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精準普法推動工會法治化建設

2017-02-15 01:58司志通
中國工人 2017年1期
關鍵詞:普法法治化工會組織

■ 司志通

實現精準普法推動工會法治化建設

■ 司志通

職工普法工作是國家七五普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工會工作法治化建設的關鍵內容。工會具有獨特的普法資源優勢,但既然是資源就總有稀缺性,因此,要防止大水漫灌,代之以精準普法,從而實現資源效能最大化,加快工會工作法治化步伐,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要對六五普法開展回頭看,重點查找突出問題。六五普法,各級工會組織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問題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一是普法面不寬。人數較多的企事業單位開展了普法活動,但職工人數較少的單位,還沒有被覆蓋,存在死角和盲區。二是普法形式刻板。盡管企情、工情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有的單位普法還停留在采取街頭宣傳、培訓師授課、法律知識競賽等傳統手段上,缺乏思路創新和手段創新。三是普法的實效性還不強。有的單位盡管搞了普法,但雨過地皮濕,不深入、不解渴、缺乏較強的針對性,還沒有讓職工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局部看,存在著工會這頭熱、職工那頭涼的“被普法”情況。產生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一條原因是,有的工會組織對職工普法缺乏精準化。

圍繞“三個精準”,使職工普法落地生根。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職工普法存在的突出問題,應當著力抓好“三個精準”。一是主體精準。就是工會組織要對全體職工這個整體進行差異化區分,從而“對癥下藥、因材施教”。例如,在職工隊伍中,農民工是一個重要群體,要根據農民工特殊的文化背景、法治認知水平、流動性強等特點,開展為農民工所能接受、樂于接受的普法活動。再如,去產能企業的職工有焦慮感,工會對其普法,就要充分考慮他們的所思所憂,開展立足排憂解難宗旨的普法活動。二是內容精準。所謂內容精準,就是工會組織要對普法內容進行加工,而不是當簡單的“傳聲筒”。涉及職工的法律很多、涉及職工的法條更是成千上萬,把這些一股腦地全都灌輸給職工,沒有必要也做不到。這就需要各級工會做好篩選、精選、對法言法語進行通俗性轉化等艱苦細致的工作。例如,從海量的法條中精選使用頻率最高、最關乎職工切身利益的法條講給職工聽,效果會更好。正所謂,“兵不在多而在精?!背械率锌偩帉懥?4條職工必看的法條發放給職工,很受歡迎,證明了內容精準的必要性。三是形式精準。所謂形式精準,就是工會組織要創新職工普法形式,讓職工喜聞樂見、真信真用。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內容決定形式,但形式反作用于內容。面對百舸爭流的改革新形勢和勞動關系復雜多元多變的新情況,職工普法更要講究形式。要把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和互聯網思維結合起來,要把職工普法形式和洞悉職工心理結合起來,著眼于管心管用,不斷開辟職工普法的新載體、新形式和新手段。例如,針對企業職工不愿意接受長篇大論式的普法,就可以采取“嵌入式”普法,化整為零,形成一個個興奮點,激發職工尊法、學法、守法和用法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會前、在職工文體活動等各個部位,結合即時場景,哪怕搞那么七八分鐘時間的普法,都是容易對職工產生促動、入耳入腦的。累積下來,這些零碎的東西就會慢慢地形成一個法治宣傳的鏈條,形成一個系統,深刻作用于廣大職工。

加強對工會精準普法的保障工作。精準普法,功在工會、利在職工、益在社會,是工會要抓常、抓細、抓實的重要工作,忽視不得、馬虎不得。一是要切實提高認識。要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高度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高度,審視職工普法工作。那種認為職工普法是工會工作的“邊角料”、是“裝飾品”的觀點,既不符合工會工作實際,更不符合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理應摒棄。二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工會的主要領導要帶頭研究謀劃精準普法工作,要成立相關組織機構。要落實職工普法經費,要提供人財物保障。三是要建立考核機制。要對職工普法人才隊伍建設、制定七五普法規劃、參與普法人數、績效評估等,進行嚴格的督導檢查和驗收,表彰先進、督促后進、激勵中間,努力通過實施精準普法,推動工會工作法治化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作者為承德市總工會副主席)

猜你喜歡
普法法治化工會組織
容錯免責機制建設的法治化路徑——基于地方性黨內法規的研究
工會組織要善于“春風化雨”
探索新時期加強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新途徑
法治化營商環境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器
反腐敗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幾點思考
普法
普法
普法
工會的新機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