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性

  • 德彪西鋼琴作品《水中倒影》的調性特點及和聲技法分析
    法,對20世紀無調性音樂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胺卜洗笮」δ茉瓌t的均被視為有調性的音樂,否則為無調性音樂”。[4]20世紀初期,作曲家阿諾德·勛伯格“十二音作曲法”的誕生標志著西方無調式音樂歷史的開始。無調性是為了打破西方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以來的調性思維而出現的。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作曲家們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出現了“泛調性”“擴展調性”以及“多重調性”等概念。這一時期,以德彪西、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作曲家運用這類調性創作了大量的作品。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11期2022-12-13

  • 調性與材料的結構對位 ——以貝多芬鋼琴快板奏鳴曲式樂章連接部為例
    關系在20世紀無調性音樂中以音樂微觀元素作為結構力的作品中較為多見,但在許多古典浪漫時期作曲家的作品中亦可看到,有的體現為局部,有的體現為整體,其中有些是作曲家有意而為之,有些是偶然而為之,而在貝多芬有連接部的奏鳴曲中,每一首都可看到調性結構與材料結構的對位現象,因此即使這不是貝多芬有意而為之,也是其潛意識對連接部的結構方式,是為其藝術理念服務的。本文將對連接部材料與調性的結構進行梳理概括,并分別論述其結構對位類別、調性結構與材料結構分界點先后的現象及其特

    輕音樂 2022年3期2022-03-27

  • 阿瑟·奧涅格新調性思維研究——以管弦樂曲《太平洋231》為例
    ,隨著19世紀末調性體系的瓦解,新的音樂觀念與創作思維接踵而至,調性在20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更加多元化,呈現出多調性、新調性、無調性、泛自然音主義等特征,這些風格的產生是由不同作曲家的創作實踐所致。其中,奧涅格作為20世紀上半葉的作曲家,他既沒有完全放棄傳統,同時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尋求新的突破。奧涅格從來都不是傳統的推翻者,在創作中從未完全擯棄調性,而是熱衷于采用各種方式將調性復雜化,如善用二度疊置、四五度疊置以及混合音程等不協和的和弦以及采用有規律的

    黃河之聲 2021年13期2021-08-15

  • 淺談聲樂演唱的案頭工作
    初步的解讀。調式調性是作品曲式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對作品的調式調性進行分析,才能更準確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色彩,運用聲樂的演唱技巧表達歌曲。聲樂作品組成部分不僅有旋律聲部,還有伴奏聲部,聲樂演唱與伴奏相輔相成、相互融合。關鍵詞:節奏;節拍;歌詞;調式;調性;鋼琴伴奏聲樂演唱者要熟練地掌握發聲技巧,也要對音樂理論知識有足夠深地了解。在演唱作品之前,要對作品進行一系列研究,不能局限于學會歌詞、旋律?!睹娦颉防镌f:“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

    錦繡·上旬刊 2021年9期2021-07-15

  • 淺析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結構
    樂章,將從結構、調性、和聲、旋律進行等方面淺析。關鍵詞:貝多芬;奏鳴曲;調性;分析一、文字分析(一)引子(1-10)引子為c小調,主副部元素及調性先現,采用了極緩板(Grave),在中低音區開始,最后由K46與D7結束,是一個準平行開放樂段。第一小節柱式的減七和弦重重的敲擊仿佛在描寫一幅沉痛壓抑的場景,由強到弱的力度變化更是戲劇性地描寫了兩種不同的音樂性格。(二)呈示部(11-132/134)呈示部分為主部、連接部、副部、結束部四部分。1.主部:(1)主題

    錦繡·上旬刊 2021年3期2021-06-11

  • 高校鋼琴教學中和聲理論的運用
    教學;和聲理論;調性;運用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4-00-02現代音樂快速發展,鋼琴音樂也不例外,從古鋼琴音樂至今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并不斷完善,高校是為鋼琴音樂建設和發展提供人才的主要基地。和聲理論是音樂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學生學習音樂需要掌握的基礎理論。和聲理論與鋼琴教學的關系十分緊密,和聲在鋼琴的演奏中直接影響著演奏作品的風格和結構,也是傳達鋼琴作品感情的重要手段。通過將鋼琴教學與和聲

