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利主義的當前表現與克服路徑

2017-02-18 15:40鄭吉偉
人民論壇 2017年1期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功利主義政績觀

鄭吉偉

【摘要】我國一些地方存在功利主義的政績觀,教育和人才培養上也存在著一定程度功利主義傾向。但是,也不能將功利主義標簽化或泛化,將正當的利益追求簡單地歸為功利主義。

【關鍵詞】功利主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政績觀 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C912.67 【文獻標識碼】A

功利主義是一種規范倫理,其實質在于將行為的后果或遵循行為規則的后果能否有助于所有當事人功利(快樂、安康、利益、益處、效用、偏好與幸福)總量的最大化視為其是否合乎道德的標準。

功利主義在我國當前有存在的社會經濟環境。中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同的利益主體和分配差距,為功利主義存在提供土壤。同時,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說到底是一種利益經濟,這就為市場主體的行為提供了功利性基礎。因此市場經濟與功利主義具有一種內在的價值同構性。另外從倫理道德層面來看,市場經濟又是道德經濟,要求市場主體必須遵循市場規則,理性地進入市場,并規范自己的求利行為,以保證市場的有序化運行。如果離開市場規則的制約,市場行為主體違規和失范,非理性地不擇手段地逐利,就會使市場運行偏離正確的軌道,出現紊亂和失序。

功利主義的當前表現

在漫長的歷史中,功利主義呈現著不同的表現形態。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功利主義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個別地方政府和領導干部存在功利主義傾向,盲目追求政績和短期利益。由于功利主義在研判某一行為或規則的正當性時,不是依據其自身的性質,而是基于其所導致的預期或事實上出現的后果(即對普遍福利的貢獻度),所以功利主義也被稱為后果論。有些政績是容易看得見、摸得著的,也就是“顯績”,比如GDP增速、招商引資數量、園區開發規模等;有些政績是短期難見效、不好量化的,也就是“潛績”,比如交通治理、環境保護、為群眾解決難題等?!帮@績”與“潛績”作為政績的兩種表現形式,缺一不可。但是,“顯績”顯然對干部升遷的影響來得更為直接,因此一些干部功利主義地主動追求GDP增長。有的領導干部看似敢做敢為,實則不守規矩、不循規律,甚至為了個人升遷而大搞不切實際、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人民日報針對這種現象曾指出,“一些干部慣于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爛賬,最后官照當照升,不負任何責任”。

有學者通過研究得出結論:我國一些中小城市官員的升遷概率與GDP增長關系密切,GDP增速比前任提高0.3%,官員升職概率就高于8%。如果官員任期內長期把錢花在民生和環保上,其升遷概率是負值。盡管這位學者的結論不一定科學,但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地方的領導干部的功利主義傾向。重政績、重表面的官場文化還使一些地方把投資更多地放在了看得見的高樓大廈、機場公路,而沒有相應地投入到理應與地面發展規模配套的、看不見的地下排水排污工程,以至于某些城市免不了“下雨必澇”的命運。

習近平總書記還批判過某些領導干部在處理抓黨建和抓發展關系上存在的功利主義傾向。他說:“在一些領導干部眼中,抓黨建同抓發展相比要虛一些,不容易出顯績,一年開幾次會布置一下就可以了,不必那么上心用勁。也有一些人認為,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嚴治黨面臨兩難選擇:過寬沒有威懾力,會導致越來越多人闖‘紅線,最終法不責眾;過嚴會束縛人手腳,影響工作活力,干不成事,甚至還會影響自己的選票。這些認識都是不對的?!薄叭绻覀凕h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績又有什么意義呢?”

其次,我國教育和人才培養上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功利主義傾向。我國人才規模目前位居世界第一,但高層次人才,特別是一流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相對匱乏,能躋身國際前沿、參與國際競爭的世界級大師更為稀缺,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出現這種狀況與我國人才培養上的功利主義傾向不無關系。由于高校和科研機構大多以科研成果數量對研究者評價,導致一些學者為發表文章疲于應付,不愿意從事基礎原創性、應用基礎及應用技術等費時、費力,又不易出文章的研究工作,而傾向于“短平快”的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說:“科學發現是有規律的,要容忍在科學問題上的‘異端學說。不要以出成果的名義干涉科學家的研究,不要動輒用行政化的‘參公管理約束科學家。很多科學研究要著眼長遠,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還可能引發學術不端。有的科研人員戲言,現在‘不是在開會,就是在開會的路上。組織科學家們參加國家重大專項、計劃、基金項目是必要的,但不要用這些東西把科學家捆死了?!?/p>

不能將功利主義標簽化

功利主義在我國某些領域和地方確實存在,在某些人身上會體現出來。但是,也不能將功利主義作為標簽,將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正?,F象和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事物簡單地斥為功利主義。

