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互助養老及幸福俠互助養老標準體系研究

2017-02-15 17:24董向前代明劉躍進
現代交際 2016年20期
關鍵詞:養老院養老社區

董向前++代明++劉躍進

[摘要]中國互助養老時代來臨了,準備好了嗎?養老事業突破圍城是觀念意識的突破。養老地產項目不是簡單的“房子賣出去,硬件跟上”,標準化系統建設是根本。養老產業僅僅定位在商品房買賣上的話,房子會很難賣出,即使銷售出去也無法實現老年社區管理的人性化。中國老人不僅要提升養老標準,更需要回歸社會。要重構老年社區,讓老人以自治管理老年社區的形式展示自我價值與風采。本文重點分析中國幸福俠互助養老研究院的標準體系模式開發及服務理念綱要。

[關鍵詞]東方國際智慧互助養老 互助養老 中國老齡問題 中國老人 國際化養老 老年智慧養老幸福俠互助養老研究

[中圖分類號]D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0-0031-03

有統計顯示,大約有1/10的人長期生活在這種長久而疼痛的孤獨感中,這些人當中,有一半是老人。過去50年來,這種孤獨感一直在上升。你會發現,早些時候沒有什么驚恐和歧視,而最近幾十年來,孤獨開始變形,變成一種病,一種缺點,一種瑕疵。它變得有傳染性,就像流感。老人剛剛退休回家以后,有多少失落感?有多少人從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人生短短幾十年,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那我們為什么不快樂呢?又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快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一書中談道:古往今來,凡能成就大事業、大學問的人,無不經過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說必須站得高看得遠,選定自己的奮斗目標。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需要一種刻苦拼搏的精神。第三種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過千百次的努力過程中,驀然回首,發現成功就在回首,成功就在眼前。有了這三種境界,浮躁之心就會消滅了。

因何孤獨?因為沒有了奮斗的目標。

互助養老不是很新鮮的話題,是從國外引進的一個命題作文。當前,中國養老問題遇到了世紀難題:中國國情是未富先老,老人即使有退休金,平均也不足3000元人民幣。要去就去一般的養老院,高大上的養老院根本就不敢去,去不起。但是,許多老人退休以后,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價值觀,沒有一個清晰的養老定位。有人因年輕的時候或是在位的時候沒有實現的一些想法,老年時要去實現,當嚴酷的現實出現時,才發現許多事情并不像他們所想象的那么簡單。各地房地產遇到了嚴冬以后,尋求新的突破點就把靶向瞄向了養老地產。很多人按照過去商業地產的模式去做,真正入手做的時候卻發現不是這么回事,根本就不好做:一是房子不好賣;二是賣出去后硬件好搞,軟件無法跟上。中國沒有非常清晰的養老模式,各路豪杰都在出手,更多的人還是在觀望,老年人無法認同當下的養老院——當下的養老院有多少能夠做到吸引健康的老人快樂地走進來,并且尋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中國老人老了,中國傳統的養老院模式也老化了,跟不上新時代老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一些追求高質量、高檔品質的養老院的老人,真正走進去以后,發現快樂也只是一個階段,不是長遠的幸福感,進而非常迷茫,在老人堆里面也非都快樂,大家無法放下過去,就無法展現未來。心里的包袱還是過于沉重。

一、當下養老院所遇到的問題

(一)復雜的綜合群體

人群非常復雜,沒有實現分級,有高齡的、有低齡的,有身體健康的、有病的,有的是心理狀態不良的,有許多老人已經抑郁了,家里無法管理。大家的興趣也不近相同,很難整合到一起去。

(二)護工任務重

養老院里面的護工年齡都比較大。能夠出來做護工的人群屬于家庭負擔比較重的人群,由于年齡偏大,在社會上想找到收入比較高的工作也是相當難。護工屬于高收入人群,但是工作量大,勞動時間長,護理的人員多,一般都是超負荷工作。這樣的護工工作無法重視細節,不良情緒隨時都可能產生。再者,這樣的護工不好找,所以,很少經過專門的培訓教育,沒有經過技術培訓和良好的心理教育訓練,這樣的護工在高強度的勞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可想而知。

(三)彼此照顧缺失

入住養老院屬于個人消費投入,老人入住以后,即使是身體健康也不愿意主動為身邊的人提供服務,很少有人主動承擔一些院里面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承擔了就有要求,向院里要求得到對等的置換。還有人主動義務奉獻了,卻會受到嘲諷。老人的愛心教育和關懷他人的教育嚴重缺失,在一個群體里面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爭強好勝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冷漠是一個殺手,這個殺手不知道在養老院里面殺死了多少人。

(四)吃飯等死

許多老人不愿意到傳統的養老院去養老,原因很簡單,多數老人沒有愛,不懂得去愛別人,不能伸手去幫助人,沒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沒有良好的興趣愛好,吃飯是最大的營生,吃完飯就沒有事情做。很多人心靈空虛,可以交流的人少,由于不良習氣重,交流不好還會出現矛盾。如果養老院里面找不到個人興趣價值的體現,你去干什么?誰還會去?

