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高中數學選修課的幾點思考

2017-02-16 12:20黃銀海
文理導航 2017年2期
關鍵詞:統籌選修課程現狀

黃銀海

【摘 要】本文從現狀與建議兩個維度闡述了自己的主張。

【關鍵詞】數學;選修課程;現狀;評價;統籌

普通高中新課程在安徽省各地市已經實施了近九年的的時間了,在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前提下,選擇性的數學選修課程的實施現狀如何,備受我們教育界關注?;旧厦總€學校都是把選修系列1和2的課程作為必修課程進行教學,可由學生自選的選修系列3、4開設狀況,以及如何面對。就筆者自己的一點學習經驗和教學中的一些現狀,本文將加以分析和思考。

一、課程開設不容樂觀

1.舊瓶裝新酒。必修內容以及選修系列1,系列2,基本覆蓋了《大綱》的內容,所以基本上每個學校對選修系列1,系列2都是按照高考要求同等對待,開設的課時數,作業量,師生的重視程度和必修實際上是沒有任何差別。

選修系列3的6個專題基本上沒有高中開設課程,只有少數學校為學生配發了《數學史選講》教材;沒有安排具體的課時,極少數學校在適當的時候請一些高校教授為中學生做一些講座的形式加以補充,以此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選修系列4只有3個與傳統課程內容相關的專題很多學校高中開了課?;旧纤懈咧卸奸_設了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4-5:不等式選講;而幾何證明選講課程基本沒有學校開設課程,只有極少數學校通過初高中銜接以及數學競賽輔導的形式加以補充;目前還沒有學校開設過4-2:矩陣與變換;4-3:數列與差分;4-7:優選法與試驗設計初步;4-8:統籌法與圖論初步;4-9:風險與決策;4-10:開關電路與布爾代數。

2.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非示范高中在開設選修系列4專題課程課時投入不足。由于眾所周知的高考考查方向問題,所以少數學校一直持觀望態度,等高考方案下達后才開設系列4課程,所以開設系列4課程存在困難,一直普片于一些學情較一般的學校。理論上按新課程計劃,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選擇2至4個專題,并取得相應學分,實際上這些設想基本落空?,F實狀況是高考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也就學什么,根本就沒有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這些新的理論本質上就沒有操作的空間。

雖然在我們選修課程中,系列1的2個模塊,為想在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發展的學生選擇;系列2的3個模塊,為想在理工(含部分經濟類)等方面發展的學生選擇;系列3有6個專題,系列4有10個專題為選修,在系列3和系列4中,應分文理各選2至4個專題,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每個學校都是在高考的壓力之下圍繞考綱在上課。

教師對選修系列3、4多數專題的內容相對陌生。教師對系列3的3-2,3-4,3-5,3-6這4個專題內容很陌生,對3-3和3-1:數學史選講相對熟悉的教師分別占50.7%、61.7%;對系列4,教師相對較熟悉的的專題依次是:4-5,4-4,4-1,4-2,4-3,4-6;大多數教師掌握不多的專題是4-7,4-8,4-9,4-10,其中4-10掌握率最低。

二、幾點思考和建議

1.要建立合理公平的評價體系。當前國內公認的比較公平的評價方式仍然是高考成績,可以說是把高考成績作為唯一指標。所以,我們的學校也就把高考成績作為重大目標來追求。在評價方式沒有變化前,我們談新課程理念是過于理想化的。高考成績是否上線,牽連著千家萬戶生活,家長們在期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學,更要考上名牌大學,面對現實問題無法改變。所以要建立新的適應新課程的評價體系是一項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務。新體系應該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把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研究能力,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對未來人生規劃的思考放在重點考察的位置,當然同時也要兼顧和高考現實協調與統一,逐漸淡化高考對教學的唯一指揮作用。

2.要統籌規劃。首先一定配備好選修課的軟硬件設施,譬如說《標準》中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程中的使用,其中主要體現在利用信息技術這進行教學探索活動,輔助中學數學學習與教學。一些教學活動離不開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相關軟件等配套設施。學校就必須建立以上這些專門的數學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室,建立數學建模和探究活動室,特別是省市級教育部門必須要求省級示范性高中在這方面一定要走在前面,從而起到一個引領示范的作用,實踐出一些可操作的經驗為其它學校提供借鑒學習。其次是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學習,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督促每一所盡快建成一支能將教學教研融為一體的研究型教師團隊,同時教育部門應提前一個學期加強以選修課教材為中心的師資培訓工作,各教材出版部門與地方師資培訓部門應該通力合作,加強網絡應用,搭建起以研修選修課教材為中心的培訓平臺,詳細的講解教材的編排意圖及結構體例,提供一些值得研討和觀摩的教學案例。沒有扎實有效的選修課開設,是一個不完整的課程改革。一定不能在不做提前的學習準備而臨時作一些形式化的培訓,然后匆忙的完成任務型的去進行選修課教學。

3.要在教法上花功夫。必須改變過去傳統教育模式,會獨立創造設計數學課件、教具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還需要教師通過各種學習渠道來對計算機及軟件、互聯網以及各種數學教育平臺有較好的掌握和運用。教學過程中加以恰當的使用信息技術,改良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引導學生學會借助信息技術學習有關數學內容,探索和研究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比如說引導學生學會認識生活中的數學。還應該提前很長時間做好選修課程的學習與設計,選修課程的很多內容都是新增的,有一些看起來以往只有我們在大學里才能學到的知識內容,還有許多選修專題是現職教師在自己的學生時代都沒有學習過的內容,所以我們必須發揮團隊的力量:在高一新學期開始時,學校和各年級組結合教師自身情況,明確分工,確定一個教師負責1至2專題的教學,定人定專題。學校將組織教師從高一開始就各自所定專題進行自學和培訓,團隊合作做好教學設計,等到了選修課開課時,這一年級的選修課就可以周全而又靈活多樣的開展了。

【參考文獻】

[1]楊浩清.中學開設數學選修課的幾點體會[J].江蘇教育,1983年01期

[2]徐明.選修課,你準備好了嗎?——關于高中數學選修課的比較分析[J].數學通訊,2010年14期

猜你喜歡
統籌選修課程現狀
科學發展觀指導中專教育的探索與嘗試
城鄉居民大病醫保統籌探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讓學生自己選擇課程內容
淺議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的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潮課”熱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