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古絲綢之路

2017-02-20 14:54查全瑤
金色年代 2016年11期
關鍵詞:莫高窟敦煌黃河

查全瑤

唐代絲綢之路上,交織著中華文明與西亞的波斯文明、南亞的印度文明、歐洲的希臘羅馬文明。絲綢之路的繁榮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匯共榮,主要體現在東西方物質文明的交互傳播上。追思千年文化歷史古跡,重新踏上絲綢路,月牙泉,沙漠中的一池綠洲,一路又見胡楊林,仿佛就在不遠處,你可聽到那如泣如訴的羌笛聲??唇癯?,荒漠變家園。臥沙眠雪樓蘭夢,曾挽長安客相逢。幾經滄桑多變幻,寂寞沙洲冷蒼穹。

絲綢之路,多么迷人的一個名字,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甘肅大地,文化燦爛,為世人所景仰,堪稱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依托絲路文化、黃河文化等蜚聲中外的文化資源,甘肅旅游逐漸形成了絲綢之路、黃河之旅等經典文化旅游。七月一日,我們開始了西北自由行——家庭暑期旅游。在飛機上的雜志上我看到了一首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的詩,是在甘肅武威寫的,一氣呵成,不拘一格,蒼涼大氣,特作為《西北行》的開篇: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ㄩT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第二天我們來到黃河風景線,眼前是寬闊湍急的黃河,滾滾東流,泥沙俱下,河水像黃亮亮的小米粥,色彩鮮明。黃河從這里蜿蜒流過,滋育了一方肥沃的土地。數千年來,居住在這里的先民們,一代又一代生息繁衍,用聰明智慧和勤勞的汗水,創造了燦爛的地域文化。河邊“母親河”的雕塑、兩座直徑25米的巨大木制水車、在河水中漂流的羊皮筏子,帶給我們這些從小橋流水人間來的江南游客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黃河——粗獷、質樸、厚重,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民族品格和人文精神。

坐羊皮筏子漂流黃河是件刺激的事,黃河中浪花飛濺,激流滾滾,船夫奮力劃槳,皮筏飛流急下,在波濤間忽上忽下,我在這激流飛渡中浮想聯翩——船夫在于怒濤激流拼蒸,與大自然拼搏,這也是黃河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力量。

從《詩經》到唐詩宋詞,許多不朽的辭章典籍,是在黃河地區誕生的,為中華文化增添了不朽的光彩。黃河引出了無數的優美詩篇,這些詩句千古流傳,至今仍洋溢著強烈的藝術魅力。

我們坐火車從蘭州到敦煌,一路上看到山坡上黃土中有成片的綠。當地現在很重視在城市的地面和坡地經常灑水保綠,積聚水汽,改善氣候條件,可見綠,在這里是多么可貴。莫高窟,是可以傲視異邦古跡的地方,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一代又一代的旅人,前呼后擁向我們走來,每個藝術家又牽連著喧鬧的背景。紛雜的衣飾讓人眼花繚亂,呼呼的旌旗使人們滿耳轟鳴。進莫高窟實地游覽前,游客都需先進入接待中心的兩個影視廳,觀看兩個介紹短片,其中一個還是環幕電影,這被稱作“數字莫高窟”。這真是有趣極了,把我對相關莫高窟歷史和文化的腦補,都化作了正確具體、生動直觀的音像,使我穿越了一般身臨其境地回到了幾千年前的漢武帝時代。我們游覽了八個石窟,它們代表了不同歷史時期的遺跡。

在人們心中:莫高窟,是一首意蘊深長的詩;莫高窟,是一支悠遠回旋的古曲;莫高窟,是一個永遠不滅的神話。莫高窟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俯視人類,是人類文明的精粹,是人類靈魂的凝結。它是永恒,擁有著神奇的力量。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走進敦煌石窟,我們像是讀著一本厚厚的畫冊,莫高窟大小佛像,鮮艷的色彩和飛動的衣袂,色澤祥和,令人肅然起敬,莊嚴肅穆,令人怦然心動??粗@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莫高窟是活著的,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它見證著歷史、記錄著歷史、聆聽著歷史。機敏的北朝人,將西域樣式融進了魏晉風骨;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華貴、從容自信,處處追求藝術的完美;不是妖艷,不是凄涼,莫高窟的顏色是渾厚,因為,它積淀了一千多年的風沙,它撐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