(五)保健管理缺失

老人都有自己的藥單,以及自己購買的各種藥品。 一般養老院沒有藥品管理者,即使懂也是一知半解。老人長期需要吃藥,到底應該如何吃藥或遵醫囑呢?如果沒有細致的管理,也會出現問題。老人的營養品也千差萬別,有條件的什么好吃什么,沒有條件的什么保健品也沒有。食堂里面提供的是大鍋飯,無法追求高質量的營養,單調乏味的伙食也是讓人無法打開胃口。

(六)文化娛樂缺失

有業余愛好的人即使想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愛好,也是需要環境的。多數養老院只有住的環境,可以組織打麻將,但是不能開展其他活動。室內場所有限,老人能參與的活動就相應很難實現。

(七)社會活動缺失

老人到底有用嗎?是社會的一員嗎?他們有機會參加社會活動嗎?如何組織?誰來組織?一些志愿者組織定期不定期去養老院搞慰問活動,能給老人帶來一些新的氣息。但是,老人是否可以走出去參加社會活動?比如一些社會公益活動、筆會等。有些活動一年一次或多年能有一次。沒有持續性的社會活動,老人就無法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二、中國式的互助養老怎么做

(一)“夕陽紅”為什么不紅

必須承認,中國老人都是人中的精英,是人間的楷模。他們忽然老了以后,才發現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們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己。歐洲的老人八九十歲還在工作,有的當法官,有的當律師,當會計師,依然在發揮余熱。中國的老人六十歲就老了,還有許多五十多歲就待崗了,二線了。這些依然精力旺盛、年富力強的人開始養老享福,不參與社會活動,他們心里是無法適應的。不把這樣的老人用好,是不是浪費?一定是巨大的浪費。他們還能為社會做多少事情?但是卻找不到自己。

我們看到的比較可悲的現狀是:一些建筑工地和艱苦的工作崗位都是一些老年人來做,一般都是相對比較困難的家庭中的老人出來做事,他們一天不勞動,家里的日子就過不了。許多老人70歲了還在當環衛工人、當建筑工人。這是因為這些崗位的勞動力嚴重缺失,老年人成了最大的替補隊員資源。

老年人如果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他們的積極熱情奉獻,可以幫助家庭及社區減輕許多負擔的。對那些能做事的老人,是不能讓他們的能量荒廢和閑置。

(二)社區互助養老政府要放手民間人士來做

當下社區工作者總是感覺力不從心:社區老人的工作不好做,找人難,找到了問題不好解決,解決了也不痛快;與老人溝通困難多,不好溝通,老人情緒影響左右比較大,我們會發現自私層面的老人多,一涉及到自己的利益當仁不讓,甚至是蠻橫不講理;社區養老機構等著社區來做,等政府出政策。今年民間資本向養老地產項目涌動的一個積極因素是因為政府給政策,實現資金扶持。政府不能包打天下,什么都由自己親自來做,應該調動民間的力量一起來管理養老事業?;ブB老就是讓老人都動起來,讓健康的老人為不健康老人提供服務,大家集合在一起,互相扶持養老,用時間銀行的體系來管理,這需要一個全新的標準化模式,用現代智慧社區的科學模式來管理社區互助養老。如果社區養老事業還是由政府來做,一定會顧此失彼,不是根本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政府要放手讓民間力量來做,各個方面多配合,給出好的政策,幫助民間愛老人士創建這樣有力量的養老院。政府要制定互助養老標準化體系綱要,鼓勵民間人士來探索,有效推動互助養老產業化、規?;\行。

(三)公益是互助養老的靈魂

關懷老人的最好方式就是給他們創造社會機遇,讓他們走進社會發揮余熱,去為社會多做事情。到社會做公益,是社區互助養老的一個方向。社區老人都動起來,幫助政府來管理社區的事情,從社會治安到消防管理,從社區衛生管理到社區健康發展管理,“我是社區人,我為社區做貢獻”。培養有博愛精神的老人,就要給出他們成長的空間,讓他們出來管事,用心做事。社區一些崗位也可以交給他們來管理。社區互助養老委員創立以后,讓委員會里面有力量的老人去研究本社區互助養老建設,組織他們出去參觀學習,用先進的模式建設本社區的互助養老體系。