    藝術科技 2021年4期2021-05-06

  • 淺析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結構
    樂章,將從結構、調性、和聲、旋律進行等方面淺析。關鍵詞:貝多芬;奏鳴曲;調性;分析一、文字分析(一)引子(1-10)引子為c小調,主副部元素及調性先現,采用了極緩板(Grave),在中低音區開始,最后由K46與D7結束,是一個準平行開放樂段。第一小節柱式的減七和弦重重的敲擊仿佛在描寫一幅沉痛壓抑的場景,由強到弱的力度變化更是戲劇性地描寫了兩種不同的音樂性格。(二)呈示部(11-132/134)呈示部分為主部、連接部、副部、結束部四部分。1.主部:(1)主題

    錦繡·上旬刊 2021年7期2021-03-15

  • 古箏曲《云嶺音畫》的創作手法分析
    方式、表達意象、調性布局、主題發展等方面具體分析。在文章的最后對于本首曲目達到的藝術成就及其意義進行簡單歸納總結。關鍵詞:《云嶺音畫》;調性;結構;畫面一、古箏曲《云嶺音畫》的創作背景古箏曲《云嶺音畫》是由著名古箏演奏家王中山先生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創作的,該曲以小提琴曲《苗嶺的早晨》為題材改編而成。樂曲以苗、土、壯、彝、傣族等西南少數民族音樂為主要的音樂創作特征加之古箏特有的音色、技巧、手法,形成了一首描繪西南地區風景秀麗和壯麗山河的樂曲。王中山在創作之初

    錦繡·中旬刊 2021年5期2021-01-28

  • “小說家要懂這個世界”
    《青衣》;俗骨;調性;形而上畢飛宇曾說:“文學要有俗骨?!边@句清晰直白的話冷靜而熱烈地呈現出小說靈魂的底色。在畢飛宇的創作歷程中,這句話時沉時浮,并且不斷自我深化。他淡定地站在大地上,站在蕓蕓眾生之中。但令人驚訝的是,他的這些看似沉潛入凡俗世界、充滿生活質感的小說,卻總能適時抽身而退,毫不拖泥帶水地抖落一身瑣屑,泛出高冷的氣質。這是一種在“看山是山”與“看山不是山”之間的博弈和往復。這種往復在他的中短篇里,顯得尤為自洽。篇幅的限制,會讓人更加意識到小說所面

    當代文壇 2021年1期2021-01-03

  • 論烏拉特民歌的音樂特征
    民歌;音樂特征;調性;旋律;節奏烏拉特民歌的演變離不開蒙古族短調拉歌,它是烏拉特民歌的基礎和源泉。通過鑒賞烏拉特民歌就可以知道烏拉特人的生活領域,因而烏拉特民歌的題材和種類豐富多樣。一、烏拉特民歌的體裁種類(一)贊歌。根據歌詞內容可分為“民族英雄”類贊歌、大部分是以“蒙古族駿馬”類贊歌、“對客人的尊敬”類贊歌、“尊重長者”類贊歌等。根據禮儀的性質和演唱場合的不同,烏拉特民歌又可分為:宴會風格民歌、慶典風格民歌等。根據民歌的旋律特點又可得知,贊歌的音樂風格是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8期2020-12-14

  • 里蓋蒂《六首木管五重奏》作品No.3音樂材料分析
    ? ?配器? ?調性? ?對比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20-0043-03一、作者其人與作品(一)作者簡介他是自巴托克以來最重要的匈牙利作曲家,《大氣層》(Atmospheres, 1961)這一作品發展了音塊作曲手法,標志著新音樂在技術上和美學上的一個轉折點,確立了里蓋蒂作為歐洲先鋒派音樂主要作曲家的地位。他的一些創作思想在《幻

    藝術評鑒 2020年20期2020-12-14

  • 米約早期室內樂作品中的調式調性理論研究
    伯格一樣全盤否定調性,也不墨守成規,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地求新求變。其中米約對調式的運用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兒時在普羅旺斯地區生活的經歷和猶太教的信仰對米約的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民間音樂及猶太教音樂的耳濡目染使他偏愛多種多樣的調式。和他所欽佩的另一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一樣,米約更多時候被稱為“調式作曲家”,而非“調性作曲家”。對于米約來說,運用多種調式的首要目的是構建具有不同特征的對位線條,從而帶來更多不同的結合。一、調性基礎(一)旋律調性盡管米約的音樂

    北方音樂 2020年13期2020-08-28

  • 20世紀20—30年代多調性觀念與技法管窺
    王中余多調性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淵源的作曲技法。巴洛克和古典時期的音樂中就有多調性的痕跡。19世紀下半葉,多調性現象開始頻繁見諸理查·施特勞斯等晚期浪漫派作曲家的筆端。20世紀20—30年代,多調性甚至一度成為時興的創作技法之一。30年代之后,多調性技法逐漸式微。40年代起,巴托克、亨德米特等作曲家提出能否同時感知兩個調的問題。50年代起,阿倫·福特、本杰明·博雷茨(Benjamin Boretz)等理論家開始質疑多調性這一概念的邏輯性。60年代起,阿瑟·伯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20年2期2020-08-13

