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思考

2017-02-17 02:01徐伶俐
財會學習 2017年3期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徐伶俐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頒布實施4年以來,內部控制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部分單位在內部控制上依然存在偏見誤解,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等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其存在的問題,結合《規范》,提出了進一步完善內控體系的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內控責任;風險策略

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第一次對建立和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定,《規范》實施四年以來,結合財政部門的各項要求,行政事業單位的制度建設,風險防控等方面都有所增強,但部分單位在內部控制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結合《規范》的要求,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當前內控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內控管理的方法,完善內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管理重視不夠,風險防范意識薄弱

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和經濟活動的合規合法總體上不斷提升,但不少領導對單位經濟活動的管理現狀不清楚,沒有綜合考慮內外部環境、自身的經濟活動特點,認為自身沒有貪污、挪用資金情況,故不存在風險,設計內控制度就是對自身的約束,對同志的不信任;有的單位內部管理制度和制衡機制缺失、關鍵崗位職責不清,內部經濟活動管理存在漏洞和隱患;有的單位內控制度流于形式,實質上并未有效執行;有的單位簡單認為財務核算制度就是內控制度,只要財務核算健全了,內控制度也就完善了。

(二)預算編制不科學,預算執行力有待加強

預算是根據單位內部各項工作任務對經濟活動進行合理計劃,從而實現經濟資源對業務活動的支撐和管理。預算編制要求科學化,精細化,很多單位預算編制及項目實施分別由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完成,各部門之間未及時溝通、協調,預算編制流于形式或由財務部門“閉門造車”,導致預算編制較為粗糙,不科學,不合理,計劃性不強。在具體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實施的項目沒有資金,有預算的項目又不能較好的完成;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現象時有發生,項目支出進度與預算支出不匹配,平常節約用錢,年底突擊花錢,預算支出缺乏統籌規劃。

(三)財務管理弱化,內部監督缺位

當前一些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薄弱,機構設置不健全,崗位設置不合理,在一些基層和中小學校出現會計、出納由一人擔任,或由無會計證的人員上崗從事財務工作的情況。有的基層領導缺乏相關的財務知識,內部審批過于簡單或流于形式,業務審核、審批隨意性大。有的領導直接管物管錢,內部缺乏基本的控制和監督,給資金、資產安全埋下隱患。部分單位財務人員通過隨意編制項目支出明細表,隨意填制轉賬支票、現金支票等方式提取現金和轉賬,部分領導干部通過編造各種單據挪用公款、套取教學科研經費,這些本應稍加完善內控就能避免的各類經濟案件的就這樣發生了。

(四)固定資產監督缺失,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在實施政府集中采購固定資產后,采購流程、采購數量、采購金額等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固定資產使用、管理、處置中仍存在很多漏洞和控制缺位,原因是部分單位購置固定資產前未論證其有效性和適用性,認為只要有資金就購買;部分單位只重視貨幣資產的管理,忽視實物資產的管理,實物資產管理責任未落實到人,很多單位未設立固定資產定期盤點和清查制度,固定資產卡片和明細賬不相符,從而導致固定資產重復購置、部分固定資產閑置或丟失的現象發生。在固定資產處置時,未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定執行報廢,造成資產處置行為不合法、不合規或者存在舞弊的風險。如涉密固定資產未按保密部門和財政部門的要求進行處置,涉及價值較高的固定資產未按相關程序報廢,存在固定資產流失的可能性,部分單位走極端,十幾年、二十幾年未對任何固定資產進行報廢,致使固定資產大量賬實不符。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方法

(一)增強意識、強化責任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第六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边@一規定就是要促使單位領導意識到建立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只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明確各職能部門的風險和職責,只有領導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促使各職能部門對相關制度的落實,只有領導帶頭以身作則,才能有效地執行各項制度,只有不斷加強內控的培訓和學習,才能提高單位內部人員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

