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在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治療胸腰椎結核患者中的應用

2017-02-27 15:24侯曉莉唐浩暅張蓓
醫學信息 2016年31期
關鍵詞:護理

侯曉莉+唐浩暅+張蓓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在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治療胸腰椎結核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 年6月行胸腰椎結核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術治療患者77例,均給予合理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觀察患者預后康復及并發癥情況。結果 77例胸腰椎結核術后患者均恢復良好,無并發癥發生。結論 護理干預應用于胸腰椎結核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術治療患者,可促進術后恢復,有效預防早期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胸腰椎結核;護理

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結核患者77例,年齡19~76歲,其中,男41例,女36例,平均年齡39.8歲,胸椎結核33例,腰椎結核41例,腰椎并骶尾段結核3例,給予患者2~4w正規抗結核藥物治療后,術前給予麻醉,術中給予自體肋骨或髂骨行植骨。

2 臨床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干預 該類患者病程長,癥狀較重,體質虛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喪失;抗結核藥物化療療程長,用藥過程中易出現毒副作用,大部分患者因經濟條件限制,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心理負擔重,擔心手術愈后。針對心理狀況,采取如下護理措施:評估患者心理需要,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安全性,就其關心的手術問題充分交流溝通,建立信任關系。將手術成功病例介紹給患者,減輕他們的心理恐懼、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增強手術治療信心。家屬作為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術前對患者家屬進行胸腰椎結核健康知識教育,有利于家屬積極參與到患者的健康護理過程中,幫助患者盡快康復。

2.1.2飲食干預 結核病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疾病,長期患病機體消耗增加,易導致低蛋白血癥,且手術創傷會增加患者機體消耗。術前告知患者及家屬充足的營養可以促進結核及手術切口愈合,建議患者營養飲食,以確保術后良好恢復。

2.1.3體位干預 胸椎結核導致嚴重的椎體破壞,如死骨及壞死組織墜入椎管,壓迫脊神經,如不手術,會產生高位截癱可能;局部骨質的破壞使椎體穩定性變差,要求絕對臥床休息,避免病理性骨折的發生。臥床休息期間,應指導患者每2h翻身1次,翻身時務必保持脊柱在同一直線。

2.1.4藥物支持 正規抗癆治療是手術治療的一個至關重要條件。短程化療是迅速消除傳染性,阻斷傳播,治愈患者的首要措施[1]。術前抗癆藥治療至少2 w,患者的結核中毒癥狀緩解并促紅細胞沉降率下降后進行手術;用藥時密切觀察藥物的毒副作用,預防不良反應。

2.1.5常規術前準備 完善各項檢查;術前1 w囑患者鍛煉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指導患者呼吸功能鍛煉;徹底備皮,盡量避免術區皮膚劃破;術前晚遵醫囑給予清潔灌腸,術前12 h禁食,4 h禁飲,術前晚保證充足睡眠,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靜劑,提高對手術的耐受性。

2.2術后護理

2.2.1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病情,遵醫囑給予心電監護,認真記錄出入量;由于胸腰椎結核患者病程長,機體消耗大,伴隨不同程度營養不良,加之手術創面大、出血量多,低血容量性休克發生的可能性大,故術后24 h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嚴格掌握輸液速度預防急性肺水腫的發生[2]。

2.2.2脊髓神經功能觀察 因手術引起脊柱不穩,手術牽拉可造成脊髓神經損傷,造成血腫壓迫或水腫反應導致雙下肢功能障礙。術后72 h嚴密觀察患者是否有肢體感覺、運動功能障礙等神經損傷相關臨床癥狀,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并協助處理。

2.2.3引流管護理 為防止術后積血、血腫形成,術中常置胸腔閉式負壓引流管,要注意引流管的妥善固定,避免其受壓、打折、扭曲及拖出,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注意應防止管道脫出;監測管道密封性,注意觀察水封瓶內水柱波動情況并定時擠壓引流管,保持引流的有效性;引流量是術后出血量的直接反應,同時也為術后拔除引流管提供依據,應準確記錄引流液的量及性質; 引流管周圍皮膚也需加強護理,發現紅腫、皮膚破損情況及時通知醫師并處理。

2.2.4體位護理 為防止因顱內壓降低引起頭痛,硬膜外麻醉患者術后須去枕平臥6 h。全麻未清醒患者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術后采取翻身時,協助患者身體保持水平位,不得扭曲。避免患側臥位,可短時間采取健側臥位(≦20min)以使引流管仍置于較低位,而且由于健側臥位時間僅為20 min,不會影響胸腔積血和積液引流[3]。

2.2.5功能鍛煉 鼓勵患者早期進行功能鍛煉,術后第2 d指導患者直腿抬高訓練及膝、髖關節、足背伸曲活動鍛煉,預防關節強直及肌肉萎縮;根據患者病情及耐受性指導相應胸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鍛煉,帶支具的患者下床活動前,指導其先坐位30min,在有陪人隨同下確認無體位性低血壓癥狀后行走,鍛煉應循序漸進,活動強度次數及幅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原則。

2.2.6并發癥預防 ①預防壓瘡:教育患者認識壓瘡發病機制,認識防壓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營養飲食,改善營養狀況;定時協助翻身;檢查患者骨骼隆突處及受壓部位;力量適中按摩受壓處;受壓局部墊氣圈、海綿墊等。對大小便失禁患者要注意保持床單元的清潔、干燥并及時更換污染衣物。對使用矯形器的患者,應加松軟的襯墊并依據患者的反應,隨時調節器械松緊。②預防術后感染:術后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預防和治療感染;術后待患者病情穩定,盡早合理安排功能鍛煉;進行康復訓練時,要保護好手術切口,避免人為原因造成污染,并定期換藥;動作幅度不要太大,以免切口滲液或裂開而發生感染。留置導尿患者,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每日會陰護理1~2次,鼓勵患者多飲水,達到沖洗尿道預防泌尿系感染。③預防墜積性肺炎:因術后疼痛患者懼怕咳嗽及平臥咳嗽無力,指導患者進行主動有效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給予霧化吸入稀釋痰液,協助翻身拍背。

2.3觀察 對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術后患者開展隨訪復查9~15個月,重點觀察患者的恢復、植骨愈合及并發癥情況。

3 結果

77例患者中,71例患者均獲得良好恢復,2例患者由于抗結核治療間斷引發原發病灶復發,4例患者出院后失聯,66例患者胸、腰背部疼痛癥狀明顯改善,59例患者脊髓神經壓迫癥狀得到緩解。手術后未見脊髓神經損傷、術后感染、固定松動等相關并發癥發生。

4 討論

目前,胸腰椎結核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方式治療,患者機體免疫力由于疾病的長期消耗會下降,結核導致嚴重的椎體破壞時,椎管內死骨及壞死組織的墜入及脊神受到壓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風險。病灶清除及植骨內固定術的目的主要在于緩解癥狀、增加椎體穩定性及保護神經。有針對性的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有利于確保手術實施效果[4]。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對77例胸腰椎結核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術治療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大部分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一例發生并發癥,取得了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適時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促進胸腰椎結核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術治療患者的術后恢復,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50.

[2]仲穎,田亞君,趙艷.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治療胸腰椎結核的圍手術期護理[J].新疆中醫藥,2014,32(1):41-42.

[3]劉旭麗,王冠敏.胸腰椎結核病人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研究,2007, 21(增刊1):184.

[4]郝靈芝,馬杰,邵艷,等.后入路手術治療胸腰椎結核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2):307-309.編輯/安樺

猜你喜歡
護理
護理札記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系統護理干預在神經內科對腦卒中護理中的應用探討
認知性心理護理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