  • 解析江文也《第三鋼琴奏鳴曲——江南風光》
    南風光;奏鳴曲;調性;調式【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9-0066-02【本文著錄格式】陳康安,吳昱潔,趙赟韻.解析江文也《第三鋼琴奏鳴曲——江南風光》[J].北方音樂,2020,05(09):66-67.江文也,原名江文彬,是我國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生于臺灣、長于廈門的江先生,經歷坎坷,閱歷豐富。他的作品

    北方音樂 2020年9期2020-07-09

  • 舒曼鋼琴套曲《蝴蝶》中調性確立與調性特點
    二首樂曲。作品中調性的確立有三種方式:曲首強拍出現主和弦、主持續音、非主和弦逐漸確立調性。樂曲中調性布局上有非主調性結束的構思,調性變換以遠關系的對置為主。非主和弦逐漸確立調性、非主調性結束這兩種手法,對于音樂創作技法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關鍵詞:舒曼 ?鋼琴套曲 ?《蝴蝶》 ?調性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5-0021-02羅伯

    藝術評鑒 2020年5期2020-04-30

  • 古箏曲《春到湘江》作品分析
    春到湘江;曲式;調性一、作品簡介1976年,寧寶生先生以湖南花鼓戲音樂為素材,創作了竹笛作品《春到湘江》。作品以其鮮明的湖南花鼓音樂特色,時而優美流暢,時而激情如火的旋律,引起了音樂愛好者的特殊青睞。中國著名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王中山先生嘗試運用古箏的特有音樂表現力和演奏手法移植改編了這首作品。樂曲旋律優美,湖南音樂風格濃郁,描寫了湘江兩岸美麗如畫的景色和人們幸福愉快的心情。樂曲表現了湘江兩岸秀麗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壯志豪情。引子廣闊而富于激情

    錦繡·下旬刊 2020年1期2020-04-20

  • 阿諾德·勛伯格的“調性”觀
    之所以會走向“無調性”時期,與他對傳統“調性”概念的獨特理解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他提出的“單一調性”概念與同時代的“有機論”理念之間有一定關聯,而從歷史主義視角理解調性的做法也與那一時代盛行的“進化論”思潮之間存在著聯通。他所理解的“調性”內涵更為廣泛,與其畢生所強調的“可理解性”創作目標之間又有著彼此相融的關系。眾所周知,奧地利作曲家阿諾德·勛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于二十世紀初將音樂歷史引向了“無調性”風格時期,并

    樂府新聲 2020年1期2020-04-11

  • 協和無調性:一種具有創意的和聲處理方法 ——以利蓋蒂的部分音樂作品為例
    蓋蒂的許多具有無調性思維的作品中,卻存在著大量的調性音樂作品中才會用到的協和音響,如協和音程或協和三和弦,利蓋蒂本人把這種現象稱為“協和無調性”,但并沒有做詳細闡述。這就為本文的寫作提供了一個可能,以下筆者將從三個方面詳細論之。一、產生“協和無調性”的背景自調性體系在20世紀西方音樂創作中被瓦解以后,作曲家們的創作曾一度陷入困境之中,是繼續沿著調性的道路走下去,還是脫離調性體系走無調性的道路,成為他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選擇題?;仡櫄v史,確實存在著選擇不同道路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20年1期2020-03-30

  • 淺析奏鳴曲式結構中呈示部副部調性的一般規律
    式奏鳴曲式是以在調性上和材料上矛盾對比、同時又統一的兩個主題之間的特殊關系以及它們在整個樂曲發展中所表現的積極展開為基礎的一種復雜的復合曲式。它的表現力十分豐富,擅長表達戲劇性、史詩性、悲劇性內容,同時又擅于表達抒情性、富于哲理性的內容。它是器樂曲式的最高形式代表。二、奏鳴曲式的結構最為完整的奏鳴曲式各部分結構劃分如下:呈示部:主部+(連接部)+副部+(結束部)是呈示部的完整結構,有時會省略連接部與結束部。兩個矛盾對比的主題(即主部與副部)相繼進行陳述,它

