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爛尾”8年的國資收購拖垮“黃龍山”

2017-02-14 17:32李琳
中國民商 2017年1期
關鍵詞:爛尾商務局產權交易

李琳

2008年,在國有企業昆明食品集團及所屬家企業(以下簡稱“昆明食品集團”)經營舉步維艱、昆明市政府對其進行改制之際,昆明黃龍山(飼料)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龍山公司”)斥資億元購得昆明食品集團國有產權,在足額繳納轉讓價款、履約安置近2000名職工之后,卻遲遲無法辦理產權變更手續,這一“爛尾”八年的國有資產收購事件,將黃龍山公司拖入絕境的邊緣。

轉讓公告

2008年7月25日,昆明產權交易中心發布公告,將以2.15億元的掛牌價格公開轉讓昆明食品集團的國有產權。黃龍山公司從中嗅到了商機,期待通過收購昆明食品集團,將兩家公司優勢資源和優質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打造從飼料生產、生豬養殖、屠宰、肉食品加工為一體的食品全產業鏈。

2008年,國內不少企業正在遭遇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昆明食品集團因債務負擔沉重、職工后續安置問題繁多等諸多因素,在9月3日產權拍賣過程中,幾家報名企業中唯有黃龍山公司舉牌。2009年1月16日,黃龍山公司與轉讓方昆明市商務局就昆明食品集團產權轉讓,簽訂《產權交易合同》《產權交易補充合同》,對雙方的權利義務進行約定。根據合同約定,黃龍山公司受讓國有資產后,需在繳納2.15億元轉讓價款的基礎上,妥善安置在職職工和離退休人員,償還昆明食品集團所欠債務等。

合同還約定,黃龍山公司將所受讓產權的10%讓渡給昆明食品集團經營管理層及骨干群體(以下統稱“原管理層”)。這是一個典型的合法合規的企業收購案例,與收購民營企業不同的是,被收購方要求保留10%的產權給原管理層,即原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也正是這一約定,成為“爛尾”八年的伏筆。

陌生的受益人

2010年12月24日,黃龍山公司與原管理層簽訂《資產分立原則協議》(以下簡稱“分立協議”),然而價款卻變成了6343.24萬元(約占應有資產的33.4%)。根據分立協議,黃龍山公司將昆明食品(集團)冷凍冷藏有限公司、民聯工貿有限公司、采購批發有限公司3家企業的優質資產劃分給昆明食品集團經營管理層,其余10家企業的資產全部歸黃龍山公司所有。據黃龍山公司企業負責人介紹,這是在昆明市國資委原主要領導明確表示“如不分立就無法移交資產和辦理有關手續”的情況下,在堅持一段時間后無奈做出讓步,并且最大的實際受讓人也并非是原管理層。這其中誰是重大的受益者呢?新成立公司的股東名單中出現了一個陌生的名字——武漢市冷儲物流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譚壘,持股85%,而原管理層僅持股15%。一個毫不相干的人成為昆明市國資委原領導力推的《分立協議》的最大贏家,這顯然不合邏輯。

政府相關部門的解釋是,分立協議的簽訂是在黃龍山公司發現與原管理層產生分歧后自己解決不了,要求政府部門幫助協調,所以出現了當時的主要領導從中幫忙協調的情況。然而這個說法卻無法解釋企業為什么做出如此大的讓步,更解釋不了那個陌生的名字。

無效協議?

據黃龍山公司負責人介紹,因發現要把85%分立出的優質資產給不相關的第三方持有,有可能對公司未來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加之本來分立協議就是被逼無奈簽訂的,合法性存疑,因此公司不斷向相關領導和政府部門反映情況。昆明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也召開了多次會議協調解決,但原管理層拒不配合。

