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音樂中色彩性的應用

2017-02-22 16:27王敏王曉鋒
藝術評鑒 2016年18期
關鍵詞:配器調性色彩

王敏++王曉鋒

摘要:色彩在音樂的創作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許多作曲家已經投入了對音樂色彩性的研究。實際上,音樂中色彩的表現主要是通過調式調性、和聲以及配器等手段來實現的。這些微妙多樣的創作技法,使音響色彩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使音樂的發展走向了新的領域。

關鍵詞:色彩;調式;調性;配器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6)18-0082-03

隨著藝術觀念與審美意識的發展,音樂藝術和視覺藝術一樣出現了很多新的傾向特征。這種側重于聽覺的音樂藝術開始逐漸嘗試實踐中跨越不同領域的藝術素材與組織形式。

一、音樂色彩性的意義

音樂藝術的發展,往往伴隨著對作品內涵的表現與風格的發展,在音樂于其他藝術之間往往有著很大的共通之處,并且,隨著音樂藝術的多元化發展,音樂藝術開始走向更深層次的交融和共用。因此,新的時代語境下的音樂藝術只有將各門類藝術的特色融會在一起,才能豐富當今藝術的內容,才能激發當今藝術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使他們在藝術的創作中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音樂的色彩性與視覺藝術具有共同性的特點,在聽覺藝術上色彩性是音樂與其他藝術共通的基礎。聽覺藝術是審美感官上的一種藝術,它讓我們更直觀地、更貼近地感受藝術。聽覺是一種審美感官,就是一種動態美。因此。聽覺藝術既是時間藝術又是空間藝術,在空間排列中突出時間的連續性。不同的音樂歌舞不僅可以展現聽樂、觀舞、休憩、清吹、休閑等不同時空中發生的片斷,但實際上卻給人一種連續的、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音樂這種物化的音響色彩感,不僅可以引發變化,體現出音樂創作技法的不同作用和意義,還可以接下來就談一下色彩在調式、和聲、配器以及在當今獨特的音響領域中的具體應用。是通過音響的強弱、緩急、穩定與不穩定、和諧與不和諧來傳達審美含義,是動態的、變化的、不斷在運動著的。同時,聽覺藝術又是時間的藝術,通過時間的連續性來表達情感。聲音在時間中的流動與情感在時間中的運動變化相對應,故使其最動人心弦。

隨著藝術的多元發展,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也走向了更深層次的交融和共用。這些都是由于視覺藝術中的色彩和聽覺藝術中的音樂之間有著諸多的相似和相通的因素而造成的。

二、調式調性的色彩性共同性

調式調性在音樂創作中起著基調定位的作用,作曲家要想在音樂創作中獲得色彩效應,調式調性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的色彩表現手段。作曲家為了追求樂曲風格、色彩的獨特味道,為了使樂曲音響達到一種全新的意境,音樂中的整音音階、五聲音階、七聲自然音階、半音階、全音階等調式也被廣泛應用,其中,二度、三度、六度、七度音程和增、減音程的調性關系還經常被用作色彩性的調性對置,以求得色彩在調式上的變化。

這些調式與色彩的對應其實是有理論根據的,因為所有的色彩都有一定的微分色組成,所有的樂音也都有一定的微分音組成,二者在產生、存在和發生作用時都有一定的相通性,從物理原理看,音樂中的音階,是由發音體振動產生不同的頻率形成的,而繪畫中的色階是由明度調和產生不同的色調所形成的,也是一種頻率,音階頻率反映出的是快慢高低,色彩頻率反映出的則是明暗強弱。

這些有實際意義的調性與色彩的相對記號使得音樂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又向一個新的領域進行延伸。從物理原理看,音樂中的音階,是由發音體振動產生不同的頻率形成的,而繪畫中的色階是由明度調和產生不同的色調所形成的,也是一種頻率,音階頻率反映出的是快慢高低,色彩頻率反映出的則是明暗強弱。

