標,以建設“綠色生態長豐”為主體定位,主打“生態、休閑、健康、人文”四大形象牌,以北城、縣城為兩軸,建設大項目,發展鄉村旅游,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全縣旅游事業實現了新的大發展。全縣成功創建了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3A級景區,創建了近30家省、市縣星級農家樂接待點、1個全省最佳旅游鄉鎮、2個全省優秀旅游鄉鎮;大手筆建設中國(合肥)非物質文化遺產園、臥龍山生態旅游度假區、梅沖湖濕地公園、杜集生態旅游區;舉辦了桃花節、美食旅游節等系列節慶活動,擴大了長豐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了大量市民到長豐旅游。連續三年全縣旅游接待超出2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出12億元。

二、制約長豐鄉村旅游發展的“瓶頸”

(一)普遍缺乏中長期的發展規劃。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的前提首先就要科學規劃,缺乏科學的發展規劃,必然導致鄉村旅游產品缺乏針對性和競爭力,最終失去市場。由于鄉村旅游總體上起步較遲,普遍缺乏中長期規劃,也沒有經過實踐得出的科學發展模式。目前,多數鄉村旅游還脫離不了農村旅館或是農民餐館的模式,內容單一,缺乏內涵。長豐縣的10多家農家樂接待點,大多數是以自發自建、垂釣、餐飲為主,比較重視眼前的利益,都缺乏中長期規劃,不利于下一步的發展壯大。

(二)旅游業發展水平不高,人才缺乏。人力資源是第一生產力,和所有工作一樣,新農村建設需要人才,開展鄉村旅游也需要人才,在沒有名山大川而以農家樂為發展起步的旅游業,首先是本地為主的農民,農民群眾普遍知識面不廣、文化程度較低,信息不通暢,要把純農業轉化為農游結合,把一產轉為與三產融合,把靠體力轉為靠智力經營,困難重重。旅游業是服務業,它從本質上不同于農業,行業的轉變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意識和技能的轉變,一些專業的管理人才和一支精干的服務隊伍是鄉村旅游又好又快發展的前提條件,當前鄉村旅游的很多方面都還處于摸索階段,多數鄉村旅游的經營和管理者對“旅游”二字缺乏理解或是理解不深刻,長豐縣少數農家樂的負責人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旅游,胸中沒有長遠和規劃意識。旅游管理的理念和手段相對落后,行業發展的水平不高,亟需加強引導和培訓。

(三)基礎設施投入不足,資金缺乏。鄉村旅游發展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先導,從鄉村旅游發展較早的成都來看,“五朵金花”道路、綠化、美化、亮化工程非經年累月的政府投入是沒有這樣的結果?;A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作為鄉村旅游的經營者農民來講,即使加上村、鎮的支持,也難以維繼基礎設施上的大量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鄉村旅游發展就緩慢,就會錯失許多發展的機遇。如長豐縣三十頭綠之源、下塘鎮龍蝦垂釣中心、崗集鎮新元生態農莊雖然建設較早,但都因為缺乏資金,內外道路、導引系統和接待功能至今沒有完善,影響了服務質量和旅游者的興趣。

(四)缺乏科學規范的管理和服務。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量的增加,更多的農民參與鄉村旅游,旅游行為對處在不同人的主體產生不同的經濟效益,鄉村旅游在發展中也會產生各種矛盾和問題,如餐飲業的規范管理問題,服務員的健康和文明禮儀問題,這些方面如果有某一方面沒有做到位,都會影響旅游者的心情。目前的農家樂幾乎是菜品千差萬別,價格隨心所欲,有的相互競爭,甚至貶低對方,比如,“吳山貢鵝”都說自己正宗,味道卻相差甚遠。有的家庭幾口人,洗菜的、燒菜的、上菜的都是一個人,一家一個價,每家不同樣,這既是農家樂的一個特點,又是缺乏科學規范管理和服務的一個問題。