    黃河之聲 2019年18期2019-12-17

  • 《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第六級的教學內容分析
    【關鍵詞】技巧;調性;音程【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是由美國著名作曲家、鋼琴家菲伯爾夫婦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精心研究,并與鋼琴教學實踐相結合編寫的一套鋼琴啟蒙教程,1993年由美國海倫德出版公司出版,人民音樂出版社于2012年將此教材引進中國,陸續出版全套共六級的“鋼琴之旅”系列教程,《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第六級于2016年8月首次出版,《課程和樂理》與《技巧和演奏》共分

    北方音樂 2019年22期2019-12-13

  •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魯什卡》第一幕的和聲技法研究
    ,從和弦的結構,調性思維的轉變、多種調式的運用、和聲的進行以及曲式等技法的運用,對作品進行解剖式分析。筆者通過《彼得魯什卡》第一幕的音樂作品研究,深層次地了解此作品的理論研究價值,為研究20世紀俄羅斯民族音樂的和聲語音提供有效依據,也為后人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論研究價值?!娟P鍵詞】調式;調性;和弦;和聲進行;俄羅斯音樂【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一、斯特拉文斯基與《彼得魯什卡》(一)斯特拉文斯

    北方音樂 2019年20期2019-12-04

  • 《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
    分析?!娟P鍵詞】調性;音階;樂句【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課程和樂理》與《技巧和演奏》共分為十個單元。第一單元:C音大家庭;第二單元:琶音(雙手交替彈奏琶音);第三單元:六度音程;第四單元:C大調音階;第五單元:G大調音階;第六單元:更多關于延音踏板的知識;第七單元:八分休止符;第八單元:附點四分音符;第九單元:基礎和弦知識;第十單元:F大調音階。序 準備好,開始學習了!本部分《課程和樂理

    北方音樂 2019年20期2019-12-04

  • 《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
    鍵詞】音樂形象;調性;演奏【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課程和樂理》與《技巧和演奏》共分為七個單元。第一單元《八分音符》;第二單元《移調》;第三單元《樂句》;第四單元《半音和全音》;第五單元《D五指音階》;第六單元《A五指音階》;第七單元《大調和小調》一、準備好,開始學習了本部分《課程和樂理》的內容復習了第二級的知識內容:節奏;拍號;在G譜號或高音譜號辨別二度、三度、四度、五度、終止線;以給出

    北方音樂 2019年19期2019-11-29

  • 我國音樂基礎理論學科發展問題淺析
    基礎理論;調式;調性;七聲音階中圖分類號:J6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050-02我國自解放以來出版的基本樂理的教科書有很多,影響較大的幾部均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即斯波索賓的《音樂基本理論》、李重光先生的《音樂理論基礎》和繆天瑞先生的《基本樂理》。其中最具權威的應該是斯波索賓的《音樂基本理論》,雖然李重光先生的《音樂理論基礎》使用最普遍,但其體系和內容(民族樂理部分除外)主要來自斯波

    戲劇之家 2019年30期2019-11-28

  • 基礎樂理中“調性”的分析與比較
    摘要:基礎樂理中調性分析是難點,學生學習困難。學會調性分析的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從民族調式和大小調式兩大類來闡述,并提出兩類調式分析的具體方法和區別。關鍵詞:調性;分析;比較;民族調式;大小調式樂理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理論。它是一門學習一切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基礎課程?;A樂理的內容豐富,知識點繁雜,不少學習者覺得難以掌握,尤其是調性分析內容綜合性、強涉及內容廣泛,是基礎樂理的一個難點,被許多學生視為“攔路虎”,難以逾越。因此如何學會學好調式、調性

    藝術大觀 2019年10期2019-10-23

  • 淺析舒伯特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征
    ;笑與哭;和聲;調性藝術歌曲歌詞主要是來源于著名詩人的詩歌,經由作曲家根據詩歌的內容來譜曲,由于詩歌和音樂本身都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因此,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便使得藝術歌曲這種題材更具有藝術性。在藝術歌曲中,音樂分為聲樂與鋼琴兩部分,與一般歌曲不同的是在藝術歌曲中鋼琴不只是聲樂部分的伴奏,而是與聲樂部分共同來詮釋作品。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之所以具有魅力,也在于他能細膩地捕捉到詩歌中的意境,并以合適的音樂手法將其表現出來,下面我將以《愛在身旁》《笑與哭》兩首藝術歌曲

