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非司酮對改善子宮肌瘤雌、孕激素水平和受體表達的效果

2017-02-27 17:38馬曉艷
醫學信息 2016年31期
關鍵詞:米非司酮子宮肌瘤受體

馬曉艷

摘要:目的 主要探析米非司酮對改善子宮肌瘤雌、孕激素水平和受體表達的效果,并對其藥理作用進行分析,為臨床治療提供相關的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并已確診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根據所有患者入院的編號進行平均分組,其中單號為對照組,雙號為實驗組,兩組各為50例,對照組患者術前不采用米非司酮,實驗組患者術前口服10 mg/d的米非司酮,連續服用90 d,對觀察組患者用藥前后血漿激素的水平以及子宮的大小進行觀測;同時對兩組手術患者子宮肌瘤組織中的雌、孕激素的水平以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水平進行觀察對比。結果 實驗組患者用藥90 d后,子宮肌瘤的體積與用藥前相比顯著縮?。≒<0.05);激素的水平無顯著改變(P>0.05),實驗組進行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的患者少于對照組(P<0.05),且肌瘤組織中孕激素受體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但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達的強陽性率仍較高,與對照組對比的差異無統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米非司酮能夠顯著改善子宮肌瘤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和受體表達,且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關鍵詞:子宮肌瘤;米非司酮;孕激素水平;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較常見的腫瘤,若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手段進行治療,嚴重則會導致女性排尿障礙、尿頻、流產和不孕等[1]。近年來,經過相關的研究已證實導致其生長的主要因素為子宮肌瘤雌、孕激素受體水平增多或過度表達,其中,孕激素在子宮肌瘤的生長與發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臨床中上使用米非司酮能夠縮小子宮肌瘤的體積、改善患者的癥狀[2]。本次通過選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并已確診的子宮肌瘤患者在術前給予米非司酮治療,對其子宮肌瘤雌、孕激素水平和受體表達改善的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并已確診的子宮肌瘤患者共100例,根據所有患者入院的編號進行平均分組,其中單號為對照組,雙號為實驗組,兩組各為50例,所選患者中年齡為30~51歲,平均為年齡(35.98±4.24)歲。所選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標準,且兩組患者在年齡等基本資料上沒有太大的差別,在治療上可以相互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術前不給予米非司酮或類似藥物的治療服用;實驗組:患者月經來潮第1 d服用10 mg/d的米非司酮,連續服用90 d后進行手術。

1.2.1患者性激素的測定 測定實驗組患者用藥前、用藥后與對照組術前、術后空腹黃體生成素、血卵泡雌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以及表皮生長因子的水平。

1.2.2患者子宮肌瘤組織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測定。將所有切除肌瘤或子宮的標本經福爾馬林10%固定,并用石蠟包埋,連續切片4 um厚,分別進行免疫組化和常規HE染色。

1.3評價指標 對患者的免疫組化反應進行評估[3],評估標準,0級:未發現受體陽性細胞;1級:陽性細胞的比例低于25%;2級:高于25%,低于75%;3級:高于75%,其中,2~3級為強陽性。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對SPSS 20.0軟件的采用,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得出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并運用χ2檢驗的方式對資料進行計數,并使t值帶入到計量的資料中,當P<0.05時,統計的相關方法具有參考價值和意義。

2 結果

2.1實驗組患者服藥前后的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前子宮肌瘤的直徑為(34.4±6.4)mm,服藥后90 d后子宮肌瘤的直徑為(13.3±5.1)mm,用藥后與用藥前對比子宮肌瘤的直徑顯著縮?。≒<0.05),對比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的意義;通過對患者體內孕激素、雌激素、黃體生成素以及血卵泡刺激素的水平服藥前與服藥后變化的分析得出,服藥前患者孕激素的水平為(4.2±3.1)ug/L,服藥后為(4.1±3.8)ug/L;服藥前患者雌激素的水平為(98.8±24.4)ng/L,服藥后為(86.4±31.1)ng/L;服藥前患者黃體生成素的水平為(6.22±2.3)IU/L,服藥后為(6.02±2.6)IU/L;服藥前患者血卵泡雌激素的水平為(5.53±2.2)IU/L,服藥后為(5.33±1.8)IU/L。由此可知,實驗組患者用藥前后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對比差異無統計學的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手術情況 實驗組患者子宮肌瘤的體積明顯縮小,50例患者中有24例(48%)患者進行子宮切除手術,21例(42%)患者進行子宮肌瘤剜除術,5例(10%)患者因子宮肌瘤消失不采取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40例(80%)進行子宮切除手術,其余10例(20%)患者均進行子宮肌瘤剜除術。實驗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對比的差異性有統計學的意義。

2.3兩組患者子宮肌瘤組織中雌、孕激素以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水平的對比,見表1(未采取手術治療的患者依照3級的標準緊進行統計學的處理)。

從表1的相關數據可以得知,對照組患者孕激素受體在2~3級的有37例(74%),實驗組有13例(26%);對照組患者雌激素受體在2~3級的有的有38例(76%),實驗組為35例(70%);對照組患者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在2~3級的有45例(90%),實驗組為24例(48%)。綜合以上數據可知實驗組患者肌瘤組織的表達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米非司酮是一種新型的抗孕激素,且無抗雌激素、雄激素、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的活性,能與糖皮質激素受體和孕酮受體相互結合[4]。從本次的研究可以得出,患者服藥前的子宮肌瘤的直徑為(34.4±6.4)mm,而服藥90 d后為其直徑為(13.3±5.1)mm;對照組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為50例(100%),而實驗組為45例(90%)??梢娒追撬就粌H能使子宮肌瘤患者的肌瘤體積得以縮小,還能在患者手術前作為藥物治療來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子宮的切除率,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段建華.128例子宮肌瘤予米非司酮治療的觀察研究[J].醫學信息,2014,25(20):175-176.

[2]田秀琴.米非司酮應用于子宮肌瘤臨床治療中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3,32(36):96-97.

[3]周清,楊孝軍,鄭飛云,等.桂枝茯苓膠囊配伍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8):911-915.

[4]劉梅.米非司酮在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4,21(15):57-58.

編輯/蔡睿琳

猜你喜歡
米非司酮子宮肌瘤受體
Toll樣受體在胎膜早破新生兒宮內感染中的臨床意義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中藥湯劑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臨床觀察
研究B超在婦女子宮肌瘤鑒別診斷當中的臨床應用
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剝除術的臨床觀察
子宮動脈灌注栓塞術在中央性前置胎盤引產中的安全應用
2,2’,4,4’-四溴聯苯醚對視黃醛受體和雌激素受體的影響
Toll樣受體:免疫治療的新進展
β受體阻斷藥的共同特性有哪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