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學理論體系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2017-02-27 18:57柴天川劉麗芬張茹
醫學信息 2016年31期
關鍵詞:中藥學

柴天川+劉麗芬+張茹

摘要:本文歸納了傳統哲學思想在中藥學理論體系中的體現或表達,闡明其對中藥學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影響,以期對中藥屬性(自然屬性、人文屬性和效應屬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哲學;中藥學;自然屬性

中藥學理論體系是古人在當時的生產能力、技術條件、認知水平、哲學思想、傳統文化和邏輯思維模式等具體境況下,經過長期反復實踐總結而成。古人以傳統的哲學思想和方法論高度概括了中藥屬性,因此傳統哲學思想是中藥學理論體系的主要源頭。傳統哲學思想在中藥學理論體系中的表達,體現在中藥屬性的各個方面,包括中藥的自然屬性、人文屬性和效應屬性。

自然屬性是指中藥材本身在形成(生長)過程中與自然環境相互影響而產生的固有識別特征,或者中藥材經加工炮制后形成的中藥飲片所固有的理化特性,自然屬性也可稱之為理化特性;自然屬性的內涵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的形、色、嗅、味、質地、生長趨勢等表觀特征,包括產地、生長環境等生境因子,也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所含的特定化學成分等。

人文屬性是指人類在認識、生產、使用中藥材(中藥飲片)的實踐活動中,而賦予其人類文化、生產技術、標準規范、經濟價值等人文內涵;人文屬性不是中藥材(中藥飲片)本身所固有,它可能隨人類認知和技術水平的改變而改變;人文屬性的范疇包括名稱、種植采收方法、加工炮制技術、儲存包裝、商業流通及價值等內容。

效應屬性是指中藥作用于機體后產生的生物學特性,即中藥的臨床效應;包括中藥的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使用和配伍等。

1中藥自然屬性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1.1自然屬性中"元氣論"思想的表達 中藥自然屬性中的產地、自然生長環境等生境因子,備受歷代醫家重視;歷代醫家在傳統哲學"元氣論"思想的影響下,對中藥生境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元氣論"認為"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原,天地萬物皆得"氣"而生;如東漢王充在《論衡·言毒》中指出:"萬物之生,皆稟元氣。"又如北宋張載在《正蒙》中指出:"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就中藥而言,古人依"元氣論"認為中藥的藥性來源于天地,是取之于四時之氣,并主要從中藥生成稟受的角度對藥性進行了闡述;如金代劉完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指出:"其寒熱溫涼者,生乎天。"古人還進一步認為中藥的產地和自然生長環境不同,其天地之氣因而有異,故而不同生境下中藥的自然屬性和效應屬性有異;如明代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指出:"地產南北相殊,藥理大小懸隔……凡諸草本、昆蟲,各有相宜地產,氣味功力,自異尋?!貏偎庫`,視斯益信。"又如清代徐大椿在《藥性變遷論》中指出:"古方所用之藥,當時效驗顯著,而本草載其功用鑿鑿者,今依方施用,竟有應有不應,其故何哉?蓋有數端焉:一則地氣之殊也。當時初用之始,必有所產之地,此乃其本生之土,故氣厚而力全,以后傳種他方,則地氣移而力薄矣。"古人充分說明了中藥自然生長環境的重要性。"道地藥材"的觀念即是這種哲學思想在中藥學理論體系中的具體體現。"元氣論"屬于用現代系統論的"一元論"范疇。

1.2自然屬性中"取類比象"思維的表達 取類比象(援物比類)的象思維模式,采取"觀物~取象~比類~求道"的邏輯思維模式,屬于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方法論,在中藥學理論體系中得到了具體的表達,并推動和指導了中醫藥理論的發展。如《黃帝內經·素問·示從容論篇》中指出:"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類……不引比類,是知不明也。"每種中藥都具有特定的形、色、嗅、味、質地、生境條件和生長時節等自然屬性,古人在長期反復實踐中,根據中藥自然屬性的物象特征來推演和解釋中藥功效,顯示了以類相從、同氣相求和天人共通的象思維邏輯,以取類比象的思維模式將中藥的自然屬性與效應屬性結合起來,將自然屬性賦予了功效特征,并上升到理論層面,形成了以自然屬性來解釋中藥功效的理論依據。如宋徽宗趙佶在《圣濟經·藥理篇》中,將藥理歸納為"性味"和"法象"兩大部分,并正式提出了"法象藥理"的概念。

