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區鎮合并新模式下的文化碰撞與發展

2017-02-15 12:31程曉暉
現代交際 2016年11期
關鍵詞:合并碰撞新模式

程曉暉

摘要:經濟開發區與鎮級行政機構的合并,帶來兩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如何促進新模式下的文化發展?本文通過闡述區鎮合并的背景和文化基本情況,分析區鎮合并后的文化碰撞和文化交融,重點對促進文化發展做了論述。以期通過本文,對新模式下的文化發展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合并 新模式 文化 碰撞 發展

中圖分類號:C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064-02

2006年8月,豐縣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與豐縣鳳城鎮(以下簡稱鎮)合并,采取“區鎮合一,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模式運行,內部按照開發區體制設置。合并以來,產生了以企業文化為特征的開發區文化和以基層文化為特征的鄉鎮文化的碰撞與發展。

一、區鎮合并前的文化基本情況

(1)豐縣經濟開發區的文化基本情況。豐縣經濟開發區前身是徐州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1995年10月經省政府批準設立。2006年5月被國家發改委認定為省級開發區,并更名為江蘇豐縣經濟開發區。入區企業22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2家,具有典型的企業文化特征。

(2)豐縣鳳城鎮的文化基本情況。2000年4月,江蘇省實施“撤鄉建鎮”區劃調整,鳳城鎮與原張五樓鄉合并,設立豐縣鳳城鎮。2014年12月,省政府調整豐縣的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豐縣鳳城鎮,設立鳳城街道辦事處,下轄12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具有典型的基層文化特征。

二、區鎮合并中的文化碰撞

區鎮合并,既是兩個機構的合并,也是兩種職能的合并,更是兩種文化的碰撞。合并后,文化發展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人文文化存在差異。合并之初,區鎮經過機構重組、人員調整、辦公地點搬遷等原因,工作人員對合并后的開發區歸屬感不強,群眾對區鎮合并的認知度也不高,亟需統一的人文文化引領。

(2)公共文化設施欠缺。合并前,雖然區鎮各自具有相對完整的文化體系,但由于企業文化和基層農村文化的差異性,合并后的開發區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然嚴重欠缺。

(3)文化機構建設滯后。合并前,鎮由文化站全面負責各村和社區的文化建設;開發區因受人員編制制約,僅有一人負責全區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上存在較大不足。

三、區鎮合并后的文化交融

區鎮合并后,開發區黨工委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正視兩種文化的差異,專門成立了開發區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加強開發區文化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在機構、人員等方面為加快區鎮文化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征集口號,提供精神文化支撐。合并后,開發區黨工委就下發通知,在全區機關層面、企業層面和村、社區層面廣泛征集具有時代特征的精神口號。經過評委討論并提交黨工委會議研究,最終確定了“果敢、善為、突破、領先”的開發區精神,為區鎮合并、加快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文化支撐。

(2)開展活動,促進機關文化融合。每年,開發區都組織機關人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迎新年系列文體活動、迎新春職工聯歡會等,藉此豐富職工生活,增進職工友誼,增強職工歸屬感,促進工作開展。

(3)分工整合,推動文化工作開展。開發區黨工委結合工作實際,對文化建設工作進行明確分工:由鎮黨委宣傳委員全面負責全區的文化建設工作,并負責統籌全區層面的文化活動開展工作。由鎮文化站站長牽頭負責基層文化建設工作,鎮文化站黨支部書記聯合開發區黨政辦、經濟發展局相關人員,牽頭負責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使得兩種文化既能獨立開展,又能相互交融。

四、區鎮合并后的文化發展

(1)補足短板,文化設施建設項目化。針對公共文化設施配套不足的問題,開發區把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化,采用BT運作模式,先后建成棲鳳園文化廣場、飛龍湖文化長廊和鳳鳴泉文化休閑廣場等3個大型文化休閑基地。其中棲鳳園文化廣場占地320畝,北部建有文化博覽園,西部建有反映漢文化、孝文化和時代楷模特色的情義園;飛龍湖文化長廊占地360畝,依托區內黃河故道支流——沙支河新建,東部建有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場地,西部建有富有現代特色的文化浮雕,南部建有法治文化園地,北部建有計劃生育園地;鳳鳴泉文化休閑廣場占地280畝,北側建有生態景觀湖,南側建有生態綠地。其中生態綠地共4.5萬平方米,有波斯菊花園、薰衣草花園等,是一個集城市休閑、人文展示、生態培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休閑廣場。3個大型文化基礎設施的相繼建成和先后投入使用,吸引了城鄉廣大群眾前來游玩和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僅群眾自發組織的晨練隊伍和廣場舞隊伍就多達40余支。