    藝術大觀 2019年25期2019-10-12

  • 核心音高材料在作品中的結構力作用
    曲;分析;主題;調性?!局袌D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路德維?!し病へ惗喾?1770年出生于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在貝多芬的音樂創作中,鋼琴奏鳴曲是他摸索出了自己的創作風格的領域,并對奏鳴曲這一音樂體裁進行了創新和發展?!秄小調第一鋼琴奏鳴曲》作品Op2.No1,是貝多芬早期的作品,于1794-1795年創作的,是獻給海頓的一首鋼琴奏鳴曲。在分析這首作品的時

    北方音樂 2019年12期2019-08-21

  • 格里格音樂中的半音化運用初探
    ;半音化;和聲;調性1 和弦運用中半音化和聲風格19世紀,浪漫主義作曲家為了表達理想的境界和抒發內心情感,極大地豐富和擴大了傳統的和聲表現手法,追求高度的半音和聲發展成為那一時期最重要的手法之一。他在作品中大量運用副屬和弦、增三和弦、增六和弦、變屬和弦以及平行和弦必然導致半音化和聲,創造了他特有的半音和聲風格。1.1 副屬和弦的運用副屬和弦常用來加強某個和弦的重要性,用在樂句中間,常造成流暢的半音化聲部進行。如作品op.53 no.5,再現前四小節(例一)

    藝術科技 2019年1期2019-07-23

  • 舒伯特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藝術性
    藝術歌曲將旋律、調性、和聲、曲式結構等作曲手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呈現出獨特的藝術性。本文以他的藝術歌曲《菩提樹》為研究對象,從曲式結構、和聲調性的布局、伴奏織體三個方面探究鋼琴伴奏寫作的藝術特色?!娟P鍵詞】舒伯特;鋼琴伴奏;曲式結構;調性;和聲;織體【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當音樂作品的寫作符合聽眾的審美心理活動,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展現出變化統一、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浪線,

    北方音樂 2019年10期2019-07-10

  • 奏鳴曲式展開部基本部分的特征研究
    文章從材料特征和調性特征兩個方面,對奏鳴曲式展開部基本部分的特征進行研究。關鍵詞:奏鳴曲式;展開部;材料;調性基金項目:本文系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科研一般項目“奏鳴曲式展開部基本部分的特征研究——以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為例”(WJKY-201709)。展開部的基本部分是展開部的主體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的作用是體現最深刻的矛盾沖突,將整個樂章推向戲劇性高潮。這一部分將樂思材料進行了最廣闊的展開,形成了展開部中篇幅最大、最核心的主體部分。它在材料和調性

    大觀 2019年1期2019-06-28

  • 海頓奏鳴曲C-dur NO 60 Hob.XVI/50樂曲結構、調性、和聲的淺析
    語速的快慢,感受調性和省色彩等等房法去體會演員想傳達出來的情感。在鋼琴演奏中,曲式與和聲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種“音樂語言”的特征。演奏者可以參照音樂的這種語言的特征,有條理地表現音樂。關鍵詞:海頓;奏鳴曲;和聲;曲式;調性曲式與調性分析:第一樂章:共150小節C 大調,Allegro,4/4拍,奏鳴曲式。第一樂章結構:1-53小節是呈示部,C大調-G大調54-101小節是展開部,g小調-F大調-降A大調-a小調102-150小節是再現部,C大調.這個樂

    新一代 2019年3期2019-05-29

  • 淺析巴赫《法國組曲BWV812》
    【關鍵詞】觸鍵;調性;聲部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9-0071-01一、阿勒曼德舞曲此曲4/4拍、由高、中、低三個聲部組成,曲風活潑。開頭右手高聲部是一串四十六分音符音階跑動,手指由掌關節支撐并靠手指的力量靈巧主動跑動,不要添加余外的手腕動作,要通過這一串的音去體現全曲的舞曲特征。中聲部加進來時要彈得清晰,要主動給高聲部讓步,高聲部的旋律持續保持明亮,右手主旋律和裝飾音加入增加了舞曲活潑的特征,要彈得

    戲劇之家 2019年9期2019-05-24

  • 關于移調及移調應用問題的探討
    【關鍵詞】移調;調性;調號;樂器移調【中圖分類號】J61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一、何為移調移調通常只做調高上的變化,不會改變調式中各音之間的音程結構,因此也不會帶來調式、調性的變化。比如C大調的樂譜,移高大二度則為D大調,移調大二度則為bB大,移調前后,調式中各音均升高或降低了相應的音數和度數,因此音列結構沒有發生變化,調式、調性也沒有改變,只是調的高和低發生了變化。二、移調的類型及解題思路(一)按音程

