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保護與技術創新關系的理論分析

2017-02-14 15:08陳華
法制博覽 2017年1期
關鍵詞:辯證壟斷知識產權保護

陳華

摘要:關于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的爭論很大,且出現的非常早,隨著研究資料和文獻的增加,應當換一個角度思考,而不是簡單的消極或積極。本文在此先論述了國內和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然后對兩者的關系展開了辯證分析。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辯證;壟斷

中圖分類號:F204;F273.1;F2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2-0194-02

一、引言

有創新才有發展,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對企業而言極為關鍵。很多行業都是如此,落后的技術使得企業難以突破,導致整個行業的發展水平難以提升,國家對技術創新方面非常重視,從政策和法律的角度予以鼓勵和保護。這就要提到知識產權,當企業擁有一項創新技術后,積極性會明顯提高,競爭實力也會隨之增加。若不能從法律上予以新技術保護,必然會削弱企業創新發展的動力,又恢復到原來狀態。但如果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太過嚴苛,則過猶不及,很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所以,應當辯證地去分析知識產權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

二、國內國外研究現狀

關于知識產權保護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國內國外都有大量的研究,對其進行分析整理,可總結為三種觀點:①積極作用。該觀點認為知識產權保護能夠為產權擁有方帶來經濟效益,隨著技術轉移帶來的利潤越來越多,將有大量資源都用在技術創新上,再次取得技術上的突破,從而推動社會的前進;②消極作用。該觀點認為知識產權保護容易導致新技術的壟斷,使得自由競爭明顯減少。雖然能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但對不同行業,以及不同規模的企業的激勵程度存在著差距;③此觀點認為,兩者之間并不存在嚴格的線性關系,應當根據行業現狀和企業實力進行具體分析,尋找最優的知識產權保護,使其對技術創新的影響達到最完美。

其積極作用顯而易見,在此主要討論其帶來的消極作用。綜合國內外在此方面的觀點,同樣是消極作用,也有著角度上的不同??蓮囊韵聨c考慮:

第一,技術應當用于實踐,提高生產力,滿足更多人的需求。但是知識產權制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壟斷,使得交易減少,新技術無法廣泛應用于實際生產中,雖然能夠小部分壟斷者帶去經濟效益,可是對其他人和企業并不利。隨著對新技術的保護時間的增長,必然會加大社會的潛在損失。而且,如果一個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如果不夠完善,在交易中極易吃虧。

第二,企業聯手合作已成為當今企業促進發展的重要手段,不過合作需要雙方盡可能多地了解,部分擁有產權的企業并不愿泄漏核心技術,也就降低了合作質量。因為不愿分享,合作成功率大大降低。長期如此,并不利于企業和技術的發展。

第三,知識產權保護容易對發展中國家產生不利影響,而獲利的最終卻是發達國家。我們知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存在著經濟等各方面的差距,當發達國家在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上占據絕對優勢后,對發展中國家十分不利。比如一個發達國家獲得了知識產權的強保護,那么建立在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則不能被模仿,也就是說,發展中國家內部企業在技術創新上更加困難,很多產品只能依賴進口,或者導致國外直接投資降低,最終對發展中國家影響較大。

第四,有人提出知識產權無效用論。技術創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生產力,獲取更多利益,而獲取利益的途徑有許多,比如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利用品牌效應。即便沒有專利,依然可以通過其他途徑達到目的,而且與知識產權相比,名譽、信譽等起到的激勵作用更為明顯。

第五,知識產權保護需要有比較成熟健全的法律給予安全保障,然而在當前環境下,技術更新換代的周期較短,面對如此快的更新速度,法律中存在漏洞,也難以及時補充。另外,新技術可能是多種技術的結合,該如何明確界定存在著很大困難。如果在牽涉到多部法律,問題更難圓滿地解決。最后,還有業內人士認為,知識產權保護會拉大收入差距,引起再分配的爭議。

三、辯證分析知識產權保護與技術創新的關系

從前面論述中可看出,國內國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很多學者的觀點相互對立,筆者認為,看待一個事物,應當看的全面,進行辯證思考。從不同角度分析,兩者間的關系也會有所不同。因此,筆者更傾向于第三種觀點,在探討知識產權保護和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時,還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是否在同一領域、是否在同一時間段。

我國尚處于發展中國家階段,技術創新能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與發達國家都有著明顯差別,兩者之間的關系很復雜,不能簡單地說是消極還是積極,畢竟積極和消極是相對的。如果有消極影響,同樣也會產生積極影響。

首先,在一個技術創新實力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各個行業之受到的影響各不相同。如果行業內的技術沒有太大差別,企業間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幾乎相等,那么知識產權保護基本上帶來的是正面影響。企業獲取知識產權后,可以獲得經濟利益,同時有了更大的信心,并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新技術創新中去。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創新收益減少,企業更愿意成為技術先進者??梢?,知識產權保護能夠促進創新活動。而如果行業內的技術存在著明顯差異時,則不宜太過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因為這么做,其他企業極易停滯不前,但又不能模仿侵權。產權擁有者短期內可以憑借壟斷獲取經濟利益,可是會影響大整個行業的發展,內部沒有創新動力,從長遠看,對產權擁有者也非常不利。

其次,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技術創新對提高競爭力非常關鍵,從一定程度上講,知識產權制度體系能夠滿足其創新要求,可以起到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然而,如果是在市場經濟機制較差的發展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起到的很可能是相反的作用。比如我國,正處于經濟模式轉型期,市場機制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都還不完善,必然會引發一系列新問題。

另外,實際生活中不公平的影響依然存在,為規避這種損失,發展中國家建立適合自身的知識產權戰略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各國結合客觀實際的績效評估體系來衡量和調整自身的知識產權政策和戰略。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知識產權規則的制定和完善,由于是在發達國家主導下制定和形成的,其側重點是保護發達國家利用知識產權,進行技術壟斷追求高額利潤,從根本上說是不利于我國采用引進新技術,所以發展中國家應積極參與修改、制定、完善國際知識產權規則。技術創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只有在清楚了解相關領域的國內外知識產權的基礎上,確定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技術創新,才會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在此前提下申請的專利,也會提高企業技術創新的效益,促進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的協同發展。

四、結語

對技術創新來說,知識產權保護是把雙刃劍,既能起到促進作用,又能起到壓制作用。今后應當保持樂觀的態度,合理使用這把雙刃劍,使其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盡量減少知識產權保護對技術創新的消極影響。我國在此方面的制度還需完善,今后應當深入研究,以辯證地眼光去看待。

[參考文獻]

[1]賀貴才,于永達.知識產權保護與技術創新關系的理論分析[J].科研管理,2011,32(11):148-156.

[2]薛歡.不同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對技術創新的影響[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

[3]曹勇,胡歡歡.辨證分析知識產權對技術創新的影響:理論述評[J].科學學研究,2008,22(s2):588-593.

[4]趙娜,王博.知識產權保護對企業技術創新:促進還是抑制?——2008-2014年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經驗證據[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6,32(5):113-122.

猜你喜歡
辯證壟斷知識產權保護
我國知識產權犯罪刑事司法政策論
淺議科學辯證看待軍網輿情
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文獻綜述
韓抱怨中國“壟斷”航空市場
初三歷史教學之歷史人物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