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桌,分享的溫馨平臺

2017-02-28 17:18馮桃
親子 2017年1期
關鍵詞:餐桌上餐桌晚餐

馮桃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人一起聚餐的時間常受到各種“外力”的侵襲:如家庭成員的出差、加作、聚會,孩子興趣班、隔代撫養等,使得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成了一件十分奢侈的事。其實,晚餐是一天繁忙工作的結束,是身心放松的最佳時刻,父母不妨創造條件,把每天的晚餐時間定為全家團聚的好時刻,成為親子交流的好時光,在晚餐時增進感情,成為親子之間共同交流,相互學習,共同分享的平臺。

別將餐桌變成說教孩子的陣地

吃飯本是溫馨愉悅的氣氛,但是現實中,不少家長卻利用這個時間來說教孩子,將飯桌上的指責取代了家庭教育。如“你今天都干什么了?”“為什么又犯了錯?”“幼兒園怎么又淘氣了,每次說你都不改呢?”隨著父母的“咄咄逼人”,孩子極力反抗自衛,致使餐桌上的氛圍頓時變得緊張兮兮、烏云密布……這樣的晚餐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壓力大,情緒低落,父母的責問、訓斥會使得孩子精神壓力緊張,食欲也就消退,容易會形成不良的條件反射,使得孩子一到吃飯時精神就特別緊張,影響消化和吸收,長久很容易產生厭食癥,或者產生心理上的疾病,對于親子關系來說更是得不償失。再者,孩子在用餐時受到訓斥傷心掉淚,邊吃邊哭,很容易在抽泣時將食物吞咽到氣管里去,引起強烈的嗆咳,甚至呼吸受阻,危及生命。因此,千萬不要將餐桌變成說教孩子的陣地。

TIP在餐桌上家長盡量少說負面的語言:“不可以!”“不準!”“馬上關掉!”“不要來煩我!”“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便好了!”“你做這種事,真讓我傷心透了!”

讓餐桌成為孩子學習的平臺

比起說教孩子,其實餐桌上有更重要的東西傳遞給孩子。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參與擺筷子、勺子、端碗,飯后幫忙收盤子、抹桌子這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務,孩子通過做這些小家務,慢慢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孩子知道:“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學會分擔,學會為大家服務,誰都沒權利隨便要求別人伺候自己?!奔议L還可以在餐桌上給孩子示范或強調一些基本的進餐禮儀。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和人品,往往在餐桌上一覽無余,而良好的進餐禮儀,對孩子的人際交往以及未來的成長發展都有莫大幫助。因此,在吃飯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給孩子示范一些好的進餐禮儀,如主動幫助長輩擺碗筷、夾菜的時候不許滿盤子亂翻、嘗過的東西不能再放回盤子里、不大聲說話、吃飯的時間不能過長等等。這些好的行為習慣,都可以在餐桌上慢慢滲透給孩子。

餐桌上的交流應以分享為主

一家人聚在一起分享晚餐,全家團聚,互相問候一天的生活,交流生活中的趣事,分享一日所見所聞。因此,吃飯的時候,家長盡量關掉電視、手機,全家一塊專心地吃飯,講講開心的事,讓吃飯范圍變得輕松、舒適。

那么餐桌上可以分享什么?作為家庭中的每一成員,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既可分享家庭中的成果、快樂,也可以分享自己一日生活中有趣的點滴。而餐桌上的談話氛圍通常由父母來主導,剛開始時家長不妨提前確定一兩個溝通的話題,話題可以從別人的談話里,或報章雜志、電視電影及街坊鄰里發生的事上切入,也可以從自身的感受談起,如“今天媽媽遇到了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情,媽媽工作上碰到的一個難題終于解決了,所以今天特別開心”,以此帶動孩子發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分享的過程中,家長多用平等、寬厚、誠懇的方式認真聆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當孩子說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之后,家長要多對孩子說鼓勵的話,關愛的話,如“好極了”“你做得很好”。

在今天這個異常忙碌的時代,一家人能夠借著晚餐聚在一起的機會應當被珍惜。如何善用這段珍貴的時間,鞏固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增進彼此的了解,是家庭和諧的重要關鍵。這個選擇和行動權握在父母的手中,因此家長只要愿意付出精力來做,我們將會發現孩子開始期盼晚餐時刻的到來,和我們會有說不完的話。因此,家長何不從今天的晚餐開始,讓孩子學會分享和溝通。

猜你喜歡
餐桌上餐桌晚餐
色彩繽紛的臘月餐桌
餐桌上的甜蜜進化史
餐桌上的宇宙
我做晚餐
晚餐怎么吃?
大餐桌,小小船
小餐桌上來點“鮮”
餐桌上的愛
餐桌上的憂與愁
健康晚餐“四不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