    北方音樂 2019年24期2019-02-10

  • 淺談調式系統的發展及無調性和聲連接的使用
    可以存在的,但是調性到底是什么?之所以大小調系統被西方的音樂家廣泛地使用,非??赡苁且驗樗鼈兏菀鬃屓私邮懿⑶也粫^于突兀,但是這樣理解就會局限我們對音樂的認知。經常聽且經常演奏流行音樂的音樂學習者一定會知道流行音樂有許許多多的和聲連接模板以及和聲大致的走向,但如果我們把思路逆轉過來,如果傳統的大小調和聲體系只是前人認為大部分人更容易接受而規定的模板呢?那么音樂是不是變得更加多樣化。一、傳統思維的調性觀念大小調體系在巴洛克時期就已經很完善,在古典主義時期得

    黃河之聲 2019年3期2019-01-25

  • 理查·施特勞斯“音詩”的調性組織結構特征
    特勞斯中期作品的調性組織結構實際上是使用了非常復雜的、絕非單一性的手法。這種多樣性、復雜性和多種不同的復雜用法構成了施特勞斯中期音樂的調性特征。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對古典傳統的依賴和繼承,另一方面他又積極的尋找突破傳統調性的方式。由此可見,施特勞斯的調性組織結構和調性觀念是基于傳統的一種突圍。本文以調性的標簽化、調性組織的多樣化和調性的多維度對施特勞斯“音詩”的調性組織進行研究探索。一、調性概念的歷史演變和衍生自古希臘起,迄今為止西方音樂已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

    樂府新聲 2018年4期2019-01-08

  • 談“調性
     耿近些年來,“調性”一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媒體中,“品牌調性、產品調性、文案調性、畫面調性、喜劇調性”等短語層出不窮,有形成“X調性”詞語模的趨勢?!?span class="hl">調性”本來是音樂學或美術學領域的專門用語,為什么會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該詞目前的使用狀況如何?這是本文將關注的主要內容。一.“調性”一詞的本義“調性(tonality)”是音樂學專門用語,筆者查閱幾本主要的漢語工具書,只有《辭海(1999年縮印本)》記錄了這個詞語,其注釋為:“音樂術語。指音樂作品中所體現

    文學教育 2018年20期2018-11-29

  • 歷史保護建筑空調末端與裝飾協調性設計方法探討
    如舊;空調末端;調性引言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歷史建筑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歷史建筑的保護與利用在中國正呈現出快速的發展趨勢,全國各地都出臺了關于歷史建筑保護性改造和可持續利用的政策和措施。為了充分發揮歷史保護建筑的使用價值,使其煥發出新的活力,基本上都針對歷史建筑進行了科技改造,以符合當前的使用要求。在創造使用的舒適性環境方面,空調系統的增加或者改造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照{系統,尤其是空調末端管線和風口影響著室內裝飾的美觀,也影響著多大程度的恢復內部歷史原貌

    建筑與裝飾 2018年11期2018-10-19

  • 東方民歌與西方作曲手法結合初探
    早使用二十世紀無調性技法進行創作的作曲家。作為對中國音樂創作的探索,桑桐先生對新維也納樂派勛伯格所創立的無調性音樂十分感興趣。因此,本文通過《在那遙遠的地方》一曲,分析調性旋律配以縱向無調性和聲手法結合的特點及可行性。關鍵詞:桑桐;調性;縱向結構;半音化鋼琴獨奏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是桑桐先生于1947年抗戰結束后,以青海民歌為主題,將無調性和和聲與有調性民歌結合創作完成的。關于這部作品的創作動機,桑桐先生在2007年7月9日至鄭英烈先生的信中說道:“我此前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2018-09-04

  • 談“調性
    近些年來,“調性”一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媒體中,“品牌調性、產品調性、文案調性、畫面調性、喜劇調性”等短語層出不窮,有形成“X調性”詞語模的趨勢?!?span class="hl">調性”本來是音樂學或美術學領域的專門用語,為什么會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該詞目前的使用狀況如何?這是本文將關注的主要內容。一.“調性”一詞的本義“調性(tonality)”是音樂學專門用語,筆者查閱幾本主要的漢語工具書,只有《辭海(1999年縮印本)》記錄了這個詞語,其注釋為:“音樂術語。指音樂作品中所體現出的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8年7期2018-09-02

  • 淺析巴托克《小宇宙》中蘊含的現代音樂語匯
    本文主要從調式、調性、節奏、和聲、新的演奏法和記譜法等方面,對《小宇宙》中蘊含的現代音樂語匯進行初探。關鍵詞:調式 調性 節奏 和聲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09-0007-02貝拉·巴托克(1881-1945)是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和民俗音樂學家,是20世紀現代音樂的開拓者之一,他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藝術遺產。他熱愛民間音樂,一生中收集了近8000首民歌曲調,因此他的作品多以民間音樂為素材,把民間音樂