作曲家如同畫家一樣,通過調動不同的音樂調式、調性線條色塊,形成奇特的音響畫面,音樂家將不同的音符組合排列,形成美妙的音樂。

其次,和聲的色彩性應用在音樂的發展和創作風格的變化中,使得傳統音樂的和聲和近現代音樂的和聲之間有了一條明確的界限。傳統音樂的和聲比較講究和聲的功能性,而近現代音樂的和聲在強調和聲功能性的同時,更強調和聲的色彩性。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和聲已形成了固定的色彩效應和情感象征。

在音域音區的跨度上,高八度的音區內演奏、從最低音小字一組的D音跨度到最低音為小字二組的G音、最后又升為高八度演奏等都是音色變化的手段,這樣整個高音聲部和低音聲部的音距也就時而緊密時而疏遠。在不協和和弦的連接上、在和弦的不同位置排列上、在力度上,往往采用主和弦隨著音的持續,力度上逐漸加強,引發色彩變化。

另外,在近現代的一些無調性音樂中,由于徹底打破了調性的局限性,和聲材料的選擇及色彩調配的方法更是豐富多樣,色彩表現也就更加顯得光怪陸離了。如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人們生理、心理不同程度的變化,也會對色彩節奏和音樂節奏的感覺起到較大的作用。事實上,人的音樂、色彩心理和人的音樂、色彩生理是同時交替進行的,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當色彩或音樂引起人的生理變化時,也會使人產生一定的心理變化。譬如:人在情緒激動或煩躁不安時,如果看到紅色或者聽到熱烈的音樂,便會不由自主地加強情緒的波動;而此時周圍環境里若是淡雅的色調或輕柔平靜的音樂,便能使其興奮的情緒得到撫慰,使情緒慢慢趨于冷靜。當人們在傷感、煩悶、抑郁時,便會傾向于欣賞沉著、淡雅的色調或清涼、抒情的音樂。顯然,在人們灰心、失望、消極時,如果環境色處理以灰暗的顏色或沉悶的音樂為主,就容易引起人們的心理共鳴,就會加劇消極因素的發展,倘若此時注意暖色調或音樂的調整,則能較好地調節人的消極狀態,從而使精神得以振奮。

由此可見,色彩的節奏變化、音樂的情緒變化和人的生理及心理變化是相輔相成的,人們主觀的生理節奏和心理變化影響著人們對色彩和音樂的選擇,同時,客觀的色彩節奏和音樂風格也深深地作用著人們主觀的生理節奏和心理變化。音樂的這種存在于思維和現象之間、精神和物質之間的特性就為它與色彩藝術的結合打開了一扇巧妙的大門。

三、配器的色彩性應用

作曲家為了使音樂達到色彩豐富的音響效果,也將色彩應用到了配器上。浪漫主義時期的馬勒,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樂隊指揮大師,還是一位配器法大師,他非常注重交響樂隊的色彩,尤其是對樂器強弱表現的追求,可謂是達到了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馬勒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哀傷的《大地之歌》,此曲充分展示了他的抒情詩人的才華,也展現了他在使管弦樂變成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新組合,輕柔、朦朧、虛幻、縹緲、奇異的《木管四重奏》第7號這首樂曲是美國現代作曲家卡特(Elliot1908—)的作品,例中雖然有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四個聲部的旋律,但實際上只有一個G音。樂曲演奏中,音高始終沒有變,也就是說,樂曲是在一個音高線上進行著,沒有任何的旋律 “起伏”,但樂譜中卻有著大量的休止記號和力度記號,這些特殊的記號,這恰恰是樂曲的特色點。在不同的力度、不同的樂器和不同的起奏點上演奏,使得G音在色彩上有著多層次的變化,整體構成了一條“色彩旋律”,從而使作品音響因素豐富多樣,突出了時間色彩的特性。這種手法也為中國作曲家所采用,如楊立青用色彩多變的手法,刻劃了百感交集的懷舊情思的作品《憶》,也是一首色彩內容十分豐富的音樂作品。