那端坐的佛陀、站立的菩薩;千手的觀音、飛天的女神;反彈的琵琶、懷抱的胡笳,哪一樣不讓人沉迷。這些西來的文化,都融進了中華文明之中,這就是中華的博大與包容。大漠深處,河西走廊的盡頭,我的敦煌、我的莫高。絲綢之路上,中華文化中,一首壯美的史詩。莫高窟,是人們精神的至高點的向往;莫高窟,是人們心靈最深處的牽掛。如果說,莫高是一杯濃酒,那么我愿舉杯,用生命舉杯,仰望這秘密的神話。摯愛!我的莫高窟,我的飛天女神。

鳴沙山的沙丘起伏綿延,十分壯觀,游客們坐著駱駝連成長長的一線,慢慢地消失在遠處的沙丘間。

“丁零零,丁零零……”一陣清脆的駝鈴聲響起來,使我想起了那滿載輝煌的絲綢之路。讓我們的思緒隨著張騫的步履,一起去探訪那古老的絲綢之路:東起長安,西至歐洲,是一條貿易大道,以中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而得名。它蜿蜒七千多里,連接亞、歐兩個大洲,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互相滲透,具有十分珍貴的歷史作用,是我國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絲綢之路對很多人來說,是與那些蕩氣回腸的古詩尤其是邊塞詩連在一起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黃河遠上自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邊塞詩呈現出的激情與浪漫,那無垠的沙漠、浩瀚的戈壁、險阻的山脈、雄奇的邊關,以及想象中的陣陣駝鈴、悠悠羌笛,仿佛讓我們又一次穿越時空,置身于車馬轔轔的商隊去往大漠遠方。絲綢之路的開拓與唐代邊塞詩的繁榮息息相通,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絲綢之路也是一條詩歌之路。

月牙泉在茫茫沙丘里顯得那么的嬌美、貴氣,攀上泉邊的高塔,整個月牙泉一覽無遺。追思千年文化歷史古跡,重新踏上絲綢路,月牙泉灌溉了沙漠中的一池綠洲,一路又見胡楊林,仿佛就在不遠處,你可聽到那如泣如訴的羌笛聲??唇癯?,荒漠變家園。臥沙眠雪樓蘭夢,曾挽長安客相逢。幾經滄桑多變幻,寂寞沙洲冷蒼穹。曉沐塵沙雨露淺,歲月殘雕影瘦空。江南春來千里路,此出玉門不相同。

沙漠奇觀鳴沙山和月牙泉,澄黃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延續千年不變,景色奇異迷人;陽關及玉門關雖只余下斷壁殘垣,置身其間,卻仍能隱隱感受到,邊關的鐵馬金戈之氣,使人不得不慨嘆歷史的沉重和蒼涼。讓我驚異的還有莫高窟,意味著文化、意味著美,還意味著永久的信仰……

去往玉門關的一路上真是荒涼蕭瑟,一望無際的荒漠寸草不長,沒有人煙。倒是接近玉門關的沙丘上有一蓬蓬的沙棘生長。玉門關是“古絲綢之路”北道的重要關隘,城堡冷漠傲然地矗立在荒漠中,伴著冷月寒風,無聲地向世人訴說著興衰往事。登上邊關之巔,遙望大漠深處,千年古跡沉淀展現,從敦煌莫高窟到戈壁沙漠,再到萬里之外的長安,絲綢之路留下古道印跡;敦煌璧畫,東方藝術瑰寶,傳承絲路花雨,飛天聞聲起舞,大漠塵沙飛揚,暮色映紅了天際,茫茫的戈壁沙漠,留下一串串駝鈴聲;邊關烽火瞭望臺、古城、戰道、殘壁、部落、客棧、烈酒仿佛再現原古,絲綢、錦緞、刺繡、瓷器、壁畫、舞蹈傳播西部風情,大漠洗禮著蒼涼的古道,駝隊一路西行,古人向西方人展示著東方文明。