(2)創設載體,文化活動開展常態化。一是基層文化開展有聲有色。近年來,鎮文化站除開展好文化下鄉、圖書下鄉、電影下鄉等活動外,還積極創設載體,把文化觸角向基層農村、社區和企業延伸。文藝團體“送”。以熱愛演出事業、具備一技之長的退休干部、教師等為骨干,建成夕陽紅、俏夕陽等7支文藝團體,常年活躍在基層,為廣大群眾送去健康向上的文藝演出。協會組織“帶”。以中心村和社區不同文化特色為支點,組建了“書畫協會”“美術協會”“武術協會”“象棋協會”“曲藝協會”等,輻射帶動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參與各類文體活動。目前,這些群眾自發組建的文藝團體和協會組織,發揮各自的特長,多次參加縣文化部門組織的大型文化活動,自編自演的節目多次獲獎,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二是企業文化建設亮點頻現。開發區因地制宜、因企定策地培育企業文化,凝聚正能量,促進新發展,著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吉林森工江蘇分公司把“團結、開拓、務實、求精”的文化理念融入到二期項目擴建中,參與建設的團隊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地完成項目可行性報告、規劃設計、項目審批等前期準備工作,建設中抓安全、保質量、促進度,提前3個月完成廠房建設、設備安裝、試生產等任務,受到總公司的表彰。2013年,林家鋪子罐頭豐縣公司以凝聚企業合力、打造文化品牌為核心開展的技改工程,歷時6個月,使產能增加了1.3倍,實現了從果品選材到包裝裝箱的全自動化,填補了國家空白,并申請了技術專利。三是兩種文化競相發展。工作中,開發區注重兩種文化的融合和發展,通過組織紐帶開展橫向聯合,使兩種文化相互滲透,相得益彰。每年企業開展的大型文體活動,開發區都由鎮黨委宣傳委員統籌,組織本地的各類文藝團體深入企業,把富有地方特色的節目送到企業,讓企業員工接受不同文化的感染。同時,開發區也在征得企業同意的前提下,把企業員工的優秀作品搬向農村、社區大舞臺,讓本地群眾領略到不同的文化風采。

(3)示范帶動,文化發展實現產業化。開發區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把文化產業發展納入全區經濟發展總體目標進行通盤考慮,堅持示范帶動,大手筆規劃了海子崖社區旅游文化產業項目。該項目堅持土地集約利用的方針,合理利用土地增減掛鉤和美好城鄉建設等相關政策,采取“統一規劃、先建后拆”的原則,建成集旅游觀光、果品自摘、文化休閑于一體的旅游文化產業項目。建成連片別墅新區,群眾全部搬入新居,依托豐沛運河打造沿河文化休閑廣場,讓群眾休閑有去處;配套建成蘇北第一個“喜事堂”,為群眾辦喜事集中提供場所,倡導文明新風;投資60余萬元,建成全縣第一個“百姓大舞臺”,讓群眾文化展示有平臺;建成總面積近千畝的櫻桃、石榴、葡萄等3個果品自摘園,每年果品上市時,城鄉群眾前往自摘的絡繹不絕;采取上級爭一點、政府撥一點、群眾籌一點的方式,籌資80余萬元,修葺明代李懷遠將軍陵園,向游客展示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建成極具漢文化特色的農家樂一條街,已吸引縣內外數十家餐飲品牌入駐。2013年該社區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社區,2014年被評為江蘇省三星級示范社區,2015年被評為全國和諧示范社區和江蘇省文明社區。

責任編輯:孫瑤

猜你喜歡
合并碰撞新模式
醫院“兩辦”合署辦公后辦公室工作的思考
文化碰撞下的愛情挽歌
集團企業合并報表的編制質量以及改進方法
基于ISODATA算法的草莓圖像分割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當金牛座的父親與汽車發生“碰撞”
禮儀文化引領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