(四)互助養老培訓是核心

創立社區互助養老培訓,不僅投資互助養老的企業,還要加入培訓,參與到社區互助養老的老人都應該參加培訓學習。我們必須明白過去我們的老人只會工作,不會研究人文精神情懷,不懂生活的人占大多數。通過學習,他們能夠明白自己要在互助養老社區里面找到自己的真實位置,知道如何做利于他人的事情。

(五)標準化體系是根本

互助養老模式對于中國養老院來說是一個新的課題,具體做起來就沒有那么簡單。管理的學問在于要有把手、有依據,有成型的經驗。組織專家學者編寫系統化的標準化體系管理方案是當務之急。幸福俠國際互助養老研究院聚集了一大批國內頂尖的養老專家學者,他們培養了一大批講師團隊走向全國,來推動中國的互助養老事業,幫助社區創立新型的互助養老院,并創立一個全新的互助養老平臺,讓加入這個平臺的老人可以方便到全國甚至是世界各地去互助養老,省錢、省時。旅游了,也養老了,看了世界各地的風景,也提升了自己的養老生活的品質。

《中國互助養老標準化體系》的起草將全方位解決中國養老問題,讓中國養老社區實現升級管理,把中國老人的“夕陽紅”的能量發揮出來,并成為社會的新的“朝陽”。這個體系的根本問題焦點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加入這個養老體系的老人,不是等老得走不動才到養老院,而是身體健康的時候就走進養老院,只有這樣,才能有機會幫助更多的人。

(六)標準化體系都有什么

平臺就是創新,要運用現在智慧社區建設和大數據庫的理念來打造新型老年大型社區連鎖機構。幸福俠互助養老研究院背后有一個老年淘寶平臺體系概念的架構思想,進入這個體系的老人能通過這個平臺找到自己所要的一切。因為是標準化體系,所有進入這個平臺的商品和服務都是經過嚴格意義上的管理標準審定的。

大型互助養老社區與基層微型互助養老社區形成衛星互助養老管理的協作模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幫助,實現共贏的。

幸福俠互助養老研究院是一個社區智慧組織,也是一個智慧社區集團的代名詞,商業化發展與公益化并舉,組合社會資源加入到這個平臺中來。未來,這個組織將在中國創立3000家社區互助養老機構,每一個養老機構都是平行的機構,都有獨立的法人,相互之間密切聯系,其關系不是隸屬,而是協作。

三、幸福俠時間銀行體系建設思想

(一)網絡智慧的結晶

幸福俠時間銀行不是虛擬的,是真實地發行了一張卡,為每一位老人發行具有消費功能的一卡通。加入互助養老院以后,所有在養老院的消費都要靠這個卡來完成。老人在社區內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以積分的形式核算成貨幣儲存起來,待自己有一天需要使用的時候再支付使用。在“夕陽紅”的美好時光為自己積累起來一大筆財富,為社會減輕了負擔,也為兒女減輕了巨大的壓力。

(二)可以繼承的時光財富

互助老人社團在互相服務過程中所積累的巨大時光財富可以繼承,甚至可以轉讓,獻出愛心。這是人格的力量和佐證一個人靈魂的價值。奉獻的動力來自于承認。幸福俠時間銀行儲存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愛、熱情、能量。

(三)這是一個有價值的時間游戲

幸福俠時間銀行有行長,有總行長,有分行長,他們管理的不是資本,勝似資本。時間銀行的主人是參與到這項事務當中的每一個人。每天都有人在統計每一個參與者的數據,這個數據化管理擁有一個大的系統化的數據平臺,每一個數據信息都有無限的價值。

四、互助養老聯盟聯合了社區資源的萬千河流及優勢

(一)自治養老

這個養老院有投資人,投資人卻說得不算,說得算是標準化管理系統。這里放大了每一個人的力量和人格尊嚴的力量。在這里,每一個人的意見都將得到充分的尊重,因為每一個入住這里的老人都是主人。院長是自己選出來的,院理事會對一切事情都要做出具體的規范,每一個人都要按照規范標準來做事。

(二)自我管理

首先確定的是你到這里養老需要資格確認,老人需要經過培訓,了解互助養老的理念,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和位置以后,才能加入這個團體當中。最好的尊重就是忘掉自己,就是事事都與人友愛友好,吃虧成了福報,占便宜的人在這里沒有了市場。守規矩,愛奉獻,樂于參加活動和幫助人成為每一個人日常的工作。

