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進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實效性之應然選擇研究

2017-02-20 15:01陳靜琦
成才之路 2017年1期
關鍵詞:主題教育大學生黨員實效性

陳靜琦

摘 要:高校大學生黨員的特殊性,彰顯出提高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的實效性是新時期對大學生黨員教育提出的應然要求。文章分析部分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之現狀,探討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實效性不高的原因,研究提升大學生黨員教育實效性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實效性;應然選擇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1-0026-02

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骨干,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高校要充分認識做好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意義。要加強教育培養,提高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大學生黨員隊伍活力,促進大學生黨員健康成長。本文分析部分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之現狀,探討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實效性不高的原因,研究提升大學生黨員教育實效性的路徑選擇。

一、部分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之現狀

部分大學生黨員缺乏先鋒模范意識。部分大學生黨員“身先士卒”的先鋒模范意識還不太明顯,具體表現如下:一是部分大學生黨員缺乏學習政治理論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掌握的政治理論不深入、不全面。二是學習表率作用不突出。部分大學生黨員在入黨后便以一名黨員自居,認為自己十分優秀,驕傲自滿,從而放松對自己各方面的要求。思想上不與時俱進,好逸惡勞,學習上成績下降;在生活上,個別大學生黨員不遵守校規校紀,出現無故曠課、遲到早退等現象;工作上,個別大學生黨員心里存有“為同學們服務是班級干部或學生會干部的事情,與自己無關”的錯誤想法。三是黨員標準模糊,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不能較好地進行處理,無法真正踐行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單調乏味的教育內容引起負面情緒。如果教育內容不能切實考慮大學生黨員的自身需求,不注重挖掘教育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只是一味讓大學生黨員接受一些理論上的東西,走過場,搞形式,而忽略實踐和本質上的東西,就可能導致大學生黨員教育的效用漸行漸遠,起了相反作用。大學生黨員若帶著抵觸的情緒參加黨員教育活動,缺乏認同感,信息接收效果趨低,難以充分理解和運用知識,最終將導致教育活動的效果不理想。

教育方法缺乏吸引力。大學生黨員對專題討論比較感興趣,但有些黨組織的黨員教育方法常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專題討論不太重視。教育方法沒有切合大學生黨員需要,缺乏吸引力,比較呆板枯燥,難與實踐融為一體,導致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教育缺乏激勵機制。一項調查顯示:只有16%的黨支部建立了激勵機制,并起了良好的作用;20%的黨支部建立了激勵機制,只是不夠完善,沒有起到實際作用;30%的黨支部有時會有臨時性激勵,但不具有連續性;34%的黨支部則表示沒有設立激勵機制??梢?,大學生黨員教育的激勵體制還不夠健全,這就導致大學生黨員教育的效率不高。

二、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實效性不高的原因

有些教育內容相對滯后。有些教育內容的選擇,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一是部分教育內容較為空泛,夸大形式且不注重實質。這些過于抽象的內容不僅脫離大學生黨員的實際生活,難以理解、把握和消化,而且也不能解決大學生黨員的實際問題。二是有些教育內容與社會發展需要脫節,難以及時反映社會發展動態,有的大學生黨員對黨員教育工作產生逆反心理,學習態度由熱情變為漠視,影響了大學生黨員教育的有效性。

有些教育方法傳統陳舊,形式單一。教育方法對大學生黨員教育的目標、效果十分重要,是保證大學生黨員教育有效性的關鍵。當前雖然改進了許多教育方法,但有時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理論與實踐的天平失衡,重理論、輕實踐,重單向灌輸而輕雙向溝通;過分重視理性教育,忽視情感教育,缺乏對大學生情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與把握,大大降低大學生黨員教育有效性。

教育機制不健全。大學生黨員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其運行機制應該包括決策、實施、評估、激勵、反饋及保障等多個環節,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對整體運行是否順暢產生重要影響。當前,有的大學生黨組織對教育機制建設重視不夠、物力財力不足,缺乏建立健全教育運行機制的經驗。如果缺乏系統規劃,大學生黨員教育就難以收集到準確、完整的信息,難以對教育活動做出正確決策、難以對教育活動的實際效果做出客觀評價,更難以進行評估總結、反饋??傊?,教育機制的有限性、不完善性,使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缺少一定的理性;教育內容脫離實際,使得教育對象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簡單應付;措施沒有進一步貫徹落實,制約大學生黨員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三、增進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實效性之應然選擇