太陽升起后,我們來到嘉峪關。關城經過了修繕,雄偉壯觀。城墻的墻體還是原來的,城門、甕城、垛口、馬道、兵營一應俱全。觀賞性很強,由于尚存很多遺跡,比起一些城市新造出來的什么“三國城”、“水滸城”,還是顯得真實得多了。即便如此,面對著這座關城,我們卻感到少了站在玉門關殘破遺址前的那份肅穆、蒼涼、悲壯、令人肅然起敬的感受。

我們從敦煌到玉門關,再由西向東從玉門關到敦煌、酒泉、瓜州、嘉峪關、張掖,沿古絲綢之路倒過來游覽。瓜州即古代的安西,按絲綢之路,往下應是武威,古代設武威郡,但我們在古絲綢之路上的行走將止于張掖,然后就折向青海了。從嘉峪關到張掖,一路上先是看到了大片的莊稼地,種植著小麥、青稞、苞谷和油菜。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其間還不時看到渠道里渠水汩汩流淌,這是祁連山上融化的雪水。有水就有綠,就有希望。

是誰的旨意,放天馬下凡,使它的一只蹄子踏在了祁連山的一塊石頭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跡?是誰將這塊石板珍藏,供奉于沉靜的寺院,讓它與大山共存,佇立千年?坐落在祁連山懷中的馬蹄寺,被郁郁蔥蔥的大山環抱。山脈深沉逶迤,四季松柏組合成了浩浩蕩蕩的陣容,仿佛等待檢閱的將士。山崖上的石窟始建于北涼時期,寺院因天馬踩過的石塊而得名“馬蹄寺”。懸掛在半山腰石壁上的洞窟、佛像,全是鑿刻的。這里既有漢傳佛教寺院,又有藏傳佛教殿宇,同一地方,風格不同,建筑獨特。寺院里保存著天馬蹄印的石塊以及元代壁畫,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的佛像,以及眾多的傳說古跡在這里都留有痕跡。

在張掖的第一個景點是馬蹄寺。這里的佛像都供奉在陡峭山崖上開鑿的洞窟中,洞窟稱為三十三窟,共7層21窟,洞窟內只有一條陡峭狹窄的通道,游客們在攀爬到轉彎處幾乎要手腳并用。馬蹄寺石窟是一規模宏大的石窟群體。

1.馬蹄寺

2.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它包括七個小石窟群,迤邐近三十公里,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石窟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鑿,先為郭的隱居講學處,后人增塑佛像,鼎盛時期曾有僧眾三百多人。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改名普光寺,寺內原存的金鞍、龍袍,系清代乾隆賜給的御物。馬蹄石窟由于歷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教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

出了馬蹄寺,我們去游覽了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這里被稱為“七彩丹霞”,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地貌景觀復合區。最美的是四號觀景臺上,該丹霞地貌群以層理交錯、巖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有紅色、黃色、白色、綠藍色,色調有順山勢起伏的波浪狀,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層紅色的輕紗,熠熠泛光,色彩異常艷麗,讓人驚嘆不已,真是七彩斑斕,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又是一個清晨,我們驅車前往扁都口,這里屬于甘肅的民樂縣。扁都口有大片大片供人觀賞的油菜花,坡地上的油菜花還被種成了“甘肅民樂”的巨大字樣和笑臉的圖形。過了扁都口,就算出了甘肅進入青海了。甘肅,我初次也是最后一次來的地方,她留給了我遐想,留給了我憂思,也留給了我憧憬和希望。

絲綢之路,你仿佛一把火炬,用華夏精美絕倫的絲綢制作,燃燒著燦爛古老的東西方火焰,早在殷商時期,就橫貫亞洲腹地的陸路到西方去。絲綢之路,漢唐帝國的首都是你的故鄉,穿過河西走廊,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北的綠洲越過帕米爾高原、中亞草原,到地中海東岸的羅馬帝國,與黃金爭列;絲綢之路,你是春風,從東方吹到西方,吹過雄關古城,吹過沙漠墓葬。絲綢之路的道路漫長而久遠,而且無始無終。在古代,它是傳播友誼的道路,也曾經是被戰爭鐵蹄踐踏過的道路。今天,人們已經忘卻昔日曾經有過的苦難,而把絲綢之路看作是連結東西方文明的紐帶。

猜你喜歡
莫高窟敦煌黃河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多彩黃河
黃河寧,天下平
『黃河』
亮麗的敦煌
絕世敦煌
莫高窟,走過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組合與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