    藝術評鑒 2018年9期2018-08-30

  • 界定·分析·理解 ——泛調性音樂分析引論
    符方澤一調性作為統治西方音樂近300年的音高組織基礎,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晚期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①這里的“調性”,指的是從17世紀逐漸建立(以拉莫的和聲學為標志)的“大小調和聲體系”。。而隨著調性音高體系發展到極致并最終瓦解,西方音樂又開始了對“無調性”這種理論假設②現代音樂理論普遍認同“無調性”是一種理論上存在和可能被無限趨近的狀態,絕對意義上的無調性作品是不存在的。曠日持久的探索和追求?;赝麣v史,從半音化和聲對調性外延的拓展、多調性對位寫法的嘗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8年2期2018-08-21

  • 20世紀無調性音樂中“音響結構力”理論研究
    構力的問題,傳統調性作品的結構力是借助調性引力與功能和聲應力,20世紀無調性音樂作品因排斥調性而如何構建作品結構力已經成為一個探究性的學術焦點,而用音響結構力來解釋20世紀無調性作品結構力更是一種必然。關鍵詞:結構力;音響結構力;調性;無調性;作曲技法;調性引力;功能和聲應力關于“音響結構力”這一學術術語目前國內學術文獻中極少見到,更沒有十分具體明確地對這一學術領域進行專門的研究。2018年11月,中央音樂學院賈國平教授在上海音樂學院的學術會議上正式提出從

    藝術科技 2018年10期2018-07-23

  • 淺談調性布局對作品框架的支撐作用 ——以《十一月的日落》為例
    18)我們知道,調性是多聲部音樂的靈魂,對音樂的確立與發展有框架性的作用。調性布局是指調性的呈示與發展、變化的整體安排。作為一首藝術歌曲的組成部分,調性布局在音樂織體的形成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的變化脈絡和發展過程與作者所要表達的音樂情緒息息相關,同時也能反應出作者的創作風格和偏好。就樂曲結構而言,《Winter words》八首歌曲雖然在形式上沒有統一,也沒有使用特定的結構來創作。但在動機的發展、調性的呈示上卻可以看出布里頓的巧思。布里頓保留了傳統的詩節式

    黃河之聲 2018年5期2018-05-17

  • 流行歌曲中常用的轉調手法
    都喜歡采用單一的調性來讓聽覺效果更加自然。很多時候為了在不復雜聽覺效果的基礎上增加調性的色彩對比,作曲家也會在流行歌曲中使用轉調手法。若能熟練地在流行歌曲的創作中使用一些簡單且實用的轉調手法,會為優美的旋律錦上添花?!娟P鍵詞】流行歌曲;調性;色彩對比;轉調手法【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在流行歌曲中,轉調大多會出現在以下幾種情況。在主歌和副歌之間以及連接到間奏時發生的轉調,之后還需要進行轉調來回到原來的調性;在需要重復副歌且加強情感時,會將副歌

    北方音樂 2018年9期2018-05-14

  • 語言學視野下肖邦夜曲Op.37NO.1中的音樂情感表現
    的啟發,在旋律、調性、和聲的方面來研究這種音樂語言對人們的情感體驗?!娟P鍵詞】肖邦夜曲;調性;和聲;音樂語言【中圖分類號】J613 【文獻標識碼】A一、肖邦夜曲Op.37 NO.1《g小調夜曲》中的音樂語言分析作品Op37 NO.1《g小調夜曲》為三聲中部的復三部曲式結構,以下便是本文在在庫克先生的理論基礎上,從旋律、調性、和聲等方面做出的音樂語言探索。(一)旋律語言1.呈示部分的旋律呈示部由5個段落 A+B+A1+B1+A2組成,反復強調呈示旋律型,右手

    北方音樂 2018年8期2018-05-14

  • 對近現代音樂創作中“無調性因素”的研究與討論
    了極大的創新,在調性上由最初的有調性發展到了無調性。本文主要從有調性音樂中的無調性因素、不純粹的無調性音樂和勛伯格的無調性音樂幾方面來簡單探討近現代音樂創作中無調性音樂的發展變化?!娟P鍵詞】調性;無調性因素;調性游離;無調性【中圖分類號】J614 【文獻標識碼】A自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音樂創作向著多元化的軌跡迅速發展,在旋律與節奏的形態、曲式結構的布局、主題的構成等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然而,其中最深刻的變化卻發生在“調性”這個術語上,它的發展,對自