1. 更新觀念,注重實效

更新觀念。積極研究大學生黨員教育在新時期呈現出來的新特點、新要求,增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首先,強化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對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防止對“走出去”的大學生黨員漠不關心,不聞不問。其次,強化服務意識。應與大學生黨員保持密切聯系,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切實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工作和學習方面的實際困難,使大學生黨員能夠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注重實效性。注重實效性是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出發點及歸宿。一是要因需施教。大學生黨員教育要緊緊圍繞黨和學校、學院工作中心,將理想信念教育和實踐能力教育統一起來,堅持教育內容與社會、學校發展需要相結合。二是要創新載體,拓寬教育層面。加快大學生黨員教育載體的優化升級,充分利用手機等大眾傳媒開展教育培訓,鼓勵黨員利用微信等載體進行交流和互動,以此不斷拓寬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增強時代感。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以及生活方式都發生一些改變。大學生黨員教育作為一項新思想工程,必須順從時代和潮流的發展趨勢,與各項新事物統一步伐,增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的時代感。從時代性出發,激發大學生黨員關心時事、政事的熱情和興趣,關注大學生黨員的生理、心理以及道德、法制教育,使大學生黨員自身的時代感大大增強。

2. 豐富教育的內容

要豐富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內容,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進而提高黨員教育的效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加強理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使廣大大學生黨員能夠深刻把握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

注重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培養。大學生黨員的意識教育包括黨員的主體意識教育和責任意識教育。大學生黨員的身份具有雙重性質,要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大學生群體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黨的生活中具備強烈的主體意識。注重加強黨員的主體意識教育和黨員的責任意識教育,能使大學生黨員積極主動地參與黨內事務,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影響力,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一個優秀群體,他們更需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健全的人格品質,能有較強的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F今的黨員教育大多傾向于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時很少關注大學生黨員內在的心理健康。如果不能對大學生的行為舉止進行正確的分析,區別思想問題和心理因素,那么教育就會缺少實效性。

3. 創新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效果

單向傳授與交流互動相結合。要注重教育對象的能動性,重視教育對象的接受能力、判斷能力,把單向傳授和交流互動相結合。要將教育信息引向雙向的、流動的互饋機制,將教育后的信息反饋給教育工作者,讓教育者及時進行調整,從而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

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結合,是一種由外灌輸、由內反省、內外結合的教育方法。黨員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在教育活動中既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又注重教育對象的自我教育意識,將單一的教育與自我教育有機結合,提高教育效果。要充分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增強大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各支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教育者和教育對象均受影響。

顯性教育與潛在影響相結合。顯性教育能使教育對象受到深刻的影響,但容易忽視教育對象的心理感受。潛在影響能使教育對象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逐漸滲透間接發生作用,能夠減少和避免教育對象的抵觸心理,使大學生黨員教育對教育對象有更大吸引力。因此,在注重教育內容豐富性的同時,還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樣性。要將大學生黨員教育與大學生專業知識學習相融合,增強教育的生動性,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在大學生黨員發揮榜樣作用的時候,惠及更多的普通大學生,共同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

4. 整合資源,完善機制

整合校內外資源。大學生黨員教育活動,需要整合校內外資源。把社會當成最大的校園,就會有許多教育資源可以利用。社會上有許多教育資源適合用來開展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比如紅色旅游景點。這些資源能夠激起大學生黨員的愛國熱情,彌補校內教育資源不足的缺陷,提高大學生黨員教育的有效性。

完善激勵、保障、反饋機制。在大學生黨員教育活動中,部分教育對象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可以通過教育機制來加以引導。要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激勵手段,提高這部分教育對象的積極性??蓪⑽镔|激勵與精神激勵結合起來,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把大學生黨員的追求引向更高層次的精神境界。激勵與批評要相互結合,以激勵為主,以批評為輔。

建立健全評估機制。一是注重量與質相結合。評估機制中需要一定量的評估,但如果忽視評估質量,這樣的評估就失去意義。二是動態與靜態相結合。人的思想和行為是動態的,黨組織要從靜態和動態兩個層面抓緊。三是短期評估與長期評估相結合。短期評估效果易見,容易被人們重視,而長期評估,因為戰線較長,費時費力,效果也具有潛伏性,容易受到冷落。

完善反饋機制。健全反饋機制和反饋網絡,提升整個教育系統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能力。面對社會熱點難點增多、矛盾錯綜復雜的新形勢,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饋機制,及時反饋大學生黨員的思想動態,黨員對教育活動的接受情況、心理狀況,排除大學生黨員存在的各種思想隱患。要嚴格遵守黨支部自身的發展規律,建立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長期性、科學性的反饋目標,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

參考文獻:

[1]陶好飛.關于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10).

[2]徐元玉.關于新時期高校黨建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7(05).

[3]孔偉紅.論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長效機制和保障機制的建立[J].當代教育論壇,2007(04).

[4]秦麗萍.增強大學生黨員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論研究,2008(23).

[5]陳偉祥.創新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

[6]沈壯海.努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1(04).

[7]廖和平.制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原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

[8]陳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內涵及評價依據[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5).

猜你喜歡
主題教育大學生黨員實效性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問題的研究
新媒體平臺下增強大學生黨員理論學習實效性的研究
“中國夢”哲學邏輯視域下高校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
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幼兒園主題教育背景下的環境創設
協商民主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