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執型精神分裂癥康復期男性患者執行功能損害分散內觀認知療法干預對照研究

2017-02-22 16:21于紀澤高艷杰曲鴻儒
醫學信息 2016年34期
關鍵詞:執行功能康復期精神分裂癥

于紀澤++高艷杰++曲鴻儒

摘要:目的 探討分散內觀認知療法對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執行功能的干預效果。方法 采用改進的分散內觀認知療法,選取2009年6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于天津市安寧醫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100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內觀認知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在服用原有藥物的基礎上,給予分散內觀認知療法;對照組給予原有藥物治療,采用工娛療法,在12 w時,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調查,分別進行數字劃銷測試(CT)及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試(WSCT)的評定。結果 100例入選患者中,脫落11例,40例患者進入分散內觀研究組,49例納入對照組分析。①CT測試:研究組治療完成時失誤率、凈分、粗分、有明顯改善與較基線時相比;②WSCT測試:治療完成時研究組Re、Rpe、nRpe、Cc、Rc各指標都有顯著改善與較基線相比。結論 分散內觀認知療法可以顯著改善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執行功能和注意力水平。

關鍵詞:偏執型;精神分裂癥;康復期;執行功能;分散;內觀認知療法

內觀認知療法是整合內觀療法和認知療法的一種心理療法[1]。曹桐將該療法應用于精神上有分裂癥的康復期患者,取得了肯定療效[2]。此次研究采用改良的內觀認知療法形式即分散內觀認知療法(Discontiguous NaiKan Cognitive Therapy,DNCT)[3],以時間不持續以及地點不固定的形式,針對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于康復期的認知功能治療,為該患者群體提供臨床的應用經驗。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100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內觀認知研究組和對照組,全部為男性患者,每組50例。所有患者中脫離11例,共89例進入最終的結果對比分析,脫離率11%。其中對照組由于病情波動而脫離1例;研究組脫離10例,脫離原因包括在中期放棄治療患者6例,2例出院,在初期拒絕參與患者2例。

1.1.1研究組 40例,平均年齡(34.36±3.91)歲;平均病程(8.31±3.27)年;大專及以上4例,高中8例,初中28例;精神障礙陽性家族史16例;8例予以利培酮治療,2例予以奧氮平治療,25例予以奮乃靜治療,2例予以氯丙嗪治療,3例予以氯氮平治療;氯丙嗪等效劑量(358.13±106.12)mg。

1.1.2對照組 49例,平均年齡(33.8±5.60)歲;平均病程(7.82±3.78)年;文化程度初中者32例,高中或中專9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8例;精神障礙陽性家族史20例;9例予以利培酮治療,3例奧氮平治療,21例奮乃靜治療,5例喹硫平治療,5例氯丙嗪治療,6例氯氮平治療;氯丙嗪等效劑量(377.55±83.42)mg。

兩組患者人口學資料、臨床分型、家族史、病程、服藥種類以及用藥等效劑量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本研究全部對象的監護人簽署了對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內觀認知治療組(DNCT):此組患者在服用原先藥物的基礎上,給予連續28 d,3h/d分散內觀認知治療。具體方法如下:①采用自編《指導手冊》,規范和記錄治療全過程;②每天按要求以統一的環境和內容進行治療(共28 d,3h/d,合計84 h),1次/d面接(約15~20 min),患者及時匯報在心理治療進展中遇到的問題,指導者對患者回憶和思索的情況予以肯定和評估,完成后指導患者進行貝克認知心理治療;③診療場所選在各入組患者病區相對獨立的空間,房間整潔,墻壁無掛件?;颊弑灰蟊3职察o,不能做任何事情,比如讀書看報,大部分為主以靜坐,對心理困擾嚴重的患者可以令其躺臥;④回憶的階段以個人成長經歷3~5年做為一節點;內觀對象為:最討厭的人、次討厭的人,第三親近的人(如戀人、朋友或其他親人等),次親近的人(如父親),最親近的人(如母親);⑤內觀三主題:我給他人添的麻煩,我為他人做的,他人為我做的;⑥內觀認知療法四層次:a進入回憶情景;b自我回溯;c體會換位;d思考感悟(更正并識別非理性認知)。

1.2.2對照組 此組患者給予藥物治療(維持入對照組前藥物治療方案),同時參加4 w的工娛療法。

1.2.3量表評估 在治療前及治療后及12 w分別評定數字劃銷測試(CT),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試(WCST)。

1.2.4質量控制 指導者均接受過內觀認知治療的培訓,有一定內觀認知治療的經驗。一般情況調查表由患者主管醫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填寫。CT、WCST由4名主治醫師完成,4名醫生經評分標準的培訓,Kappa值為0.81,評分一致性良好。盲法評估:臨床評定者只知道參與科研DE 患者,但并不知曉具體分組情況規則。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軟件SPSS 19.0進行統計學分析,所用統計方法包括:統計描述、配對t檢驗、兩獨立樣本t檢驗、χ2檢驗。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T結果的比較 見表1。