反過來推演,古代醫家認為中藥具有某種功效的機理在于其具有的某種自然屬性,所謂藥之用取其某種自然屬性也。比如清代徐大椿在《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指出:"凡藥之用,或取其氣,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質,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時,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勝而即資之療疾,故能補偏救弊,調和臟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簡言之,即:中藥有其效,是因為中藥有其氣、味、色、性、質、生時、產地等等。古人取中藥自然屬性的形態之象以類比,認為具有某一共同自然形態特征的不同中藥材都具有類似功效,認為中藥形同則性近;因此清代徐大椿在《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進一步指出:"因形以求理,則其效可知矣……形同而性亦近,物理蓋可推矣……知此理,則凡藥皆可類推矣。"簡言之,即:中藥有其形,故而有其效。古人常取中藥自然屬性的生長趨勢之象以類比,比如葛根、穿山龍等蔓生或藤本植物都具有蜿蜒蔓延生長之勢,柔韌伸縮、其性似筋,故古人認為多可舒筋活絡。古人取中藥自然屬性的生長環境之象以類比,認為自然生長環境類似的中藥材一般具有類似的功效,比如水生或生長于濕地沼澤等潮濕環境的中藥材多不懼水濕浸漬,因此古人推測其具有利濕、利水、消腫等功效,中藥如蘆根、澤瀉等;耐寒中藥材能耐嚴寒、能抗低溫,因此古人推測其具有溫經、祛風、散寒等功效,如麻黃等。古人又常取中藥的顏色、嗅、味、質地之象以類比,類同此理,此不贅述。古人又取中藥的自然屬性與疾病部位之象以類比,將人身法象和中藥法象相聯系,根據中藥的外形來推演中藥對人身相應部位的治療關系,形成了中藥不同部位的述類象形理論。如金代張元素在《珍珠囊》中指出:"凡藥根之在土中者,中半已上,氣脈之上行也,以生苗者為根;中半已下,氣脈之下行也,以入土者為梢。病在中焦與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人之身半已上,天之陽也,用頭;中焦用身;身半已下,地之陰也,用梢。乃述類象形者也。"此法象藥理理論被廣泛應用于中醫臨床實踐中,比如虎、豹、狗的脛骨,可強筋壯骨、祛風止痛;牛膝因其節狀如膝,故能治膝脛之疾;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都是皮類中藥,以皮治皮,故能治皮之水腫;以心治心,故桂芯可溫心氣,蓮子芯可清心火;以筋治筋,杜仲多筋而堅韌故能堅筋骨,伸筋草似筋而能舒筋通絡;以腎治腎,沙苑子、五味子形似腎,故為補腎之要藥,等等。

法象藥理把自然界、人體、中藥的"法象"關聯起來,認定這些外象與內在藥性的關系,具有一定合理成份和積極作用。

2中藥人文屬性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2.1中藥名稱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中藥名稱含有漢語名稱命名的共性,且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并受到傳統哲學思想、民俗文化、中醫學、邏輯思維方式等諸多因素的深刻影響;傳統哲學思想在中藥命名中有諸多體現。中藥的命名方法參考了中藥的形、色、味、生長特征、產地、采收時間、加工炮制方法、入藥部位、藥性、功效等特征。例如:據形態命名如馬鞭草、鉤藤、七葉一枝花等,據顏色命名如紫草、黃柏、朱砂等,據口感味道命名如苦參、甘草、辛夷等,據生長特征命名如夏枯草、桑寄生等,據產地命名如川貝、高麗參、阿膠等,據采集時節命名如春麻、冬麻、半夏等,據加工炮制方法命名如姜半夏、麩炒蒼術、煅牡蠣等,據入藥部位命名如荷葉、桑枝、橘核等,據藥性(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等)命名如升麻、降香、狼毒等,據功效命名如番瀉葉、骨碎補、益母草等,據傳統理念命名如萬年青、千年健、千日紅等,據文獻資料或傳說命名如禹余糧、徐長卿、何首烏等,據文化交流命名如番瀉葉、羌活、曼陀羅等,據動物命名如鼠婦、狗脊、豬苓等。