(三)大數據化管理

用標準化體系來管理,用數據來說話。無論會員走到哪個互助養老院,數據庫都會實時更新,到哪里都會得到很好的延續。老人在養老院里的一切活動,數據庫都有記錄并歸檔。

(四)節約社會資源

集中養老能發揮彼此的優勢,使老人的價值得到充分的認可。護工、廚師、管理者都是由老人自己培養出來的人來擔任,養老成本大幅度降低,旅游養老得以簡單實現,對節約社會資源意義重大。大型的互助養老社區有自己的養生院、診療所、健康教育所、臨終關懷院、律師調解機構、保險服務所等等完善的社區機構,一定是老人所期望的。

(五)長壽的養老模式

互助養老有利于老人長壽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身體的之本,老人忘掉了自我,然后忘我地去服務他人,通過幫助他人而快樂自己,這樣的幸福感飽滿,健康指數就會提高,有利于療病。

(六)老人回歸社會的利器

老人們在互助養老院里面創建了一個獨立的社區,老年社區,定位于人生的第二春開始了,重新來過,重新找尋自我。老年人在互助養老社區里面重構自己的社區,利用每一個人所長去建設新社區。社區形成了一種社會的良心,一群富有博愛精神的老人在一起發力為社會分憂,原本成為社會巨大憂慮的群體成為社會的良知,社會和諧發展的動力。

社區處理老人矛盾的成本降低了,家庭護理老人的成本也降低了。加入互助社區的老人生病護理由社區護理站完整地承擔過來,一般的醫療及保健社區內部就解決了,心理疾病沒有了,怨憤的情緒沒有了,剩下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

五、互助養老文化是中國幸福文化的延伸

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救星,只有自己才能徹底地拯救自己;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徹底地毀滅自己。追求了一輩子的幸福,才發現奉獻愛心是最好的創造幸福的方式,學會耕種心靈的福田,是造福社會和子孫萬代的根本?;ブB老不是因為錢多少而比出高大上,而是因為愛心的付出多少比出了人格的偉大魅力。不去和孩子們爭奪公交車的早晚高峰,無所事事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終于明白社會資源是公眾的資源,不允許浪費,不能讓小我阻礙了健康的腳步。

苦難是豎在現實和未來之間的一扇紙糊的門,你只要勇于捅破它,前方的路便天寬地闊。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正因為有壓力的存在,有負擔的人和有責任感的人才會走得更加踏實。南懷瑾先生說過:“就如上電梯,到了某一層就有某一層的境界。它非變不可。因為知道一切事物非變不可的道理,但能隨遇而安,所以樂知天命,故不憂?!?/p>

幸福就是幫助他人,多做利于社會的事情才是幸福俠。幸福感是大家的認同感,沒有認同感的幸福都是自私的和小我的。加入互助養老社區以后,老人能更加理解政府的難處,懂得怎么去幫助政府解決難題,更加理解當代年輕人的不容易,理解成了幸福的代名詞。

有事做,沒有事情找事做,有做不完的事情。每件事情都做好,做透,做得精細無瑕疵。對自己刻薄些,對他人寬容些。

互助養老不是簡單的社區養老院,要做出幸福感,讓社會感受到老人們愛的力量,不是簡單的一句話,不是口號,是一群老人踐行愛心的結果?;ブB老開啟了中國養老事業的新紀元,也是一個新的機遇。獨立的互助養老院很難伸展開,聯盟類的互助養老院是大趨勢,整合社會資源一起來做,一起幫助政府,才有未來和前途。南懷瑾先生說:“人生永遠是明天。世界上最可憐的人,乃至老人共同悲哀,都是只有昨天,沒有今天,更沒有明天。只想昨天前天,明天他不敢想。任何人只要這個心理現象一來,就已經老化了。不老化的人,也就是有道的人,他們能夠日日新、又日新,不斷進步?!?/p>

追求人生不朽的人,當然熱愛生命。人生有限,活力無限,精神不老。他不為有限的人生所局限,盡一生的力量努力發掘自身生命潛力,不斷突破、提高、完善自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超越有限的人生,創造出自己人生的意義,達到一種永恒和長生。因為目光高遠,積極奮斗,所以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又光照了社會。

【參考文獻】

[1]牧原.別辜負了你曾經受的苦[M].北京:臺海出版社,2016.

[2]翟然編著.除了快樂,我一無所有[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

[3]艾米莉·懷特著.孤獨,怎么了[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6.

[4]夏壩仁波切著.一切都還來得及[M].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5]徐楓編著.淡定:南懷瑾 講人生智慧[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楊柳

猜你喜歡
養老院養老社區
養老生活
95后玩出網紅養老院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歲學生助夢養老院
注冊養老機構已超2.8萬家
養老更無憂了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搭訕
2015影像社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