由表1可見, 治療前兩組間CT粗分、凈分、失誤率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兩組間治療后CT測試粗分、凈分、失誤率具有明顯差異,P<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前后對照組的數據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在12 w隨訪時,與治療前在凈分、失誤率因子等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與治療后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入組時與分散組治療后的粗分、凈分、失誤率相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12 w隨訪時與入組時比較粗分、凈分、失誤率的因子有顯著性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與治療后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2.2治療前后兩組患者WSCT測試結果的比較 見表2。

表2可見,治療后兩組間Cc存在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DNCT組治療后Cc、Rc、Re、Rpe、nRpe各指標較治療前均變化,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前后Rc、Re、nRpe各指標較入組時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2 w隨訪的結果顯示:對照組在Rc、Re、nRpe等指標較入組時仍存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于治療后的數據比較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分散組在Cc、Rc、Re、Rpe、nRpe等指標治療前均有變化,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易感素質、生活中的應激因素和環境中的不良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心理應激與精神疾病的復發關系密切[4]。近年,中國和日本學者都在嘗試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用內觀療法治療,療效肯定[5-6]。日本橫山茂生[6]研究發現內觀認知療法能夠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服藥的依從性,能夠使患者感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能夠使患者應對應激事件的能力增強。內觀認知療法應用的研究表明,內觀認知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有效,對多種精神障礙的治療均有效[2,7-10]。

本次研究發現,在第12 w的隨訪的時候,分散內觀認知治療組在治療以后WSCT測試Rc、Re、Rpe、nRpe等指標與治療之前相比變化顯著。對照治療組在觀察Rc、Re、nRpe各指標與入組時相比變化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藥物聯合分散內觀認知治療與單純的藥物治療均可提高WSCT測試的成績,聯合治療組WSCT測試成績的提高尤為顯著。分散內觀認知治療組的數字劃銷測試試驗在粗分、凈分、失誤率等因子治療后較治療前的得分變化均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分散內觀認知組與對照組相比,粗分、凈分、失誤率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分散內觀療法聯合藥物治療較單純藥物治療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部分認知功能改善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有利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

改進的分散內觀認知療法,一方面可以提高醫生的治療效率,從而減輕醫生治療負擔,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患者的依從性?;颊呖梢愿鶕嶋H情況合理的安排治療時間,從而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的影響減到最小,更容易保證治療時間,并且減輕患者的厭倦感和疲勞感,從而使患者保證充沛的精力接受心理治療。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康復期間維持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分散內觀認知療法,可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部分執行功能,減少影響康復的不良因素,改善患者病情,有利于家庭和社會功能的恢復和重建,提高生活質量。

本研究僅應用于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男性患者的康復期,對于今后的研究應用,將擴大樣本數量、增加女性樣本并增加評估指標,希望獲得更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毛富強.內觀認知療法[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1,26(2):20.

[2]曹桐,毛富強,田紅軍,等.內觀認知療法治療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1,20(6):442-444.

[3]徐小童,毛富強,劉霞,等.分散內觀認知療法對30名心理亞健康狀態研究生應用評價[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0,19(6):495-49.6

[4]沈漁邨.精神病學[M].第4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13,670.

[5]橫山茂生.統合失調癥(精神分裂?。─藢潳工雰扔Q療法の効果について.內観研究[J],2003,9(1):33-34.

[6]王敏,陳俊,王祖承.內觀療法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J].臨床精神病學雜志,2010,20(1):58-59.

[7]毛富強,李振濤,趙朋,等.40名醫學部生の精神癥狀、心理特徴及び人間関係における內観認知療法の評価(日) [J].內観研究,2010,16(1):101-108.

[8]曹桐,毛富強,田紅軍,等.內觀認知療法對40名醫學生心身癥狀的影響.中國心理衛生雜志[J],2009,23(4):229-232.

[9]梁頌游.內觀認知療法治療青少年網絡成癮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20(3):260.

[10]梁瑞華,毛富強,趙朋,等. 內觀認知療法對大學生心理因素的影響研究: 情感平衡、領悟社會支持和容納他人[J].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雜志, 2008,12(17): 1106-1108.

[11]孫群星,劉勇,李四冬,等.奧氮平對首發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影響的多中心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1(01).

[12]陳美娟,宋立升,張毅,等.低劑量氯氮平維持治療穩定期精神分裂癥5年的隨訪對照研究[J].上海精神醫學,2010(01).

編輯/蔡睿琳

猜你喜歡
執行功能康復期精神分裂癥
食品防腐劑治療精神分裂癥,靠譜嗎
團體心理治療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觀察
運動員執行功能與反社會行為及攻擊行為的關系
康復期腦卒中患者的護理分析
工作記憶的研究綜述
五行音樂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作用的對照研究
腦爾新膠嚢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初步臨床觀察
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
基于Android平臺的執行功能評測系統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