從中藥命名可以看出,中藥名稱體現了傳統哲學的儒、釋、道、佛、法和理學的思想,折射出政治和倫理觀念、辯證唯物思維、道德觀、社會觀、知行觀以及宗教內涵等,包涵了陰陽、五行的哲學思想,并滲透了多種形式的民俗文化。

2.2中藥生產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三材一體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闡述了天地人辯證統一的關系。古人依此認為中藥的自然屬性和效應屬性應與天地協調統一,中藥的種植、生長、采收、加工炮制都要順應天地自然,才能保證藥材的優良品質,中藥材生產蘊含著深厚的傳統哲學思想內涵。例如:《神農本草經》指出:"土地所出,真偽新陳,并各有法。"南朝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指出:"諸藥所生,皆有境界。"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義》中指出:"凡用藥必須擇土地所宜者,用藥力具,用之有據。"金朝李東垣在《用藥法象》中指出:"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采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失其味則性味不全。"唐代蘇敬等人在《新修本草》中指出:"動植形成,因方舛性,春秋節變,干氣殊功。離其本土,則質同而效異。"古人同時認識到,中藥與輔料的氣味相扶、陰陽相濟可增強藥性或減其偏性,認為中藥加工和炮制必須講究火候和度,正所謂"凡藥制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在中藥加工炮制等生產活動中,體現了儒道的傳統哲學思想。古人同時還認為,中藥來源于天然動植物和礦物,產地、種植、生長、采收、炮制加工等均直接影響中藥藥性,古人"天人合一"的觀點與現代生態學觀點不謀而合。

2.3中藥儲存包裝和商業流通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中藥的傳統儲存保管、包裝文化和商業流通模式,體現在儲存方法、包裝材料、包裝設計、包材文化、商業營銷等多個方面,間接表達了傳統中藥行業一貫奉行的儒家、道家、陰陽、五行等傳統哲學思想和精神內涵。傳統哲學思想和文化貫穿于中藥的流通產業,傳統儲存、包裝文化和營銷模式營造出了養生保健、整體平衡的養生理念,反映了道法自然、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無為而無不為等哲學思想,遵循了誠信仁德、濟世救民的行業道德觀,體現了樸素積極的思想內涵。中藥傳統包裝設計具有虛實相生、變化豐富的視覺效果,借用陰陽五行和通過獨特造型呈現出深沉的歷史厚重感,傳達了純樸而濃郁的人文關懷內蘊,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色彩和思想元素。

3中藥藥性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3.1中藥四氣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3.1.1古人認為中藥四氣(寒熱溫涼)稟受于自然,來源于四時;因中藥稟受四時之氣不同,藥性而有寒熱溫涼的不同。金代劉完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指出:"其寒熱溫涼者,生乎天。"元代王好古在《湯液本草·藥類法象》中指出:"溫涼寒熱,四氣是也,皆象于天。溫熱者,天之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明代繆希雍在《神農本草經疏》中指出:"故知微寒微溫者,春之氣也;大溫熱者,夏之氣也;大熱者,長夏之氣也;涼者,秋之氣也;大寒者,冬之氣也。凡言微寒者,稟春之氣以生,春氣升而生;言溫熱者,盛夏之氣以生,夏氣散而長;言大熱者,感長夏之氣以生,長夏之氣化;言平者,感秋之氣以生,平即涼也,秋氣降而收;言大寒者,感冬之氣以生,冬氣沉而藏。"以上古代醫家對中藥四氣的論斷,是取象于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時氣候而總結歸納得出的,其中的各個方面均有象思維的具體應用?!饵S帝內經·素問》從另一層面對中藥四氣進行了闡述,提出"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指出中藥的寒熱溫涼是由于中藥作用于機體所產生的不同效應而得出的,這也是利用象思維模式從另一層面對中藥寒熱溫涼的闡釋。

