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2017-02-27 01:03萬華平
醫學信息 2016年31期
關鍵詞:肝功脂肪肝診斷

萬華平

摘要:目的 對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應用于脂肪肝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設為研究組,并選取同期行健康體檢的4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分別對其肝功與血清學指標進行檢測。結果 經過檢測及對比發現,研究組的肝功指標ALT及AST與血清學指標,TC及TG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脂肪肝患者的肝功及血清學指標會明顯高出正常值,故肝功及血清學指標檢驗是篩查脂肪肝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脂肪肝;血清學指標;肝功;診斷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脂肪肝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成為威脅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脂肪肝主要是由多種原因而引起肝細胞內脂肪過量持久積聚,最終導致代謝失衡的一類疾病[1]。脂肪肝會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導致死亡。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脂肪肝發病率及檢出率也不斷上升,嚴重危害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對于脂肪肝主要以超聲檢查為主,該方法能清晰的顯示肝臟的形態大小、血脈走向等,但是該方法不能知曉機體肝臟的損傷程度。隨著檢驗水平的不斷提升,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檢測在臨床的應用也日益廣泛。我院對本次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及40例健康者的肝功與血清學指標均進行了檢測?,F將詳情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療的40例脂肪肝患者設為研究組。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5.2±2.1)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8.2±1.1)年;27例有飲酒史,21例肥胖,B超檢查可見肝臟均勻性增大、包膜輪廓不清等癥狀。另外,選取同期行健康體檢的4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本次臨床診斷試驗均經患者、家屬同意,試驗通過醫院倫理會批準,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排除標準 本次所有入選對象均排除以下情況:①合并嚴重并發癥;②患膽囊炎、胰腺炎及膽結石疾病[2]。

1.3檢測方法 兩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5 ml靜脈血,3000 r/min離心約10 min,然后分離血清,再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兩組的肝功與血清學指標進行測定。檢測的肝功指標為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血清學指標為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前者的檢測方法為酶法,后者測定方法為速率法。對比兩組的各項指標水平。

1.4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均使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存在統計學意義[3]。

2 結果

經過檢測及對比發現,研究組的肝功指標ALT及AST與血清學指標,TC及TG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脂肪肝的發病率呈現出上升趨勢,特別是在肥胖人群中,并逐漸年輕化,且可發展為肝纖維化及肝硬化,故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脂肪肝有酒精性脂肪肝與非酒精脂肪肝之分。糖尿病、酗酒、肥胖、病毒性肝炎等均是誘發脂肪肝的重要病因,而長期大量飲酒是最主要原因[4]。糖尿病性脂肪肝主要見于成年人,而肥胖型脂肪肝的酯類主要是三酰甘油,肥胖型糖尿病則常伴酒精性脂肪肝,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則會發展為酒精性肝炎與肝硬化,嚴重時可對人體心腦血管產生各種不利影響。有文獻報道,隨著脂肪肝沉積的增炎癥及纖維化,人體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會增加,而長期患脂肪肝者的腦中風、心肌梗死等疾病發生率往往要高于其他疾病者[5]。另外,病情程度的不同,患者的臨床癥狀差異也較明顯,如病程較長,病情也較重,癥狀也更明顯。一般而言,輕度脂肪肝并無異常表現,中重度時病程則較長,癥狀會較明顯。同時,因為發病原因的多樣性,癥狀也存在差異,臨床表現主要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飲食后腹脹;右上腹或者上腹部疼痛,飲食運動后疼痛加劇,且疲勞乏力、體重減輕。進行化驗檢查時,可發現肝臟呈腫大狀,肝區有壓痛,脾臟腫大等。少數患者會出現出血,比如鼻出血。若病情較重時,則會出現下肢水腫、腹水、低鉀、低鈉等表現。少數患者還會出現口角炎、角化過度、皮膚瘀斑、周圍神經炎等缺乏維生素表現。

一直以來,脂肪肝的診斷主要通過肝活組織檢查,但肝穿創傷性及潛在風險性均較高,患者不愿接受,更難以重復進行。所以,尋找一種無創傷的診斷方法來實現對肝纖維程度的有效評價,則變得非常重要與必要。肝非創傷性診斷檢測的指標主要包括影像學評估、血清生化等,尤以血清學指標較為常用,且診斷價值較高。轉氨酶主要是催化氨基酸和酮酸之間的氨基轉移。ALT與AST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前者主要在細胞漿中,后者主要在細胞漿線粒體中。當肝細胞受損后,ALT會進入到血中;當肝細胞損傷嚴重并會危及線粒體時,AST也會進入到血中,兩者都升高時,則表明存在肝損傷現象。同時,如果機體攝入的過量脂肪未能經肝臟轉化成未酯化脂肪酸,則會形成大量三酰甘油,TG、TC水平則會明顯升高。

經過檢測及對比發現,研究組的肝功指標ALT及AST與血清學指標,TC及TG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當患者存在肝損傷,其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水平會出現上升,且遠遠超出正常值水平。由此可見,肝功與血清學指標可作為篩查脂肪肝的有效有段,并可作為判斷患者發病情況及預后的依據。但是,臨床上脂肪肝患者診斷過程中除了完善血液學指標外還應該加強患者超聲檢查,必要時進行CT、MRI檢查,幫助患者早期確診,正確的指導患者治療,促進患者早期恢復。

由上述可知,脂肪肝在肝膽科疾病中雖為常見癥,但也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及早確診及治療。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是當前檢驗肝功能狀況的重要指標。實踐表明,肝功及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應用于脂肪肝的診斷中,可有效篩查脂肪肝,為臨床確診提供可靠依據,并可作為判斷患者發病及預后的有效依據,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姜金成川,戎奇吉.轉氨酶水平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25(02):104-105.

[2]吳喜紅.分析血脂及肝功能檢測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5):56.

[3]梁志偉,李麗.轉氨酶水平檢測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療,2012,31(19):178.

[4]肖雪云,曾烈華,黃多娣.多種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0):81-82.

[5]張鵬.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9):269.

[6]王學蓮.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7):1301-1302.

編輯/羅茗柯

猜你喜歡
肝功脂肪肝診斷
瘦人也會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簡單
脂肪肝治療誤區須謹防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脂肪肝診斷中應用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的可行性研究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水平的研究
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腎功能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