    北方音樂 2018年1期2018-05-14

  • 淺析宮角軸與我國對稱的多調性音樂
    401520)多調性在我國音樂作品中的運用甚多,在眾多運用多調性的手法上有一個共性特點,即不同音階在縱向結合上形成倒影對稱,這與對稱的宮角軸理論不謀而合。宮角軸理論運用極少,但筆者以為我國五聲性音樂作品中調性的擴展與宮角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何為宮角軸呢?對稱的宮角軸與多調性中的對稱有什么關系?接下來簡要說明宮角軸的理論基礎。一、宮角軸的理論基礎宮角軸是我國有關調性擴展的一種理論知識。最初完整出現于童忠良先生的《近現代和聲功能網》中,書中介紹宮角軸分別以

    大眾文藝 2018年4期2018-03-22

  • 探古箏曲《幻想曲》在演奏及教學中的繼承與發展
    幻想曲;王建民;調性;結構技巧;繼承與發展中圖分類號:J63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34-0037-02古箏,作為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代表樂器在民間廣為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及音樂形式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現代創作型箏曲進入大眾視野,形成了箏樂文化多元化的局面,給人以豐富的聽覺享受?!痘孟肭愤@首古箏獨奏作品在眾多現代創作古箏作品中有著跨時代的標志性意義。筆者試從樂曲的背景、調性、演奏技巧結構、樂曲意韻及二次演奏創作

    戲劇之家 2018年34期2018-03-01

  • 流線型設計形式的三種調性:功效、銷售、觀念
    境下表現出三種主調性:功效、銷售與觀念。流線型設計多被界定于關涉視覺審美、功能表現等設計形式范疇的問題當中,而它不止于一個形式問題的探討,形式的背后更是時代文化的表征與傳達。關鍵詞:流線型 設計形式 調性一、何為流線型?流線型,最初,這一詞指的是流體動力學中的一個術語。大約在1909年,空氣動力科學用它以描述空氣的平滑流動和以最小的阻力通過空氣的形態體。具象或通俗地形容流線型,即淚珠狀或紡錘形,曲面流線形態?!傲骶€型”這種形態體的源起,可從它在人們日常生活

    設計 2017年5期2017-10-30

  • 淺析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的藝術特色
    術歌曲 舒伯特 調性 和聲 鋼琴伴奏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4-0004-03《在河面上》是舒伯特的聲樂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七首,描繪了一位流浪者在冬日河面上回憶起溫馨甜蜜的過去,卻又站在現實處境中失去愛情的彷徨、吶喊、憤怒與絕望的一幕。舒伯特將聲樂歌曲旋律與繆勒的詩歌完美結合,通過對和聲調性的大膽使用,對旋律與鋼琴伴奏的完美融合,開創了浪漫主義藝術歌曲的先河,展現了他獨特的創作藝術特色。一、旋律寫作

    藝術評鑒 2017年14期2017-08-29

  • 調性設計的變異導致曲式組織的變體 ——材料與調性“連體化”的分析視角
    姚恒璐調性設計的變異導致曲式組織的變體 ——材料與調性“連體化”的分析視角姚恒璐在傳統曲式分析當中,調性問題最容易被忽視。在分析中既不能將調性視為與結構規模的“同義語”,又不能脫離音樂材料孤立看待調性問題。在分析當中材料與調性互為“捆綁關系”,又與結構規模相伴,以樂句樂段為單位去看待調性組織,而不是三兩小節就劃分一個調性——在同一調性組織中,“不夠規模的調性終止式無效”。所有這些調性分析的基礎原則,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曲式分析則會變成“無原則的劃界”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16年3期2016-12-13

  • 調性的描寫特點
    明確的情感來說,調性是有很大關系的。但是不論他對調性的描述多么精致細膩、富有詩意,他首先完全忽略了大調和小調調性的重要的不同特征。其次他舉了過多的瑣碎而奇特的比喻。這些比喻如果能夠證實倒也不錯??上鼈兌际遣徽鎸嵉?,例如,他說e小調好像一個姑娘穿著胸前有一條粉紅帶子的白衣裳。他在g小調里覺察到由于希望沒有實現而引起的懊喪、局促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以及受良心責備的陰暗情緒。但是我們且拿莫扎特的《g小調交響曲》這個翱翔云霄的希臘美惠女神或是莫舍列斯的《g小調協奏

    中國音樂教育 2005年7期2005-09-2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