2013年,黃龍山公司和原管理層先后將對方告上法庭,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法院審理后,鑒于糾紛源于國企改革,因此駁回了雙方的起訴。但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書(【2013】西法民初字第1414號)顯示,作為出讓方的昆明市商務局沒有嚴格依照合同完成交易,同時國資委、工商局還共同介入《產權交易合同》、《產權交易補充合同》的履行,也是在上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主導、干預下才簽訂的分立協議;原交易合同能否順利履行完畢和分立協議的簽訂均受制于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案涉分立協議的簽訂與市場交易規則和民事合同應遵循的自愿、公平原則相悖,實質上屬于政府及其所屬主管部門處置國有企業改制遺留問題一系列行政行為的延續,并非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民事糾紛。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師表示,從法院的表述看,其實已經隱含著分立協議無效的含義,但根據《最高院關于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政府主管部門在對企業國有資產進行行政性調整、劃轉過程中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手交錢,一手沒貨

由于昆明市食品集團國有資產轉讓涉及到昆明市國資委、商務局、工商局等多個行政主管部門,部門間的銜接不暢也成為工商變更手續一直懸而未決的重要原因。

2010年1月27日,昆明市國資委就向昆明市商務局發文,要求昆明市商務局“督促企業于15個工作日內辦理工商變更手續”。2010年8月19日,昆明市國資委在一份工作匯報中稱,在召集市商務局、黃龍山公司、食品集團協商溝通后,經過充分協商,黃龍山公司與昆明食品集團已就基本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現已經在落實辦理具體事項,近期即可完成相關工作。

然而到了2013年7月22日,昆明市國資委在一份工作匯報中表示,在黃龍山公司付清了全部的轉讓價款后,由于種種原因,昆明食品集團產權交易相關的工商等法律變更手續未能辦理。建議“由市商務局收回昆明食品集團辦理工商手續所需的相關證照、資料,交由黃龍山公司,使其順利辦理工商等法律變更手續,確?!懂a權交易合同》的履行”。

2014年8月7日,昆明市政府召集昆明市商務局、國資委、法制辦、工商局副主任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紀要顯示,黃龍山公司要主動向工商登記機關提交相關股權變更登記所需材料,盡早辦理完成工商股權變更登記事項。工商部門要依法履行職責,認真做好服務工作。

新官不理舊賬?

盡管云南省委、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批示、政府部門文件、會議紀要都在督促落實,但進入2015年,隨著多位領導的職務變更,這一久拖不決的遺留問題再次陷入被擱置的境地。

昆明市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律界人士表示,昆明市商務局作為昆明食品集團的主管行政部門,代表政府作為普通民事主體與企業簽訂《產權交易合同》,更應該從嚴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而不是把自己擺在一個主管部門的位子上。昆明市商務局需要角色、觀念上的轉換,意識到合同違約造成的嚴重后果,而不是將違約責任轉嫁到企業身上。

據黃龍山集團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企業用于昆明食品集團國資收購、償還企業負債、職工安置等的支出接近3億元,加上8年多的利息支出,總共花費了近5億元。其中包括付清了全部轉讓價款2.15億元,還清了昆明食品集團銀行貸款本息2000余萬元,從優安置1900多名員工等。

黃龍山公司因未辦理相關產權轉讓手續,造成了原規劃的產業鏈不能實現,也不能盤活收購資產進行融資,導致企業資金鏈出現問題,甚至有時靠小貸周轉,不堪重負。黃龍山公司負責人說,這么多年難呀,心力交瘁,如果再得不到解決,企業必然走入深淵,到時候不光企業破產,大批員工也要失業。如果依規依法得到解決,我們一定能把企業發展好、維護好廣大職工和股東的合法權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猜你喜歡
爛尾商務局產權交易
市區聯動,打造絲綢產業新窗口
可怕的爛尾
我國產權交易市場發展問題研究
有多少影院可以推倒重來 改建“爛尾”工程,還給業主出色的影音效果
溫州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司和運行處處長孔令文發言
“爛尾”政績為啥沒追責
吉林省技術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的構建研究
業主工程款支付擔保在預防房地產爛尾項目中的作用與創新
清末商部成立與直省商務局之擴展
堅守在非公企業關工崗位上的“魯奶奶”:記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商務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魯德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