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參酮IIA聯合辛代他汀治療頸動脈斑塊的臨床觀察

2017-02-27 15:04劉蓉蓉
醫學信息 2016年31期
關鍵詞:頸動脈斑塊辛伐他汀

劉蓉蓉

摘要:目的 通過隨機對照研究,觀察丹參酮IIA對頸動脈斑塊的輔助療效。方法 選擇52例不同程度頸動脈斑塊導致頭暈反復發作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6例。兩組均予基礎治療,治療組給予丹參酮IIA注射液60mg,加入0.9%的生理鹽水250ml中靜滴,及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一次,對照組單用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一次。治療8w后,觀察兩組治療前后頸動脈IMT(頸動脈內膜-中膜層厚)、頸動脈斑塊面積及血脂指標變化。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頭暈癥狀較對照組明顯緩解,IMT及頸動脈斑塊面積較治療前有所減小,血脂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對照組IMT及頸動脈斑塊面積較治療前變化不明顯,血脂較治療前下降。結論 丹參酮聯合辛伐他汀可以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縮小動脈斑塊面積,有效緩解腦缺血所致頭暈癥狀。

關鍵詞:頸動脈斑塊;丹參酮IIA;辛伐他汀

頸動脈是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作用是輸送血液由心臟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1]。頸動脈粥樣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S)是導致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而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粥樣硬化(CAS)的表現,好發于頸總動脈分叉處,目前認為與老年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頸動脈斑塊的形成與動脈粥樣硬化相同,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有年齡>60歲、男性、長期吸煙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癥等。改變生活方式及藥物治療是基本措施,本文對頸動脈斑塊患者給予丹參酮IIA和辛伐他汀聯合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所選頸動脈斑塊導致頭暈反復發作患者52例。診斷標準: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3]頸動脈內膜-中膜層厚,即IMT。選取頸部動脈距竇部10mm處測量內膜-中膜層厚度,觀察內膜形態,有無斑塊,斑塊大小,范圍,回聲等,1.0mm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基礎治療,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予以相應的控制血糖、控制血壓等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予丹參酮IIA注射液60ml,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靜滴,及辛伐他汀20mg口服,1次/d,對照組予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一次。均以4 w為一療程,共觀察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治療前后頸動脈斑塊大小及血脂的變化。

2 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比較:治療組對比對照組膽固醇、甘油三酯下降明顯(P<0.01),頸動脈斑塊厚度及面積有所減小,治療后治療組頭暈癥狀較前改善明顯,見表1、表2。

3 討論

動脈硬化是全世界發病率最高的血管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病的發病率會越來越高。有統計顯示:在我國50~60歲的中老年人中,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的達到50%到60%,60~70歲的老人中,這一比例增至87%,而7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居然100%都存在動脈硬化。導致動脈硬化、促進斑塊形成的主要危險因素有血漿中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升高及血漿纖維蛋白原(FIB)升高導致體內凝血系統和纖溶系統失衡,引起血液黏滯度的增高,繼而使血小板的聚集性和黏附性增強等等。祖國傳統中醫認為動脈硬化的病理病機是氣虛血瘀,而局部粥樣斑塊形成則是積聚的范疇,中醫認為其病因是隨著年齡增大,機體正氣逐漸虛弱,不能行血,進而導致血瘀不暢,其治療大法和基本原則就是扶正化瘀。丹參作為一味中藥,味苦、性微辛,為心、脾、肝、腎血分之藥;具有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涼血消腫的功效。主治血瘀所致頭、胸、脅、腹疼痛,積聚[3]。丹參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是從傳統的活血化淤類中藥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中提取的脂溶性有效成份[4]。是丹參中最豐富、結構最具有代表性的丹參酮?,F代藥理研究表明,丹參酮能使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從而可以改善心肌缺氧后引起的代謝紊亂,以達到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并能改善心肌收縮力,促進心肌再生。擴張微血管尤其微動脈,使毛細血管網開放數量增加,從而加速血流,改善微循環障礙。其還有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FIB),保護紅細胞膜,阻抗紅細胞自身間或與血管壁之間的黏附,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時可以抑制血小板TXA2的合成與釋放縮血管物質、抑制ADP誘導血小板凝集。還可以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減少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生成,從而降低中性脂肪。對低密度脂蛋白引起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有保護作用。還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LDL的氧化。同時,辛伐他汀的藥理作用為通過抑制HMC-CoA還原酶活性減少體內膽固醇(TC)的合成,從而降低血液中TC(總膽固醇)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同時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少血栓沉積和降低血小板聚集,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起到穩定和消退作用[5]。頸動脈彩超可以清晰的顯示血管內中膜是否增厚、有無斑塊形成、斑塊形成的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狹窄及狹窄程度、有無閉塞等詳細情況, 并能進行準確的測量及定位, 還能對檢測動脈的血流動力學結果進行分析。是目前最準確且不可替代的檢測早期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方法。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血管壁上的團塊狀結構,為血管壁損傷、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由多重危險因素導致的。頸動脈斑塊的主要危險為不穩定斑塊,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容易脫落的斑塊。當斑塊整體或者部分脫落后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隨血流到達大腦堵塞遠端腦動脈,從而導致栓塞事件。根據堵塞血管的大小及堵塞的時間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頸動脈斑塊的出現使得心肌梗死、腦卒中以及周圍血管疾病如下肢動脈硬化癥的危險明顯增加。有研究表明,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每增加0.1 mm,心肌梗死危險增加10%~15%,腦卒中危險增加13%~18%。尤其是不穩定斑塊即頸動脈超聲顯示為低回聲的軟斑塊,更容易脫落導致腦卒中。所以,預防腦卒中、心肌梗死,必須重視預防頸動脈斑塊,定期檢查頸部動脈超聲。頸動脈內膜增厚或頸動脈斑塊的形成提示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一旦發現,應立即積極采取干預措施。通過對臨床病例對比治療的觀察,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此過程中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說明丹參酮聯合辛伐他汀的治療方案較為安全。通過對兩組病例的對比及分析,印證了丹參酮ⅡA聯合辛伐他汀能延緩、逆轉C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增強斑塊穩定性,值得臨床推廣[6]。

參考文獻:

[1]周昱,張長翼.丹參酮ⅡA聯合辛伐他汀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療效觀察[J].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2015(1):19-20.

[2]鄒海楓,陳國梁,張燕.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頸動脈斑塊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科學,2011,18.

[3]王劍江,袁匯寧,錢曉園.丹參酮ⅡA的主要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現狀[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醫學,2007,27(6):408-411.

[4]張慶,李曉靜.丹參酮ⅡA及其鈉鹽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兒科藥學雜志,2012,18(02):44-46.

[5]楊紅敏.辛伐他汀藥理作用及臨床新應用[J].吉林農業c版.

[6]夏菁,周維智,劉曉紅.小劑量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對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9,04.

編輯/安樺

猜你喜歡
頸動脈斑塊辛伐他汀
雙源CT血管成像對缺血性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頸動脈斑塊的診斷價值
辛伐他汀對高血壓并發陣發性心房顫動的作用及機制
辛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對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響
腦梗死應用辛伐他汀聯合抗栓治療的臨床觀察
祛脂定斑湯聯合辛伐他汀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痰瘀互結型30例
降脂靈片聯合辛伐他汀治療脂肪肝30例
軟堅散結方聯合辛伐他汀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2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