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際分化與“俱樂部式宗族”的形成

2017-02-15 19:37
文化縱橫 2017年1期
關鍵詞:修譜族譜重修

改革開放以來,族譜重修活動在各地漸次展開,這標志著宗族重建。在傳統中國的基層治理中,宗族扮演著重要角色,復興中的新宗族與過去的舊宗族存在哪些差異?作為當事人的宗族成員如何參與和看待如重修族譜的宗族活動?在現代社會,支撐宗族活動的力量究竟為何?青年學者朱妍、林盼通過對某郭氏宗族重修族譜過程的分析回答了這些問題,并發現宗族成員在修譜過程中呈現出明顯的代際分化。其中,老一輩是族譜重修的主要發起者與組織者,強調宗族的規范性與文化作用,以及基于宗族的集體歸屬感,對承載文化與象征意涵的族譜賦予重要意義。而宗族中大部分的青年成員,則將宗族紐帶當作個體化的社會資源,試圖憑借宗族關系實現自身利益,因而在修譜過程中,相比族譜本身,其附帶的宗族“通訊錄”編撰受到出乎意料的熱情支持。作者認為,這其中體現的新宗族特性,與傳統宗族不可同日而語,它是一種新型的“俱樂部式宗族”,成員之間的關系相對松散,親緣只是進入宗族的通行證,而非宗族成員唯一的社會資源。對于青年人來說,修譜活動只是通過名義上的“公”來獲取私人機會,血緣/親緣關系的選擇具有強烈的工具理性。在現代中國社會所經歷的結構性變遷中,人們愈發重視自己發展出來的關系網絡,而無需臣服于先賦的關系網絡,因而實際宗親的運作邊界是不斷變化的。這種形式的宗族組織將會是宗族發展史上的一個全新階段,目前所見還僅僅是一個開端。

朱妍、林盼:《宗族修譜活動中的代際分化與青年人的利益訴求》,《青年研究》2016年第6期。

猜你喜歡
修譜族譜重修
半張族譜:臺灣三兄妹的尋根之路
學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續改進路徑研究
明代蘇州宗族形態探研
延續七百年的生命檔案:湖北嘉魚湖西李氏纂修族譜考述
因為修譜先生,木活字依然是“活”的
敦煌寫本《曹議金重修開元寺功德記》考釋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養人像蠡探
吳有春
族譜撰修與宗祧承繼——以祁門高塘王氏為中心
二戰后新加坡華人族譜編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