音樂的這種存在于思維和現象之間、精神和物質之間的特性就為它與色彩藝術的結合打開了一扇巧妙的大門。音響與色彩的結合,極大地豐富了音樂藝術的內涵。隨著人類未曾體驗到的社會變革,我們可以從宏觀到微觀的色彩世界里,感受到比以往更豐富的電化色彩的新刺激。就可以激起聽者不同的情緒,賦予他們不同的感受思維和想象空間。

此外,視覺色調和聽覺音調我們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從色相上分:某一色相調子,即畫面上某一色相的傾向性,也就是說,對某種色光的反射率多即屬某種色相調子。某首樂曲中的基調,就是這首樂曲對主音的傾向性,也就是主音在這個臨時組成的小集團

下轉74頁

上接83頁

中任統帥作用,其他音以主音為準去確定自己的地位。

當然,藝術的多元化使得現代派樂曲中產生了無調性音樂,現代派繪畫中也出現了無色調傾向性的作品,但這些無調性、無色調的作品與色調和音調的基本相通原理是不相駁的,相反,從另一種意義上講,這些作品對二者的同時拋棄更證實了二者相通性的存在。

2、從明度上分:色彩明度對比中的高短調,類比于高音區小調式,抒情、細膩。高長調,類比于高音區大調式,明朗、響亮。中短調,類比于中音區小調式,夢幻、回憶。中長調,類比于中音區大調式,高亢、輝煌。低長調,類比于低音區大調式,蒼老、純厚。低短調,類比于低音區小調式,深沉、悲哀。

3、從冷暖上分:大調中和小調中主要的三個和弦稱之為“正三和弦”大調式中是大三和弦,小調式中是小三和弦。大調式中是陽剛之氣、具有很積極性的色彩傾向,小調式中溫柔、淡雅,充滿了親切感。因此調式中的和弦或半音進行,除了音響純正、迫近外,還帶有很強的情感傾向性特點,幾乎可視為眼前的“物體色”。這三個和弦Ⅰ、Ⅳ、Ⅴ、分別可類比為紅、綠、青。不同音樂有冷色、暖色不同色彩出現,但都被淡化、冷化。色彩與音樂在“精神”和“情感”領域中的共通,這兩種藝術形式都是以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為主,都存在著很大的藝術想象空間。這種共鳴,消除了明顯的感知界限,使人們的感覺和情感達到了融合狀態。精神領域和風格中的情感體驗與精神沖動,是音樂富有想象力的基礎。沒有了情感的波動和體驗感知,音樂也無法感染他人。

結語

在藝術領域,色彩一直與感情相通,“人們對每一種色彩都有一種特定的感情,這種感情既遵循自然感情法則,更遵循社會感情法則?!卑堰@種帶有一定的自然感情法則和社會感情法則的色彩應用到音樂的創作中,實為音樂發展的一種新的技法、新的材料,也使得音樂進入了一個新的創作領域。

這種大量的色彩音樂經典之作,豐富了音樂的內容,開辟了一條適于音樂發展的新道路。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在近現代音樂大師們也相繼投入“音樂與色彩”這門富有深度、潛力的領域研究中,他們以全新的形象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藝術視聽新世界,實現了色彩獨具的魅力。色彩與音樂的結合,將給全人類帶來了一種新的音樂文化現象、一個新的課題和一個新的意識潮流發展趨勢以及更多更多的思索……

猜你喜歡
配器調性色彩
談“調性”
神奇的色彩(上)
談聲樂調性的布局
賈欽多·謝爾西室內樂作品《IPRESAGI》第一樂章的配器分析
竹笛協奏曲《愁空山》研究現狀及思考
淺析笙在柳子戲音樂中的演奏技巧與風格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樂配器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豐戲曲傳統之翼振民族文化之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