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種三葉草抗旱性分析

2017-02-23 19:53邢珊珊
南方農業·下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抗旱性生理指標

邢珊珊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北京 101601)

摘 要 通過溫室盆栽控水實驗,研究3種三葉草的抗旱生理指標。結果表明,隨著干旱處理時間的延長,干旱程度加劇,3種三葉草都表現出土壤含水量下降、葉綠素含量下降和葉片含水量均下降、電導率增加、游離脯氨酸含量增加等特點,并應用隸屬函數法對3種三葉草的抗旱能力進行了綜合比較。結果表明:野生白三葉>進口白三葉瑞文德>野生紅三葉。

關鍵詞 野生白三葉;進口白三葉;野生紅三葉;抗旱性;生理指標

中圖分類號:S5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44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城市生活環境日益重視,對具有較高環境適應性的園林植物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對抗旱性較強的植物需求顯得越來越緊迫。

三葉草又名車軸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質柔嫩,是優良的飼草,且葉形美觀,花量豐富,具有匍匐生長的特性,侵占能力很強,耐踐踏,是良好的園林綠化植物材料。三葉草應用最多的是白三葉和紅三葉,多年引種結果表明,進口草種不僅價格昂貴,且適應性差、不耐寒、不抗旱、病害嚴重和管理費用高[1]。因此,充分利用適應性強、抗旱的野生地被植物資源創造多季相新的園林景觀,緩解人草爭水難題,實現可持續綠化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日益受到國內外許多專家和園林工作者的關注。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2 實驗設計

實驗采取盆栽種植3種三葉草,每品種栽培20盆,放置在階梯架上,防止吸收地面水分。用統一規格的PVC花盆裝入一致的園土(去除石塊等雜質),每盆質量為2.4kg。每品種栽培20盆。每盆4~5株,苗盆直徑20cm,高15cm,內裝土壤2kg,土壤有機質含量為4.68g/kg,pH為7.0,每周澆2次水,遇雨搭棚,在室外正常管理生長75 d后移到溫室做干旱處理,三組都在脅迫前1 d澆透水。實驗開始起持續不澆水,各項指標每4 d測1次,每個水平設3次重復取平均值。

1.3 測定方法

土壤含水量(SWC)參考高俊風的測定方法;葉片相對含水量(RWC)參考趙燕燕的測定方法;RPP參考高俊風的方法測定;葉綠素含量測定方法——丙酮法;Pro采用茚三酮比色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程度干旱脅迫對土壤含水量(RWC)的影響

由圖1可看出,3種三葉草土壤含水量隨干旱處理時間的延長呈現出顯著的下降趨勢。干旱脅迫初期,3種三葉草土壤含水量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從第8天開始,不同品種對土壤水分的利用表現出較大差異,抗旱性較強品種能夠充分利用土壤水分。

圖1 土壤含水量的變化

2.2 不同程度干旱脅迫對葉片相對含水量(RWC)的影響

干旱脅迫開始,由于植物葉片失水,出現萎蔫現象、卷曲和出現黃色斑點等不良癥狀。同時,影響植物蒸騰作用和體內各種代謝活動,從而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長。由表2可看出,各品種三葉草正常生長狀態下葉片相對含水量基本趨于一致,前8 d時,野生白三葉、進口白三葉瑞文德和野生紅三葉葉片相對含水量區別不大。

2.3 不同程度干旱脅迫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將太陽輻射能轉變為植物體內化學能,葉綠素不很穩定,它的合成與降解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2]。圖2表明:隨著干旱脅時間的延長,3種植物的葉綠素含量都是呈下降的趨勢,不過野生白三葉變化較為平緩,但隨著干旱時間的增加葉綠素含量明顯下降。

圖2 水分脅迫下葉片葉綠素總量的變化

2.4 不同程度干旱脅迫對游離脯氨酸(Pro)含量的影響

從表3可看出,各品種正常生長狀況下,游離脯氨酸的含量次為:野生紅三葉>進口白三葉瑞文德>野生紅三葉。隨著干旱脅迫的延長,各品種游離脯氨酸開始增加,各品種三葉草間積累游離脯氨酸的能力差別很大,尤其在第12天時,游離脯氨酸的積累達到高峰,品種間差異達到顯著水平,三葉草品種間積累游離脯氨酸的能力依次為:野生白三葉>進口白三葉瑞文德>野生紅三葉。

根據數學分析法——抗旱隸屬函數法,對前面測定的野生白三葉、進口白三葉瑞文德、野生紅三葉的抗旱隸屬值分別為0.663、0.56、0.46??购敌杂蓮姷饺醯捻樞蚴牵阂吧兹~>進口白三葉瑞文德>野生紅三葉,且野生白三葉、進口白三葉瑞文德的隸屬函數值在[0.5,0.8]區間內,為抗旱品種,野生紅三葉的隸屬函數值在[0.3,0.5]區間內,為抗旱性較弱的品種。

3 結論與討論

本實驗通過對3種三葉草的土壤相對含水量、葉片相對含水量、葉綠素含量、游離脯氨酸進行比較,并應用隸屬函數法進行抗旱性綜合分析。明確了3種三葉草抗旱能力的高低,野生白三葉的抗旱能力最強,野生紅三葉的抗寒能力最弱。

參考文獻

[1]胡義華.淺談三葉草的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2(7):29-30.

[2]高俊風.植物生理學實驗技術[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責任編輯:趙中正)

猜你喜歡
抗旱性生理指標
油菜素內酯對小麥幼苗抗旱性的誘導效應
烯效唑對小麥種子成苗的影響
鹽脅迫提高金盞菊和萬壽菊的耐鹽性
不同LED光源對溫室黃瓜幼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不同香樟品系嫁接苗的生理指標測定
胚芽鞘在小麥抗旱性鑒定中的作用研究
智能穿戴設備監測數據的分析及研究
3種海棠葉片解剖結構與抗旱性的關系
寧夏水稻抗旱性研究及綜合評價
轉PEPC基因水稻的抗旱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