3.1.2 古人認為氣分陰陽,陰陽相搏、相互作用而形成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如《老子》指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易傳》指出:"一陰一陽之謂道",《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宋徽宗趙佶在《圣濟經》中指出:"觀其演易說卦,推陰陽之蹟,究物性之宜,大或及于牛馬,微或及于果蓏,潛或及于龜蟹,蓋以謂稟氣而生,不離陰陽。惟其不離陰陽,故無一不協于理,而時有可用者矣。"陰陽觀屬于樸素的矛盾論哲學范疇,是用現代系統論的"二元論"來探求事物本源。陰陽觀是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重要思想來源,陰陽觀應用于中藥學并得到了具體的表達。陰陽觀從陰陽辯證的角度說明了中藥的藥性特征,故而中藥藥性亦分陰陽。古人認為中藥溫熱與寒涼的性質不同,溫熱屬陽,寒涼屬陰;如黃連、黃芩、黃柏等苦寒為陰藥,附子、肉桂、干姜等辛熱為陽藥。中醫認為任何疾病都是機體陰陽失衡的結果,遣方用藥就是利用中藥的陰陽偏性,以糾正人體陰陽失衡,以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如《神農本草經》中指出:"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黃帝內經·素問》中指出:"治寒以熱,治熱以寒。"這是中醫臨床遣方用藥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因此古人認為藥性的陰陽屬性決定了中藥的作用偏向,"藥性分陰陽"為臨證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

3.2中藥五味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古人認為中藥五味來源于天地、陰陽。如《黃帝內經》指出:"陽為氣,陰為味。"金代劉完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指出:"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義·序例上·衍義總敘》中指出:"夫天地既判,生萬物者,惟五氣爾。五氣定位,則五味生。五味生,則千變萬化,至于不可窮已。故曰生物者氣也,成之者味也。"傳統五行哲學思想應用于中醫藥學,發展為五行分類系統。在象思維模式下,通過陰陽、五行等相互配屬比類,形成了對中藥五味的認識,并將五行配屬五味以闡釋藥性?!饵S帝內經》中指出:"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腎。"天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地之酸苦甘辛咸五味,人之肝心脾肺腎五臟,這樣就將五行理論、天人相應理論、臟象理論等結合起來,為后世五味的歸經奠定了理論基礎,為臨證用藥原則提供了理論依據。

3.3中藥歸經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歸經是指中藥對作用趨向的選擇性。古代醫家將傳統五行哲學觀不斷推衍,從而形成五色~五味~五氣~五行~五臟等相互關聯的五行分類系統,是中藥歸經的理論依據,中藥歸經理論為臨證選藥起到執簡馭繁的作用?!端貑枴ば魑鍤馄分兄赋觯?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指出了五味歸屬五臟的一般規律。然而五味并非絕對歸經五臟,《素問·藏氣法時論篇》中同時指出:"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說明入脾的甘味和入肺的辛味也可以入肝,五味各自的功能并不僅限于一臟一腑。古人還認為中藥的歸經與五色也有關,中藥五色對五臟各有所入,即:色青入肝,色赤入心,色黃入脾,色白入肺,色黑入腎。后世又發展了以中藥的色、味結合作為中藥歸屬的依據,如味辛色白多入肺經,味苦色赤多入心經,味酸色青多入肝經,味甘色黃多入脾經,味咸色黑多入腎經。中藥歸經理論屬于象思維在中藥作用趨向性研究中的具體表達。