三、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

(一)“農”字當頭的核心要突出。離開了農村的鄉村旅游不是純粹的鄉村旅游,沒有農民參與的農家樂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農家樂。鄉村旅游吸引人的核心魅力是農耕景象、農家習俗和農民的憨厚淳樸,精煉起來就是所謂的“三農文化”。正是由于城市和農村在生活形態等方面的差異和錯位,構成了城里人去鄉村旅游的主要動因。因此,發展鄉村旅游首先必須堅持以農為根,依托農村,依靠農民、立足農業,以自然、隨和、舒適、生態為主題,突出城市和農村的差異。在鄉村旅游點的開發中,要還原農村本色,展現農家風情,切忌貪大求洋,鄉村旅游應當呈現的是“山水畫、田園詩、民俗歌、生活曲、夢幻境”,如此,才能真正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或是鄉村情結濃厚的人走村鄉村、發現鄉村、宣傳鄉村。

(二)政府主導的地位要堅持。鄉村旅游發展從一開始,就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因地制宜的出臺一些優惠政策,比如在貸款、稅收上給予一定便利;在規劃和培訓上加強指導,建立有效的行業標準;建立一個各相關部門聯動的扶持機制。政府要把發展當地鄉村旅游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緊密結合,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與改善、改進生活條件這三方面整合起來,構筑農村產業新格局。目前全國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氣發展鄉村旅游,爭奪客源的競爭非常激烈。鄉村旅游要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實現聯合經營,以群體的力量形成規模效應,創立品牌,增加市場競爭力,走規?;彤a業化的道路,要貫徹落實好省、市出臺的農家樂旅游的相關標準,規范行業準入、經營服務和收費標準,規范經營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要精心打造品牌,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大企業對農家樂旅游進行整體包裝、系列開發,精心打造本地的歷史文化品牌,與旅行社聯合推出具有競爭力的農家樂旅游產品,并且在推介的過程中廣泛吸收意見和建議,不斷加以完善和改進。

(三)科學發展的規劃要強化。在鄉村旅游開發中,如果不通過系統規劃,有機整合脆弱的鄉村旅游資源,認真科學地策劃好旅游開發項目,鄉村旅游發展就難以形成規模,沒有規模,孤掌難鳴。鄉村旅游規劃是鄉村旅游的藍圖,是建設和發展鄉村旅游的基本依據,科學發展必須規劃先行,體現人本、和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明確當地資源結構、優勢、特色等基本情況,作前瞻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預測,然后按長、中、近期實施,讓農民參與,受農民監督。同時,要長遠規劃,科學策劃,增強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加強文化內涵建設,以鄉土文化為核心,提高鄉村旅游產品的品味和檔次。要把農家樂旅游與推進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認真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開發有特色的飲食文化和地方特色旅游商品,逐步改變目前我縣農家樂旅游規模較小、分布散亂、經營單一、層次不高、發展無序的狀況。加強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挖掘有利于改變目前長豐縣鄉村旅游產品結構雷同、檔次低的狀況。在鄉村旅游產品項目的開發和設計中,要在鄉村民俗、民族風情和鄉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鄉村旅游產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品味和較高的藝術格調。品位和格調高了,再能夠擁有別人欠缺的元素,就是一個很好的農家樂產品了。

(四)完善提高的意識要加強?!吧a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也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內在要求。各地的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提升了農村面貌。去年,我省提出了建設美好鄉村的宏偉目標,去年以來每年都安排一定數量的村加入到美好鄉村建設的進程中來。長豐縣擁有造甲宋崗村這一先進典型。發展鄉村旅游首先必須改善鄉村的生態環境,注意保持鄉土本色,突出田園特色,避免城市化傾向。同時,要改善鄉村的交通、通訊、水電等基礎設施條件,完善旅游接待功能,提高可進入性、可觀賞性、可體驗性,吸引城市居民休閑旅游。這種意識我們的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要始終如一,我們的各級領導和行業管理部門也要樹立,要通過大力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公民素質,引導農民自我完善。對鄉村旅游的開發,要鄉村旅游的投資商在開發中要注重對原汁原味的鄉村本色進行保護。對鄉村旅游開發要加強科學引導和專業指導,加強監管,強化經營的特色和差異性,突出農村的天然、純樸、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強調天然、閑情和野趣,努力展現鄉村旅游的魅力。

(作者單位:中共長豐縣委黨校,安徽 合肥 231199)

猜你喜歡
長豐產業發展鄉村旅游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鄉村旅游環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護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