(二)建立機制,確保執行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根據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監督三權相互分立的原則,明確崗位職責,理順業務流程。在單位內部,按“不相容活動相分離”原則進行科學的崗位設置,具體表現為授權審批、業務經辦和審核監督三個方面。各個崗位有執行、有監督、相互制衡,從而降低了差錯和腐敗的可能性;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集體研究、專家論證和技術咨詢相結合的議事決策機制。重大決策由部門起草并征求基層意見,由專家組對方案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分析,最后領導班子匯集意見后再集體決定,單位領導班子集體決定應當堅持民主集中原則,防范“一言堂”、“一支筆”造成的決策風險和腐敗風險;要建立健全關鍵崗位責任制,關鍵崗位要職責清晰,責任明確,要實行定期輪崗制度,不具備輪崗條件的單位,要加強培訓學習,提高關鍵崗位人員的政治思想意識和業務能力,同時加強監督,確保關鍵崗位無漏洞。

(三)識別風險,制定策略

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主要風險包括:單位經濟活動不合法或不合規的風險;國有資產流失、資源使用效益低下的風險、財務信息不真實、不完整的風險;發生舞弊或腐敗現象的風險以及其他風險。具體表現為:有違規收費、私設“小金庫”、違法違規支出、使用虛假發票套取資金,盲目舉債、簽訂無效合同、違約與糾紛、盲目采購、資產流失、損失浪費、盲目投資、違規建設、暗箱操作、收受賄賂、串通舞弊等。

為了有效防范各種風險的發生,除識別單位層面的風險,還要抓好以下的具體工作:一是明確歸口管理,責任到人。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對有關經濟活動實現統一管理,具體工作落實到人。二是加強財務管理,財務部門要遵守財經紀律,要建立健全本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合理設置會計崗位,提高單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會計基礎工作,經費支出要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政策和單位的各項規定,報賬手續要完備,要根據單位實際合理編制預決算,嚴格執行批準的預算,確保財務信息真實完整。三是加強資產管理,尤其是固定資產管理,要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要由專人負責管理,要對固定資產購進、使用、報廢等情況準確掌握,資產管理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對資產進行抽查、盤點,固定資產要賬卡相符、賬實相符,要確保資產安全完整。四是加強合同和項目管理,業務部門要對訂立合同和項目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監督,時時掌握項目和合同實施情況,付款進度要與實際進度相符,要加強對項目的驗收,確保項目和合同的有效執行。五是加強政府采購管理,要嚴格執行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單位內部有關采購的管理制度,加強對采購活動和采購項目驗收的管理,加強對政府采購項目安全保密管理。六是部門之間加強合作,信息互通,相互監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效率。七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公開,將經濟活動和內控流程嵌入單位信息系統,有利于減少或消除人為操縱因素,有利于內控制度的執行和監督,有利于保護信息安全;加大在單位內部公開信息的力度,有利于達到加強內部監督的目的。

(四)完善監督,有序推進

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明確各相關部門或崗位在內部監督中的職責權限,為了保證內部監督檢查的客觀性和公正性。監督和執行、實施相對獨立。監督檢查要貫穿于業務的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在業務發生前要對此項業務進行評價,分析業務在執行過程中需要的成本,存在的風險。業務發生過程中,,將實際情況和預計進行比較,是否在計劃的范圍之內完成,是否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在業務完成階段,對整個事項進行分析、評價、總結,從中提煉出監督檢查發揮的作用。

相信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在領導和全體人員的參與下,齊抓共管,提高風險意識,瞄準薄弱環節,完善制度建設,部門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制衡,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效率,防范風險能力一定能有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S].2012.

[2]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講座[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

[3]行政事業單位推進《內部控制規范》現實路徑選擇[J].會計之友,2014(9).

(作者單位:大理州財貿學校)

猜你喜歡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探討
財務管理視域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途徑研究
互聯網形勢下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業單位物資采購管理的難點及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