人們正當的利益追求和權益保障與功利主義存在根本區別。個人利益是關系到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利益問題,是現實的社會關系和經濟關系的首要表現。馬克思就明確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绷袑幰仓赋?,經濟利益與每個人的生存密切有關,“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經”。因此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我們不僅不排斥和否定個人利益,而且承認其存在的客觀性和合理性。我們贊同和提倡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和諧統一,同時也明確反對那種極端個人主義。當前,黨中央明確提出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因此,不能將人們正當的利益追求貼上功利主義標簽。

有的學者指出:“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改革可以說是功利主義改革?!憋@然,這種說法是不能讓人接受的。

首先,功利主義是人的思想和行為邏輯首先強調價值、有用性,用功利眼光、功利態度去觀察他人和事物。功利主義具有明確的主體,也就是特定的人和集體。如果沒有明確的主體,很難將某種行為界定為功利主義。同樣,社會普遍采取某種行為,那么這種行為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不能簡單地稱之為功利主義。

就中國的改革來說,它不是由某個人或某些人出于功利主義而設計的。雖然鄧小平同志被稱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但這絕不意味著這場偉大的改革,從一開始便是他在中南海的辦公室里構思好、下發給全國人民去執行的。事實上,這位“總設計師”幾乎沒有憑空“設計”過任何一項具體的改革舉措。換句話說,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是一個自上而下的“設計-執行-反饋”的機械過程,而是一個自下而上的“試驗-總結-推廣”的能動過程。鄧小平曾說,“中國改革的發明權屬于中國農民”,這充分表露了他自己內心中對這場改革的性質的清醒認識:改革是無數默默無聞的渺小行動主體分散地在各自的局部發揮冒險精神、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的探索和試錯過程。

其次,中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僅僅將其歸為功利主義的經濟改革是不正確的。鄧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要在經濟上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而是要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备母镩_放以來,我國在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以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

將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歸為功利主義,也是不對的。有的學者指出,中國的“功利主義改革的基本哲學是,經濟發展是社會最大的‘善, GDP 增長是最大的‘善”。 這種說法與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相違背。我們黨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這條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將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作為功利主義來批判和拋棄,在一定程度也就否定了基本路線。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具有客觀必然性。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總體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人口的壓力和人均資源的相對貧乏還制約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人權,沒有生存權、發展權,其他一切人權均無從談起。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我們首先應該確立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們為了能‘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比吮仨毷紫冉鉀Q好吃、喝、住、穿的問題,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哲學、宗教等活動。

克服功利主義的有效途徑

從根本上說,功利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背離的。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克服功利主義。

克服功利主義,必須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核心力量,肩負著歷史重任,經受著時代考驗,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痹谔幚碜h建和抓發展的關系上,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重要政績。各級黨委要把從嚴治黨責任承擔好、落實好,堅持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條戰線、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堅決防止“一手硬、一手軟”。對各級各部門黨組織負責人特別是黨委(黨組)書記的考核,首先要看抓黨建的實效,考核其他黨員領導干部工作也要加大這方面的權重。

克服功利主義要從“關鍵少數”做起,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绷暱倳浀闹v話,對糾正一段時間以來存在的唯GDP是瞻、急功近利、只看當前、不計長遠的短期行為和錯誤政績觀,無疑具有導向性作用。簡單“以GDP來論英雄”的時代過去了,民生改革、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都要作為重要考核內容。那種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不會出現留下一屁股爛賬還能官照當、職照升,要實行終身追責制。

對于領導干部來說,人民是正確政績觀的核心,是干事創業的價值標準,自當以百姓心為心,以人民利益為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蔽覀冎v“心中有民”“心中要始終裝著老百姓”,不是只在嘴上說說的,而是要用行動來檢驗,要以是否利民作為政績的評價標準。

克服功利主義要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各類人才健康成長和脫穎而出。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立德樹人的重要性,他將青少年時期的價值觀養成比喻成“扣好人生的扣子”。他指出: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尊重教育規律、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立德樹人”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立德樹人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結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治理、教育環境的創新和優化。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顯,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钡?,培養優秀人才必須改變功利主義傾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按照人才成長規律改進人才培養機制,“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長。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中國人民大學宣傳思想工作研究重點課題”(項目編號:2016-

2017RUCSZH015)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強化問責,嚴防用人失察》,《人民日報》,2014年1月22日。

②《習近平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

③《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

責編/周素麗 美編/于珊

猜你喜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功利主義政績觀
不能將功利主義標簽化
“四個全面”視域下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探究
弗萊堡學派理論分析及其對中國改革的影響
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淺談人類對政府與市場關系規律的探求
??卵壑械奈⒂^權力
功利主義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當代大學生功利主義價值觀成因及其對策
如何強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會思想政治工作
政績看“觀”不看“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