3.4 中藥升降沉浮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古代醫藥家以取類比象的象思維方法,以中藥的氣味厚薄、四氣、五味、質地、用藥部位、生熟等之象,來闡述中藥升降浮沉作用的趨向性。清代汪昂在《本草備要》中指出:"味薄者升而生,味厚者沉而藏,味平者化而成……氣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氣薄者沉而降,氣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氣味俱薄者可升可降……凡藥輕虛者浮而升,重實者沉而降。"金代李東垣指出:"味薄者升;氣薄者降;氣厚者??;味厚者沉。"明代李時珍指出:"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性多辛熱者屬陽,作用升??;性多寒涼者屬陰,作用沉降。升者引之以咸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以上都是應用氣味或質地的物態之象,來闡釋中藥升降浮沉作用的規律。元代王好古在《湯液本草·用藥根梢身例》中指出:"凡根之在土者,中半以上,氣脈之上行也,以生苗者為根;中半以下,氣脈之下行也,入土以為梢。病在中焦與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而梢降。大凡藥根有上中下:人身半以上,天之陽也,用頭;在中焦用身;在身半以下,地之陰也,用梢。述類象形者也。"這也是以象思維來闡述中藥升降浮沉的不同藥性。

其它對中藥藥性的描述,如"諸子皆降"、"諸花皆升"等,都基于取類比象的思維模式。

3.5中藥配伍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天人合一、和諧觀的哲學思想對傳統中醫藥理論體系具有深刻的影響?!吨芤住で谝弧分兄赋觯?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即指在乾陽之氣化生萬物的變化過程中,能夠達成高度和諧的狀態,則萬物生長成熟,族類蕃衍。"和"作為哲學范疇,屬于儒家"中庸"思想范疇?!渡褶r本草經》中指出:"藥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華實,草石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和合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七情和合是方藥配伍的要求。金元時期概括為"十九畏"和"十八反"??v觀中藥配伍理論,天人合一、和諧觀的哲學思想是其重要指導思想。又如古人使用毒性的中藥,一般需要加入其它中藥以制約其毒性,中和藥性以達到和諧、平衡的目的。以上均是傳統哲學思想在中藥配伍使用中的具體表達。

3.6中藥使用中傳統哲學思想的表達 受"天人合一"傳統哲學思想影響,古人認為人稟天地之氣而生,所以用藥應取象于天地,順應天地四時運行之道。如《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故春月宜加辛溫之藥,以順春升之氣;夏日宜加辛熱之藥,香薷、生姜之類,以順夏浮之氣;長夏宜加甘苦辛溫之藥,人參、白術、蒼術、黃柏之類,以順化成之氣;秋月宜加酸溫之藥,芍藥、烏梅之類,以順秋降之氣;冬月宜加苦寒之藥,黃芩、知母之類,以順冬沉之氣。所謂順時氣而養天和也。"中醫理論中還有諸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等思想,都是應四時陰陽變化而得出的用藥經驗。取類比象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方法論,也在中藥使用中得到了具體的表達,法象思維在古人發現中藥、遣方用藥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指導作用。如清代張秉成在《成方便讀》中對五皮散的方解:"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取類比象又如"提壺揭蓋法"、"培土制水法"、"以毒攻毒"等治則,均源于取類比象的思維模式。金代李東垣在《用藥法象》中,從法象藥理的角度對中藥傳統劑型中的湯、散、丸進行了區別:"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sǎn)者,散(sàn)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藥之舒緩而治之意也。"清代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指出:"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等等。

4結論

中藥屬性包括中藥的自然屬性、人文屬性和效應屬性三個方面, 正確理解中藥屬性各個層面理論的形成過程和相互關系,將有助于全面認識中藥屬性的科學內涵,對進一步開展中藥屬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傳統哲學思想的梳理,總結歸納了元氣論、 天人合一、陰陽觀、 五行、取類比象思維、儒釋理道法學思想、格物窮理思維、樸素唯物觀、樸素辯證觀、唯心觀等傳統哲學思想在中藥學理論體系中的體現或表達,闡明了其對中藥學理論形成和發展的影響,為中藥屬性研究提供參考。

編輯/丁一

猜你喜歡
中藥學
臨床中藥學學科簡介
臨床中藥學學科簡介
桂枝湯煎服法對臨床中藥學實踐的啟示
吉林省一溫專業建設點
——通化師范學院中藥學專業簡介
翻轉課堂模式在《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以化濕藥為例探討中藥學說課設計思路
《中藥學》教學引入拓展性教學的啟示
中藥學碩士學位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探索與實踐
中藥學專業分析化學基礎課的教學探討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年14期)2014-03-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