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合作的“三要”“三忌”

2017-02-18 06:11張方忠
新班主任 2017年3期
關鍵詞:三要家校交流

□張方忠

家校合作的“三要”“三忌”

□張方忠

在時下的基礎教育環境中,班主任兼任“教師”“保姆”等多重角色,還時常被贊譽為學生的“第二父母”。但我們必須認識到,班主任再怎么努力,也無法完全替代父母,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班主任與家長的合作也就成為必然選擇。為了真正做好學生教育工作,在與家長相處的過程中,我認為有必要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要加強家校信息交流,忌否定傳統家訪模式

毋庸置疑,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家校合作提供了極其便捷的工具——校訊通、微信群、QQ群的廣泛使用,極大方便了班主任與家長間的溝通。但若因此便完全拋棄傳統家訪的工作模式,必然是不可取的。

首先,并不是所有家長都在使用電子通訊工具,有的家長甚至因工作需要或者個人習慣,長時間不接觸手機等通訊設備,如果一味依賴這種手段發送通知或傳遞信息,就難以保證對方一定能及時接收到。其次,從交流角度講,通過電子通訊設備交流與面對面交流存在很大差異,前者遠不如后者更能拉近雙方的距離。

此外,在很多情況下,班主任都有必要親自到學生家中拜訪,例如:了解學生的家庭成員構成和具體生活環境,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核實貧困生申請的真實性,保證讓教育補助能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對留守學生噓寒問暖,加深師生情誼,激勵學生奮進。

要真誠合作求共贏,忌轉嫁矛盾生是非

當前教育環境中,學生和家長的話語權正在不斷加強。廈大附中校長姚躍林曾說,教育無非是服務。因此,班主任要及時轉變觀念,秉持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緊緊圍繞學生教育工作與家長展開平等、真誠的合作。

我們必須警惕的是,一些班主任將教育學生理解為控制學生,強行要求學生“聽我言、遵我行”,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學生一旦犯錯,便喊來家長告狀,如此雖能一時壓制住問題,但也讓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親子關系受到傷害,甚至可能導致師生矛盾轉化為家庭矛盾,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長此以往,家長會對老師心生怨氣,家校合作更無從談起。

要把準角色職責,忌“傳話”惹糾紛

班主任在家校之間的溝通交流中,一定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應合理定位,及時調整,不隨意充當“傳話筒”。比如,有學生與父母鬧矛盾,回到學校后向自己信賴的老師傾訴。這時,老師要做的絕不是向學生家長“傳話”,而是應給予學生安慰,或幫助他們排解消極情緒。同樣,一些父母在發現孩子的一些不良言行后,有時會直接告知班主任。這時,班主任要注意維護孩子的隱私和尊嚴,配合家長引導學生改掉不良習慣,而不是向學生“傳話”,讓家長與孩子發生更大的誤會和沖突。

班主任一定要明確一點:在學生面前,我們不光是可親可敬的老師,更應是他們值得信賴的朋友;在家長面前,我們不光是孩子的老師,更應是家長的“同盟軍”“智囊團”。

教育的本質是人與人間的心靈互動,只要我們真正以學生為本,與學生、家長為善,精誠合作,一定會開出家校合作的美麗花朵。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起鳳鎮魚龍中學)

猜你喜歡
三要家校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互動+溝通——基于信息技術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語文課堂有效提問“三要”
翻轉課堂下作文微課設計“三要”
家校合作,讓“名著導讀”落到實處
家訪是家校聯系的"潤滑劑"
“交流”等5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